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论这部片子前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柏林墙”

柏林墙(Berliner Mauer),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西柏林,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柏林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墙。东德称此围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但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不让东德人逃入西柏林。



柏林墙有超过155公里长,约3~4米高,主要可分为:

第零层防线: 302座了望台

第一层防线: 约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墙,有的地方附铁丝围拦和警报器

第二层防线: 钢制拒马

第三层防线: 2米高的铁丝围拦

第四层防线: 音响警报缆

第五层防线: 铁丝网

第六层防线: 碉堡(共22个)

第七层防线: 用来引导(滑)警犬的缆线(共600只警犬)

第八层防线: 6~15米宽的无草皮空地,可以留下逃亡者的脚印,埋有地雷

第九层防线: 3~5米深的反车辆壕沟

第十层防线: 5米高的路灯

第十一层防线: 武装警卫(共14000人)

第十二层防线: 2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附警报器

第十三层防线: 空地

第十四层防线: 第二道水泥墙,3.5~4.2米高、15厘米厚,可以抵挡装甲车辆的撞击

第十五层防线: 有些地方需要游过施普雷河(Spree)



就是这样的严格的防线,还是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他们通过采用跳楼、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墙,当然东德人逃向西德过程中还凄惨的数据的: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1987年6月12日,罗纳德·里根访问西柏林时,在勃兰登堡门的柏林墙前发表演说:“戈尔巴乔夫先生,请推倒这堵墙!”



《再见.列宁》这部片子就是讲述90年代初的东德西德的故事,影片故事发生在1980年代末德国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阶段。一辈子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曾受过国家嘉奖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儿子混迹于游行队伍之中,顿时因心肌梗塞昏死过去。尽管心脏依然脆弱不能承受些许刺激,妈妈还是坚强的醒了过来。亚力山大决定不能让妈妈知道东德已经消亡的现实,并决定为此付出不懈努力。母亲的身体状况渐渐有了好转,圆谎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比如妈妈提出要坐床上看看电视,推销有线电视设备的亚力山大就不得不和同事一起倒腾过去东德时期的新闻节目,确保让妈妈每天看到不同的新闻。在妈妈看到窗外大厦上悬挂的巨幅可口可乐广告之后,亚力山大还不得不开始和那位天才的同事小伙一起杜撰并拍摄新版的新闻报道,以紧跟母亲的理解需要。此后这种充满创意的拍摄活动一发不可收,特别是一次妈妈因感觉良好俏俏独自上街之后,儿子就创作出“西德垮台,东德接受西德人民”的重大历史事件。当妈妈走在街头,满眼是可口可乐,IKEA等西方品牌的时候,其脸上那种惊惶与无措的表情着实让人心碎。一架直升机轰鸣着,悬吊着一尊列宁雕像将其撤离城市,落日余晖中挥手指向前方的列宁雕像与妈妈擦肩而过。尽管如此,亚力山大还是依靠自己的智慧骗过了妈妈。就在妈妈离去的前3天,他还找到了如今开出租汽车,当年驾驶飞船遨游太空的民主德国第一位宇航员,让其“成为”民主东德的新总统在电视里发表新年致辞。妈妈最终走的时候,仍然“生活”在她为之努力奋斗并奉献了一切的那个国家。

同是社会主义的东德,为什么跟同时代的中国大大不同,当时的东德从生活水平上来看可能是地缘原因远远优于同时代同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基本接近现代中国的生活水平,同是社会主义也是有差距的。东德跟现在的中国情况完全不一样的,毕竟年代不一样,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可以说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了。

片中很让人震撼的1989年东德的要求舆论开放的游行,亚力山大参加了这次游行,其中东德的守卫者对游行示威者大打出门,从当时的角度来看亚力山大不可能在当时的场景用语言打动没落政权的守卫者,不过表面再强大的守卫者,众多的士兵,精良的武器都挡不住历史的步伐,以事后来看他们在当时的守卫行为是很苍白与无力,不过在当时游行者眼中看来是很强大的,最后他们融入了西德中,那些当时游行的镇压者在后来回想自己当时的行为是会感慨不已?接着东德与西德边境允许互通,亚力山大第一次到达了资本主义的西德, 第一次跨越柏林墙到西德感觉了一把那边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导演第一场景出给了黄色录像,是对社会主义东德性压抑的一种描述,主角回到医院看到护士的大腿会浮想连篇,可以说是一种呼应; 亚力山大再次感觉到的是物质与服务方面的差别,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活力。

