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窃听风暴,再见列宁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乡愁则是电影的主题。

十八年前两德统一是对于德国人是鼓舞人心的,破裂的民族重新站在一面旗帜下,落后的东德在十几年时间中,成功地融入曾被称为“联邦德国”的地方,共同打磨德意志光辉,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在这些繁荣的日子里,或者说并不萧条的日子里,怀旧也成为艺术的主题并不称奇,历史则继续扮演画板上无以抹去的背景油彩,颜色由你决定。

有报道说现今东德的学生对于当年民主德国的历史的掌握比西德的学生要少,我以为并不难理解,需要新生活,需要向前的人们常常不得不抛下历史的包袱,外部世界会给他们这样的保护,人们也会自我保护,但是这需要时间慢慢缓解,如果没有时间呢?片中Alex的母亲就是这样的状况。这位受民德执政党嘉奖的三八红旗手目睹自己的儿子和军警对抗后重度昏迷,醒来后东德已经不是那个她无限忠诚的东德,虚弱的她此时需要格外的保护,因为她已经不能再承受新的打击。这种保护不是披上走向美丽新世界的盔甲,而是编织一只躲避动荡现实的逃避网,Alex为它母亲编织了这张网。

这张网是为了纪念一个忠诚于社会主义,并为之奉献韶华的共产党员。她早已和她的祖国融为一体,她充实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她为孕妇有计划地呈写订购报告,她给少先队员们教唱社会主义儿歌,她接受Party中央的奖章。然后,柏林墙崩塌了,可口可乐和宜家来了,列宁的雕像在空中飘荡着,这些都在极力打破那种仍现粗陋的网。Alex于是穿上近似镰刀斧头的工作服利用录像合成电视节目编造一个又一个谎言,补上网上缺漏的孔。

正是这些电视节目,用一种最不可思议的方式,一种历史的假设和解构来向列宁告别,告别中没有革命和暴动,只有西德人对理想的无限追求和向往,而最后直接宣布强大的消费欲望也要败在崇高的理想和生活方式,这当然是极具讽刺的。讽刺却让人惆怅,这不是应该我们的历史么?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坚信并为之奋斗的么?这不是列宁说的么?

影片结尾Alex的妈妈显然已经知道了儿子为自己的安全网编织的谎言了,这时这张网上逐渐扩大的小洞已经让她可以坦然接受了,她继续配合了Alex,帮他完成了他编织的网。全片的情感高潮几乎就在Alex的妈妈最后看Alex温暖慈祥的眼神上。是啊,乡愁一定是要有足够的故事。从一战到冷战后统一,德国近百年间沉重的历史下是像这样的小人物不平凡的故事,故事里的人会仇恨,会疯狂,会歇斯底里,也会感恩,会勇敢,会理性思考,始终饱含着感情。Alex、女护士、Alex姐、Alex父母、社区里的朋友、学校学生、医生、Alex同事等等组成的画面里,人类朴素情感超越了意识形态,超越了政治,超越了国境。

片中前东德宇航员的话以“超人”的姿态解释了统一:社会主义是为了友好相处。一句话超越了意识形态。但历史总是要被人构建的,Alex制作的录影带似乎也在暗示我们历史是可以任意书写的,是可以任意解释的,所谓伟人可以是后人虚化的幻象,之如飞向夕阳的列宁,之如君权天授,大概这也是编剧小心的提醒吧。

历史无论如何怎样写,现实的车轮赶着人们向前,正如统一前向往西方的东德人一样,那里有自由和一切他们想得到的东西,然而民主并不完美,那边并不都是希望、欢乐和承诺。十八年过去了,历史无法倒退,也不需要再建堵墙不准人过去,电影里便给了人们怀念过往时光中生活的真诚美好一面,盯着前路,忘记曾属于他们的列宁和民主德国。

这种共鸣不是海角七号可以相比的。

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2003)

又名:快乐的谎言(港) / 再见,列宁!(台) / 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 / Goodbye Lenin!

上映日期:2003-02-09(柏林电影节) / 2003-02-13(德国)片长:121分钟

主演: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Katrin Saß/楚潘·哈玛托娃 Chulpan Khamatova/弗罗里安·卢卡斯 Florian Lukas/亚历山大·贝叶尔 Alexander Beyer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编剧:贝恩德·里希坦伯格 Bernd Lichtenberg/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再见列宁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