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欧洲电影真的需要一个很长的反射弧。

在看《合法副本》的时候,我闷得几乎走神。我觉得原因主要是我看了官方的电影情节简介,然后把自己困在了官方介绍:电影讨论的是,艺术的赝品/男女主角扮演的夫妻是否具有和真迹/真实夫妻关系一样的价值?

但第二天却一直在脑中回放电影的片段,越想越觉得每个细节都值得玩味。 撇去电影关于艺术的讨论,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对有点暧昧的男女在第一次约会中相互征服的过程,也是一场他们关于爱的辩论。

我们按照这条逻辑线把电影再复盘一次。


电影开始。 “英国作家詹姆斯·米勒(威廉·施梅尔 William Shimell 饰)来到意大利城市托斯卡纳为新作《合法副本》举办讲座。他与读者讨论书中的观点:关于艺术创作真实性的议论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复制品本身即是原作,原作也是由其他作品复制而来。一个做古董买卖的法国女人(朱丽叶· 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饰)带着11岁的儿子参与了讨论会,想为刚买的书索要签名。中途因为儿子饿了她提前离开,临走时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 (官方简介)

女人离开讲座,和儿子在餐厅等汉堡。 儿子揶揄女人,说她发花痴喜欢上了作家米勒,想和他谈恋爱。女人矢口否认,接着说起她买了6本书,要送给她妹妹,XX, XX 。儿子笑说你买这么多书干什么? 为什么要送给xx, 你根本就不喜欢XX。 女人开玩笑说, 你就当我就是喜欢买我不喜欢的书送给我不喜欢的人。 --- 其实这里女人这么说,已经默认了儿子的猜测,她其实根本对作家的书不感兴趣,观点也并不认可,她是喜欢上了作家本人。她留下电话号码,根本不是邀请作家去她的店里观摩古董赝品,而是希望能再见到作家。


然后,镜头一转,作家来到了女人的古董店。女人出来迎接 --- 明显可以看到她精心的打扮过--- 她没有把这当成是一次艺术交流,而是一次约会。 作家看着店里的古董,说:它们很漂亮,也很危险。你要小心,要和它们保持距离。 女人笑了,说,它们只是赝品而已。 作家却说,是,但是仍然要和它们保持距离。 ----- 这里其实也是作家对女人(以及爱情)的态度, 他显然是察觉到了女人的惊人美貌和她的暧昧,但是他却提醒自己,这很危险,要保持距离。 ---- 哪怕是假装的,也不行。 这也是为什么,这之后整天的约会,作家都别扭不配合,尬出天际,因为他一直在和自己内心交战。

然后作家提出要出去走走。女人说她想到一个好地方。 作家同意,然后表示只要9点回来赶上火车就行。于是两人坐上女人的车。刚上车这段时间,气氛还算不错,属于女主小粉丝恭维作家,大家都客客气气的阶段。

转折点在于,作家给女主签书,送给她妹妹玛丽。 女主开始吐槽玛丽来活跃气氛, 她说玛丽乐于躺平,过自己的庸俗小日子,买花里花哨的假珠宝,还嫁给了一个没文化的口吃,连叫她的名字都是“玛玛玛玛玛丽”。 在一个文化人面前吐槽一个庸俗小市民,本来女主预想的效果是,作家哈哈大笑,然后加入女主一起吐槽,从而促进彼此的亲密度。 谁知道,作家大家赞赏玛丽,说玛丽是难能可贵的"真货”,她和丈夫的爱情真挚感人。还把已经签完名的书拿回来,加上一句话。

到这里,女主急了,冒着出车祸的危险,非要把书抢过来看作家到底写了什么。 电影里没有直接说到底作家写了什么,但是能想到,他说的是赞美玛丽真实的话。 女主到这里已经生气了 --- 说自己口里庸俗的妹妹真实,那就其实是对女人自己的否定,说明她的生活是虚假的,是自以为是的附庸风雅。

大家可以自动带入一下,一个女神,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主动约会看起来对自己有点意思的大叔,一路恭维带气氛,本因为手到擒来,结果被这么一怼,还不得气炸。但是由于自己有教养,还是第一次见面,不能直接炸,于是就开始绵里藏针,找机会怼对方。

