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人来说,食物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的是一种享受。
近年来国内优秀的美食纪录片也层出不穷: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部美食篇出现在大家的朋友圈霸屏,从《舌尖上的中国》到《人生一串》,再到《风味人间》。能把深夜观看(咎由自取)的人饿得嗷嗷叫。


导演陈晓卿,曾导过《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等优秀美食片,深谙美食之道的他也被网友尊称为“人间饿爸”。这一回,他再次把镜头聚焦于美食,选在了中国美食的孤岛——潮汕。
论能吃会吃,广东人论第二,怕是没有别人争第一。无论是精致的早茶,还是香入骨的烧腊,在全球各地都能找到其身影。
潮汕地区在美食大省又是神一般的存在,与同在岭南的广州人、客家人相比,潮汕食物更为突出食物“清、淡、甘、和”的特点。
身为侨乡的潮汕更是将潮菜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甚至影响着诸多海外国家的饮食。今天,本“捞仔”给大家介绍《风味原产地·潮汕》,过过馋鬼的瘾。
饿爸抓住了观众的心,开场就讲了名扬海内外的潮汕手打牛肉丸!
都知道潮汕牛肉丸口感弹牙,味道鲜美。饿爸这回还是一贯的教科书风格,除了告诉你它好吃,还告诉你它为什么好吃。
不用绞肉机,全靠人工反复捶打。
(小伙子们一个个都是“爆裂鼓手”。)
捏成乒乓球大小,入汤煮熟,配以粿条蔬菜熟肉,Q弹可口人人爱。
同样为牛肉料理,潮汕牛肉火锅近几年红遍全国。
与川味火锅的味蕾风暴不同,牛肉火锅更求新鲜清淡,简直就是“清纯不做作”的典范。牛骨汤或是泉水作为锅底,新鲜牛肉切片,涮上几秒配沙茶酱等调料,清淡中更加体现食材本身的美味。
牛肉火锅的灵魂在于牛肉及刀工。据不完全调查,一个具有多年经验的切肉师傅,技艺堪比庖丁解牛,月薪有达三万以上的。
潮汕除了农耕文化的禽畜食材,靠海的它还盛产优质水产。身为“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的生蚝(牡蛎),没有一颗可以活着走出潮汕。
肥美的生蚝清晨打捞,开壳取肉,在当日下午便可送到当地人的餐桌,潮汕人很会吃蚝,一样生蚝百样吃,腌、炸、蒸、煮、煎、烙,无论是哪种烹饪方式,潮汕人都有办法让隔壁的小孩馋哭。
鱼生也是老饕最爱,淡水鱼最佳,新鲜捕钓,尽快切片,保留著最佳的新鲜清甜。
除了大菜,《潮汕》还把一些低调但又不可缺少的食材料理搬出。全国各地都有米制品主食,潮汕人最喜爱的,莫过于粿条。
不仅在国内,在东南亚各国都可以看到粿条的身影,身为侨乡的潮汕对于他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视。
(请注意!粿条不是凉皮也不是河粉更不是米线!)
调味料最能代表地方特色。鱼露从制作上来说,是小鱼搓盐发酵的液体(听起来有点恐怖)。在北方人的厨房很难找到,但鱼露却是潮汕菜的灵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它还是越南菜等东南亚菜系的命脉,一滴入魂,鲜咸倍增。
《风味原产地·潮汕》一共20集,每集10来分钟。相对充满世界格局的《风味人间》,《潮汕》更像是潮汕美食的特写。
广东人对于吃的狂热程度,让各省人们望尘莫及,据不完全统计,广东人每年能在吃上面花费3000亿。潮汕物产丰饶,又加之为港口海外往来繁多,客家岭南风味加入了各种优秀的外来元素,加之民众对食材和精致的要求,潮汕被封为“美食圣地”也不足为奇。
饿爸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风味人间》,与其说是大谈美食,不如说是以美食作为媒介,讲述社会人文和文化传承。
而《潮汕》转回微观,不讲家国情怀儿女情长,简单粗暴地聚焦于美食,用有限的10分钟将潮汕美食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其说《舌尖》和《人间》成就了饿爸,不如说饿爸利用独具鲜明的个人特色使其导演之作能征服观众。
极具挑战力的显微摄影手法一直是饿爸的最爱,虽然一个镜头可能会耗时数周,新鲜食材的有限时效也让剧组化身博尔特,但显示摄影所呈现出来的食物随时细微的变化,魅力十分。
身为纪录片,《潮汕》脱离枯燥的“学术派”和煽情的“戏剧派”的同时,饿爸个人喜好的加入也让这部片变得可爱近人起来。
比如每集必出现一只猫咪,“吸猫”本质暴露无遗。
一遇到圆圆的东西就喜欢拍它们转转转,“严肃”也变得活泼。
对于中国人来说,美食永远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探讨话题。家乡美食是远方游子最敏感的乡愁,这也是当初《舌尖上的中国》男默女泪的原因。
虽然《潮汕》时长有点短,且节奏略快。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别出心裁:一反“乡愁”套路,向观众们展现异地美食。你或许没见过没尝过,但并不代表它不好吃它不诱人。
开放和包容,这是《潮汕》最惊艳的特色。
去他的“乡愁味道”,现在来试一试“食和远方”。

风味原产地·潮汕(2019)

又名:Flavorful Origins: Chaoshan Cuisine

主演:未知

导演:胡志堂 / 编剧:陈晓卿 Xiaoqing Chen

风味原产地·潮汕相关影评

rcBored
rcBored •
半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