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真是特别,被一个小小的诱饵牵住,带着解密的心走向困惑,然后在困惑中被丰沛的意识淹没,最后望着空镜心潮澎湃。

回想这部电影,越想越多,层层叠叠,有着不同层面的收获。

先说导演

阿巴斯的国际化

阿巴斯当然是公认的大师级导演,但我却没有认真的、深入地看过他的影片。尽管在资料馆的大银幕上看过他的电影,但被冗长的对白搞得昏睡。所以,在我的印象中,他的第一个标签就是伊朗著名导演,带着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但是,通过这部电影,对他的印象完全改观。可以说,阿巴斯绝对是国际化的导演,早已经突破了民族性,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表达,而不仅仅是在“伊朗人”这个狭窄的身份和语境中。这是极了不起的,不是能拍外国人演的或是在外国拍的或是拍外国题材的电影这么简单。而是真正的跳脱民族性,完全开放的去思考和创作,加上国际化的拍摄制作班底,使得电影的表达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有了民族性,这很容易理解。卓别林的电影在默片时代就受到全世界的喜欢,很大原因在于,看他的表演而不是对白就能够完全理解他的表达。而在有声片替代默片后,电影的剧本主要靠对白来支撑,这就形成了理解上的巨大鸿沟,巴别塔就此坍塌。

电影的民族性,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极度弱化甚至消失。电影的全球化本质是电影市场的全球化,电影需要更容易被理解,以保证全球市场的观众更容易接受。非常本土化的俚语、段子、弯弯绕都要尽可能的干掉,于是,英语变成了一种表达的工具而已,而不是英国人说的语言,所谓美语也是一样。对白变成了一些让人明白是什么意思的句子,而不是活生生的生活在美国某一个州、英国某一个郡的老乡说的日常话。

当语言退化成工具,电影突破民族性而变得更加国际化的机会到来了。这部电影的对白就包括了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女主角是法国人,男主角是英国人,他们在意大利相遇,于是,语言成为沟通的工具,民族性的表达可以放在一边了,这样的设计让哪国的观众都不反感。

这样的反例有很多,比如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中国演员、中国故事、中国拍摄,但是英文对白。这样确实方便了全世界的观众,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有多别扭——看慈禧太后说英文。如果说贝托鲁奇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没赶上全球化到来,那么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呢?中国演员、中国故事、中国拍摄、中文对白,但是,这个中文不是中国人的语言,特别像是一个英文剧本翻译过来的语言,或者说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中文也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当然,这可能是为了冲奥的一种妥协,而且恰恰是电影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所以,阿巴斯有意思的是,他跳开自己的身份,演员、语言、拍摄地,都是他的颜料而已,这些都在其次,重要的是他要画的画,其他这些都是路径而不是表达本身。

阿巴斯影片的“电影性”

前面说阿巴斯的电影突破了民族性,同时,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到,他极大地强化了电影的“电影性”。

所谓“电影性”,就是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独特特性。电影的本质是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它在文学和戏剧当中吸取养分,在这之上生长开花,但是,只有摆脱文学和戏剧的约束,用一种电影特有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时,才是电影。

所以电影不是讲故事,它是一种信息流给你带来的观感。

这部电影有着典型的反故事性。其实导演拍的实实在在,我们知道这两个人不是夫妻关系,也不曾有过夫妻关系,这在片头有着明确的信息。但是,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和反应,哪些是游戏,哪些又是真情流露,哪些是对自己的,哪些又是对对方的,没有答案,取决于观众怎么看,取决于观众愿意相信什么,这是在内容上的。

在形式上,这部电影拍的工整而飘逸,这貌似有些矛盾,但在阿巴斯的电影里和谐统一。

工整的地方在于,他对电影的镜头要求非常之精确,精准的好想用很小刻度的尺子量过一样。画面的构图,演员的入画,画面的光线,背景的位置,移动镜头的调度,精准无比,像是在实验室做实验一般完成的那么好。以至于意大利极优秀的本片摄影卢卡-毕格斯在刚拍摄时不知道电影还能这么拍,而在拍摄之后,他坦言自己离不开阿巴斯了,不知道没有他该怎么拍电影。

除了画面以外就是声音。阿巴斯一直强调,电影中的声音是电影的主角。电影中声音给人的信息更加丰富和真实。丰富是因为声音是抽象的,给人更多的感受空间。同时,声音在画外与演员的表演和对白相比,是更加客观的一种存在。所以,电影中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它有时比演员带出的信息量更大,更有说服力。声音的设置有可能是为了交待环境,有可能是为了氛围营造,有可能是提供演员动机的触动,声音的有效运用让电影鲜活,可以有效的弥补因语言弱化带来的感观缺失,也是增强电影性的有效因素。