所以这段插曲之后,女人不再客客气气,开始针锋相对的和作家辩论作家书中的观点。在辩论中,作家看着路边的柏树,说,这些柏树在这里已经上百年,它们都是真正的艺术品,不过是没有陈列在艺术馆里而已。 这里也能理解为什么作家会对玛丽赞赏,作家心中其实认为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品都是对生活这个本体的复制。 所以做为生活复制品的艺术品,没有讨论真品赝品的必要。


等终于到了目的地。是一个当地的结婚热门地,有很多新人在此宣誓举行婚礼。 女人带作家来此,是来这里的博物馆看一副被当做真迹流传了200年的赝品。(当然隐蔽原因肯定也有此地的浪漫氛围很适合约会的原因)女人觉得这是作家书里观点的极佳例子,作家一定会喜欢。 然后,作家却兴味了了,说这种例子并不罕见。 女人的殷勤再次被碰了一鼻子灰。 气氛很尴尬。这时女人的儿子打电话来,女人从约会状态无奈切换到单亲妈妈,不耐烦的对熊孩子大喊大叫。 大猪蹄子作家在一旁,却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懂得活在当下,值得大家学习。

这,试问哪个被熊孩子搞的的焦头烂额的妈妈听了不光火。。。 约会气氛直接降到冰点。

在这个氛围下,两人走进了咖啡馆。聊天中,作家走出去接听一个工作电话。这时,咖啡馆的老板娘和女人攀谈起来,并误以为作家是女人的丈夫。 女人并没有解释,而是借这个机会,开始戏假情真的跟老板娘数落起作家来 --- 憋了一肚子气的女人,终于逮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发泄自己对作家的一路上积蓄的不满。 越说越爽,越说越如戏,给作家编排了一大堆戏,什么常年工作不回家啊,不解风情啊,不带孩子啊,blablabla。。。 骂了个爽。

在咖啡馆开始冒充夫妻的这段之前,有个铺垫。作家讲述了他几年前在罗马碰到一对母子的故事,女人听的泪流满面。这对母子并不是女人和她的孩子,但是女人却把自己深深的代入了进去。说明女人就是一个非常容易如戏的人。 所以之后的借机冒充也就合理了。

作家回来之后,女人解释了老板娘误认为他们是夫妻的事,然后他们离开咖啡馆,继续在小城散步。 他们的谈话仍然是关于艺术,关于生活的辩论。但是这次不一样了,女人找到杀手锏了:一旦她觉得讲理无济于事,就开始妻子上身,对作家作为“丈夫”的失职开始声讨。 作家被女人强烈的情感裹挟其中,也开始或真或假的扮演起丈夫的身份。他可能也觉得,这是个比说理更好的实验方式,用真正成为赝品夫妻,来说服她同意自己的观点,复制品和真品一样,也能传递真实的情感。


两人的夫妻气场实在强大。很快,一对热情的新人竟然邀请他们一起合照,觉得他们长久的婚姻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女人开心的扮演了婚姻幸福的妻子,而作家却一百万个不愿意。作家很严肃的对女人表示,我们都经历过,我们知道,这之后会演变成什么样。为什么还要糊弄这些年轻人,让她们对爱情和婚姻产生幻想。

一样经历过失败婚姻的女人却不这么想。她仍然有少女般期待的眼神,仍然真心为这些新人高兴,她是从内心仍然相信爱情的人。 她不愿意承认爱情会随着婚姻和时间而消逝。

从这里开始,两人虽然还在谈话中辩论艺术品的价值,但是其实都话里有话,辩论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 “爱情最后都消逝吗?婚姻最后一定会变丑陋吗? ”

作家对于自己的观点是非常笃定的 ---- 他自己也确实这么做的, 这也对照了他为啥一直对这个漂亮女人的暧昧拒之千里。他拒绝的就是注定会消逝的爱情。

在这场辩论中,作家的态度有两次动摇。

第一次,在两人对于小广场的雕塑艺术价值争执不下后,女人随手在路边拉来了一对刚退休的游客夫妇,证明其他人也同意她对这个雕塑的评价。夫妇中的先生揽着作家的肩膀,对他说,我不知道你们怎么闹不愉快了,但是我告诉你,只要你搂着她,一切就好了。 这里,作家看着这对感情融洽的夫妇里去的背影,将信将疑,别别扭扭的把手放在了女人的肩膀,搂着她慢慢走去餐厅。

