(建议观影后阅读)
如豆友所说,这是一部本世纪难得的创意与技巧完美融入内容的佳作,甚至其中不和谐的地方你也不敢称呼它为瑕疵。不愧是阿巴斯。
先将片中人物的机缘巧合以及心路历程演变(或者整个故事只是男人或女人的想象,whatever)悬置,我将针对影片中的几个哲学思考进行分析。

1.James的书叫做《合法副本》,他认为复制品与原作没有什么区别。这个观点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机械时代的复制艺术》,本雅明在此书中提出艺术的“灵晕说”,他认为复制品分有了艺术原作的光芒,其结果就是艺术原作本身的光芒将渐渐变弱,直到与复制品没有差别为止。(事实是当今人们对于原作维护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同时原作一词的本意在新的艺术形式中渐渐淡化,如电影与摄影的艺术,并没有被复制以及原作这一说。)另外,“原作也是复制品”这一观念可以追溯至罗兰·巴特:一个文本的产生必定受其环境以及历史的影响,它所做的不过是将已有的资源引用、整合,从这一角度出发,“凭空创造”是不存在的。虽然这两个出自不同方面的观点James都有表达过,但是从他的创作动机(他看到一位法国母亲和儿子解释一座雕像的艺术价值但是没有告诉他那是一件复制品)来看,《合法副本》一书更多地是对于本雅明观念的延续。

然而他和本雅明对于副本合法化的态度并不相同,本雅明认为复制将会是艺术的终结,而James(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用酒神精神接受了这个事实。

影片中有一个很妙的桥段,无名的女主人公(朱丽叶·比诺什)为了缓解他们俩因不能达成共识而产生的尴尬,带James去博物馆看了一个因“多年来被误认为是原作”而作为展品展出的复制品。其结果是James似乎并不喜欢那个作品。

James当时的情绪是很复杂的。说实话,女主呈现的这个例子与James书中的理念相去甚远。James致力于呈现一个普遍意义,而这幅画作由于世人的误会成了特别的“一个”,价值与复制的关系里参入了其他的因素。这幅画作除了作为复制品体现艺术价值以外,它还体现了复制的价值,当James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开始迟疑。至于导游所说”这幅画作虽然是复制品但是做工精良…“在James听来无异于讽刺了。



2.《合法副本》涉及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刚开始男女主人公互有好感,相互之间做着礼貌又不失魅力的交流。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来看,让他们产生这样行为的源头必然是性的吸引。然而到了电影的后半段,两人开始扮演起(或者本就是)夫妻(稳定的性关系)之后,他们所思考所讨论的都是从前的事,或者他们自己认为的、并不属于他们的、美好的夫妻关系。也就是说当理想成为(扮演)现实的时候,会有其他的东西充当起理想的角色。

在《变态者电影指南》中,齐泽克在分析《迷魂记》的时候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弗洛伊德的理论所揭示的问题重点并不在于我们在做所有的行为都会想到性,而在于当我们在做(爱)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呢?(有同学会把这个问题理解成当我在和一个人做的时候总会想着另一个人,非也!)这是对这个问题的高度概括。



3.最后,以上两个问题是否是同一个呢?“副本”是否同时指电影里的人物呢?
我认为重点并不在于这一对人物的真实关系,而是其中所呈现的普遍意义。在消费社会和虚拟社会中,渐渐地爱情欲望所指向的不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某一类气质、爱情本身或被爱的感觉等等具有超越性的东西,而一旦人们接受这种倾向以后,他们所爱的具体的人就仅仅是这些超越的概念之“副本”而已。

P.S. 我看见很多同学争执关于他们是否是真夫妻的问题,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留有悬念才是使得这部电影变得有趣的关键不是嘛?
毕竟,我只要看着朱丽叶·比诺什说话就能看一天,随便她说什么。
我爱话痨电影。

合法副本Copie conforme(2010)

又名:似是有缘人(港) / 爱情对白(台) / 原样复制 / 原型复制 / 完美仿品 / Certified Copy

上映日期:2010-05-18(戛纳电影节) / 2010-05-19(法国)片长:106分钟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 / 威廉姆·西梅尔 / 让-克劳德·卡里埃尔 / 阿加特·纳坦松 / 詹纳·贾凯蒂 / 阿德里安·穆尔 / 安杰洛·巴尔巴加洛 / 安德烈亚·劳伦齐 / 菲利波·特罗亚诺 / 曼努埃拉·巴尔西梅利 /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Caroline Eliacheff/Massoumeh Lahidji

合法副本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