这部电影的声音构成像是一部交响曲,在哪个章节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并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经过导演的精心筛选后再有机整合。比如两人在博物馆和在咖啡馆那场戏之后的声音设置都很有特色,前者是让背景音和两人的对白交替出现,一边是客观的解说员的介绍,一边是主观的两个人在交换意见,把它们都抛给观众,让观众自己站边。

咖啡馆那场戏是电影的一大情节点,夫妻关系设定的开始。两人从咖啡馆出来那一刻就好像“导演”喊了一声开始,两个角色真的入戏了,他们走过一条狭窄的小巷,两个人在简单的对话,而背景的声音丰富而嘈杂。这个丰富而嘈杂的声音才是两个人内心的声音,外在的语言表达反而是掩饰,是无意义,是过场。

就这样,阿巴斯的电影以及“电影性”就是这么精准,并且这样的精准贯穿始终,从第一个纪录片般的镜头,到最后一个男主人公出画后窗外景物的空镜以及伴随着的晚钟声。这样的精准甚至有些匠气,就是那种把活干得特别好的气质,特别工整了反而有些呆板了,但阿巴斯恰恰不缺少灵动的气质。

这部电影源自于阿巴斯的真实经历带来的灵感,就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甚至不是故事。他把这个讲给朱丽叶比诺什,而后者极感兴趣,鼓励他做成电影而由她来主演。

既然灵感源自与一个意识,这个影片的走向也特别的意识流,尤其是在男女主人公独自碰面之后,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发展,有点随波逐流的意思。好像在拍摄一条流动的河,这给创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更有意思的是,导演在顾着这条河的走向的同时,还充分利用环境因素,不时地加入一些河上飞过的鸟,水面上跳出的鱼。让人很奇怪,导演是如何在精准的拍摄要求下,构思和安排好这些旁逸斜出的部分的。工整和灵动,哪个是牵扯导演创作的主线?实在分辨不出。所以这部电影的观赏体验非常有趣,一边看导演的精密设计,一边看导演的灵感迸发,真是赏心悦目。

坦率的说,这部电影是我认真看的阿巴斯的第一部电影,所谈的东西完全基于这部电影,非常的有限和浅薄。但很高兴通过这部电影认识了导演,并且提起了很高的兴趣,以后可以好好的看他的作品。

之所以先谈导演,是因为对导演的认识引发的对电影以及电影拍摄的认识更加强烈。如果说,我们最终看的是电影本身,而电影又是什么,是终点还是路径?导演对我们来说是指月之指还是月亮本身?我更倾向于电影是究竟,而导演是路径,导演的本质是那个指着月亮的手指,我们要看的是那个月亮。

月亮就在那,顺着不同的手指看过去有什么不同吗?也许在电影本质的阐述上,存在着普遍意义的认知,我们会谈电影性,会谈哪部电影更“电影”。但是怎么又会存在那么多千差万别的电影呢?也许,导演不仅是指着月亮的手指,同时也是指着月亮的望远镜。不同的导演有着不同倍数和滤镜。顺着导演望过去,也许看到了白的、蓝的、绿的、红的,不同颜色的月亮,也可能只看到了月亮上的环形山。甚至有的导演指过去的是一个月亮的模型或者照片,甚至是自己画了一个完全不像月亮的东西,说,这就是月亮。

谈到这,就接近了《合法副本》这部电影的主题,我们再来谈谈这部电影本身。

影片的主题

这部电影的片名是《合法副本》,开头就是英国作家在意大利开发布会推销自己的新书《合法副本》,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通过艺术品原本和副本所起的作用开始探讨,说明副本甚至赝品与原本相比有着同样的启迪人心给人感官刺激的作用。

其实在艺术评论中,杜尚早就说过,艺术品的著名程度跟它的被印刷次数相关。也就是说,让艺术品出名的恰恰是它的复制品,毕竟真的去看过原作的人是少数。而原作更多地被人去瞻仰,恰恰是因为印刷品给它带来名声的副产品。

所以这本书当中的理论确实是被证实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必看到原作,一样可以得到很多感受,甚至不亚于原作本身带来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仅拥有副本就足够了呢?这部电影就此展开探讨,从艺术的抽象层面落到现实生活层面。

这个转折在影片中有明确的分水岭,就是在咖啡馆。

在咖啡馆之前,女主人公被男作家吸引,以索要图书签名为由邀男作家赴约。在这个部分双方已经相互交换了基本信息和在一些方面的认知。但是兜兜转转就是谈不到一块去,基本上是处于自说自话的状态。