这一搂有奇效。女人马上柔软下来,两人愉快的在餐厅坐下,甚至点了一瓶酒。女人终于在作家这感受到了暧昧的回应,兴奋的跑去洗手间打扮。她快乐的抹上口红,甚至带上了花里胡哨的假珠宝耳环(就像玛丽喜欢的那种),像个第一次约会的少女一样春心荡漾。

而这时,等待她并不是热情的赞美和浪漫的晚餐。而是作家莫名其妙关于红酒,服务生的抱怨。然后接着上升到对彼此在婚姻生活里的指责。女人编一个故事,作家就也编一个故事反击。(这段吵架的戏实在是拍的太真实了。作为有过痛苦婚姻经验的我,看的时候,简直就是噩梦重现。。。 )

吵到最后,女人看着窗外庆祝婚礼的人群大哭,作家拂袖离去。晚餐不欢而散。

这次晚餐,本该是一个关系拉近升级的浪漫爱情戏,却被作家一手拉进了现实主义鸡毛蒜皮。 其实也是男女主角在各自对爱情观点辩论上的一次针锋相对。 作家用出色的“演技”为辩论技巧,赢了这一回合的辩论。他仍然是在向女人证明:1. 哪怕是副本夫妻,也能传递真实的婚姻痛苦。 2. 婚姻中的爱情不可能长存,必会变成丑陋的互相伤害。

这同样也是他在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这一段似乎即将开始的爱情。


女人伤心的随意漫步,走进了一所小教堂。作家跟在门口等候。这时,迎来了作家态度的第二次动摇。

教堂门打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互相搀扶着,慢慢的走回家。 这段镜头,导演阿巴斯拍的能有多慢就有多慢,能有多近就有多近。镜头都怼到了老夫妻苍老的看不出表情的脸庞。 作家就这么在后面看着他们。 虽然没有台词,但观众也能感受到他的心境在慢慢的动摇,他或许也在问自己,是不是自己错了?的确有不消逝的爱情?

女人跟在后面也走了出来。 坐在一个小旅馆的台阶下,脱下高跟鞋,一边抱怨不该选这个鞋子,一边开始揉脚。 作家跟上来,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安抚女人。这里发生的对话,大部分是法语。 是女人的语言。这里也可以看到作家开始向女人靠近,不说英语,而说起了女人的语言。


影片的最后一段,是女人又编了个故事,说这个旅馆是15年前,他们新婚时住过的。她要了一间房间。 她躺在床上,温柔的呢喃,说上面有他的味道,还学起了玛丽口吃的老公,叫作家的名字。

这时,女人还在那个"妻子”的假身份里,但是她又是100% 真实的展现了她的情感,她的脆弱,她的温柔。

阿巴斯又用了很慢很慢的镜头,拍作家怎么慢慢的跟着女人走上旅馆房间。然后在床上和女人聊天。

最后,作家说快9点了,他要迟到了。然后镜头长久的停留在了作家洗完脸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影片结束。


好,我们来看一下,这场两人身体力行的辩论结果到底是谁赢了?

从艺术观点辩论的结果看,肯定是作家赢了。作家完美的证明了即使是副本也能传递无比真实的情感和体验。

那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辩论呢?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作家最后有没有留下来。但是我觉得,这已经不重要了。《爱在午夜降临前》已经告诉我们,作家肯定留下来了。(什么, 我串戏了? 我不管,我就是觉得,作家肯定会留下来)

因为前面的伏笔已经埋的很多。作家虽然不相信爱情,可是他相信生活本身,也就是第一手去经历,去生活的力量。 去体验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

就像莎莉鲁妮在《聊天记录》里说的:

要明白生活你需要先经历它。你不能总是做一个分析的人。


合法副本Copie conforme(2010)

又名:似是有缘人(港) / 爱情对白(台) / 原样复制 / 原型复制 / 完美仿品 / Certified Copy

上映日期:2010-05-18(戛纳电影节) / 2010-05-19(法国)片长:106分钟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 / 威廉姆·西梅尔 / 让-克劳德·卡里埃尔 / 阿加特·纳坦松 / 詹纳·贾凯蒂 / 阿德里安·穆尔 / 安杰洛·巴尔巴加洛 / 安德烈亚·劳伦齐 / 菲利波·特罗亚诺 / 曼努埃拉·巴尔西梅利 /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Caroline Eliacheff/Massoumeh Lahidji

合法副本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