正当我们和两位主人公都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闯入”出现了——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河面上的飞鸟,跳出来的鱼之类的——咖啡馆的女服务员。她把他们俩误认为是老夫妻,就此开展了对于两性关系、夫妻关系的一些探讨,在作家出去接电话的时候。在他回来之后,女主人公点破了这一点,然后在走出咖啡馆之后开始倾向于继续按这个设定交流和相处。

从此开始,一个生活上的副本,一个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副本,一个15年夫妻关系的副本出现了。他们像游戏一般按着这个设定走了下去。

这在手法上有强烈的离间效果,演员扮演角色本身是一种离间,但在这之上,角色又扮演了一重角色,而且是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这就有很强烈的冲击感。

接下来人物的表现是代入角色的表现还是这个角色本身的表现,而这种表现给观众什么样的感受,我们的这些感受是来自角色扮演的角色带来的还是角色本身带来的,还是演员带来的,而这些感受真实吗?我们真的感受到了什么,比如夫妻关系,比如两个人的情感,还是被骗了?我们想知道真相吗?而真相又有意义吗?如果真相不重要,真相还存在吗?真相不存在,假象又怎么存在的呢?

这部电影从一个观念出发,没有指向答案,而是指向问题。它引导我们审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思考这些东西都来自哪里,思考什么是真实的,然后做出选择,选择你愿意去相信和依赖的,或者在困惑中。

有趣的是,观众所经历的,恰恰是男主人公在影片中经历的。他走进了他以为自己已经阐述过的命题中,他原本信心满满,然后逐步陷入被动和困惑,眼前一切实在的东西都变得模糊,最后在虚假的游戏中面对真实的选择。

他在最后一个镜头中发呆、思考、抉择,然后走开。他按照原计划去赶火车还是和女主人公陷入温柔乡?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他会做出选择,不管是哪个。而怎么选择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有除了赶火车这个原本唯一的答案出现,那么这段虚情假意就起作用了,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这部电影仿佛在告诉我们,一切经验,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模拟的,都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反过来说,我们应该从一切经验中获得收获。

一个这样飘渺的主题,被阿巴斯从一个观念出发,以可以说是俏皮的方式阐述,并且不拖沓、不说教,除了电影拍摄手法以外,看不到导演的大手在摆弄角色。一切自然发生,归于平静时,波涛汹涌。

演员的贡献

这部电影的表演对演员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因为很多表演是抽象的,要脑补太多东西,但走偏了又不行。比诺什实在太优秀,她的情绪收放自如,随时爆发然后很快转换,不知道她身体里聚集了什么样的能量,并且有着怎样的调动能力。

阿巴斯说比诺什在拍摄中不像演员,反而像第一次面对摄影机的人,是那种不是靠方法靠演技,而是靠自身本能在演戏的人,简直让人膜拜。

这部电影能够诞生恰恰是比诺什给导演出的主意,也算是影片的创作者之一,所以对影片要表达的和角色本身有着非常深刻透彻的理解。大段的台词完全不是背下来的,而是烂熟于心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的,这让男演员威廉姆西梅尔很不适应。

威廉姆西梅尔气质非凡,是歌剧舞台上的歌唱家,但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本身就要去熟悉电影拍摄和电影表演,在拍摄初期确实不够自信而需要比诺什的牵引,而这样的情形恰好对应影片的角色。

在电影中比诺什的角色是绝对的引领者,由她开车,决定去哪、看什么、做什么,作家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而威廉姆的被动让角色很有说服力,得到导演和比诺什的赞赏。影片的表达和演员的表演相得益彰,让影片大放光彩。

拉拉杂杂谈了这么多,是因为阿巴斯实在太会拍电影,给我太多触动。喜欢电影,不也是因为电影就是真实世界的复刻吗?有些是客观世界,有些是主观世界而已。

我们看了这么多电影,就相当于看了这么多真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副本。我们感受了那么多关于电影的,是否也感受到电影背后那个原本呢?有多少人真的看到了月亮,还是只围着指着月亮的手指看个没完?

所以说,在更大的语境中,电影也不是究竟,而是跟导演一起成为指月之指。当然,这些手指指向哪里,实在还是虚无,我们又满足于感受到实在还是虚无,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了。


合法副本Copie conforme(2010)

又名:似是有缘人(港) / 爱情对白(台) / 原样复制 / 原型复制 / 完美仿品 / Certified Copy

上映日期:2010-05-18(戛纳电影节) / 2010-05-19(法国)片长:106分钟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 / 威廉姆·西梅尔 / 让-克劳德·卡里埃尔 / 阿加特·纳坦松 / 詹纳·贾凯蒂 / 阿德里安·穆尔 / 安杰洛·巴尔巴加洛 / 安德烈亚·劳伦齐 / 菲利波·特罗亚诺 / 曼努埃拉·巴尔西梅利 /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Caroline Eliacheff/Massoumeh Lahidji

合法副本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