同时一个终身信仰社公主义并为之奋斗在东德即将倒下的时刻是亚力山大母亲不能接受的,她的倒下是因为社会主义东德是她终身努力建设的目档并且是自己的信仰,她的儿子亚力山大是典型的年青一代,叛逆是推动时代进步某种程度的表现,也是心理上年青人都会存在的正常现象,可是母亲是不能接受亚力山大反对自己的信仰的,她更不能接受的是自己的丈夫跑到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反面资本主义的西德,为此她受到了社会主义相关安全部门的盘问与调查,她在后面以其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来回答了对她的盘问与调查,并受到高层接见,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劳动模范。

故事再次将现实推向东德西德合并的事实,亚力山大工作是推销有线电视设备,其中包含卫星电视接受器的推销工作,在开始人们都不能接受,渐渐社会融合与文化磨合,后面一整栋楼都是卫星电视接受器,说明其文化传播的内在需要就同现代的中国一样,不过导演好像没有表现出德国认定安装卫星电视接受器是违法的行为,为什么中国的卫星电视接受器就是违法的呢?中国的文化传播注定要落后于国外近20年,也难怪中国的大众文化思想也比较落后。

亚力山大母亲昏迷8个月,东德西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时局的变化所要的时间也就几个月足已,可是亚力山大的母亲是不能得知这一切,一个即将康复的病人在看到自己信仰并为之奋斗的社会发生不可预料并在心理上不能接受的变革时,马止又会病倒。亚力山大作为儿子为了自己的母亲康复,对母亲的善意隐瞒及所做的全部努力是很值得感动的。在变革的过程我们必须接受并正视变革对过去有着特殊感情人的影响,并帮助他们适应及自适应。亚力山大对新闻的炮制可以理解成是对舆论不开放的国家的现行新闻媒体的一种讽刺,电影中的母亲生活在儿子善意的虚假新闻中,我们的现实中看到是不是也会是虚假新闻?只是可能少了善意,与前面的开放媒体是相呼应的,可以看出舆论是唤醒民众意识的前哨,是鲁迅几十年前就想治疗中国民众心病的良药。

片子临近最后,亚力山大母亲看到“西德垮台,东德接受西德人民”的重大历史事件,当年驾驶飞船遨游太空的民主德国第一位宇航员,在“成为”民主东德的新总统在电视里发表新年致辞,其中有一段话,我很感动,我是每一个画面就停止下来然后并记录下来 “也许有时我们也会迷失目标,然尔我们也确实思索过一番,什么是社会主义,井底之蛙,固步自封不是社会主义,袒露胸怀,面向他人,同别国共处才符合社会主义,不仅是憧憬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是要将它实现,因此我决定,开放民主德国的边境”,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也许它们本就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何必为了这两个概念争个高低而形成两大人类阵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的领导人早就说过,国家就应该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抛开意识形态的东西,百姓是不会关心姓资还是姓社,只要你提高了大众生活水平,大家就会拥戴你,在充分肯定市场经济作用的今天如果再讨论市场经济的姓氏问题就会陷入作茧自缚的死胡同,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民众精神层面的建设,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这正是社会民主化道路的理想条件,当前的中国经济成果显著,应该同时注意文化建设,当社会物质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如何巩固发展成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许民主就是社会成果的最好守护者,正确引导并逐渐放开舆论这正是中国当时最需要的。

影片最后一架儿时的自制火箭升空,化作绚烂的礼花在空中喷洒,耀眼的光芒瞬间照亮了天空,亚力山大母亲以一种很特殊的方式处理了她的骨灰,散向民主德国东柏林的土地,让她彻底的永远跟民主德国在一起。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善意的欺骗对于亚力山大母亲来说会带来遗憾并造成伤害,在剧情即将结束时她表现对社会主义表现看来非常忠诚的信仰者也有动摇的时候,并表明决定留在东德是最大的失误;肯定有些朋友会认为让她生活在她理想中的社会才是永恒的快乐与幸福,即使隐瞒了事实的真相也无所谓,让自己深爱的人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到底你会认同那一种呢?也许这就是导演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也许永远也不会有相对正确的答案。

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2003)

又名:快乐的谎言(港) / 再见,列宁!(台) / 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 / Goodbye Lenin!

上映日期:2003-02-09(柏林电影节) / 2003-02-13(德国)片长:121分钟

主演:丹尼尔·布鲁赫 / 卡特琳·萨斯 / 丘尔潘·哈马托娃 / 弗洛里安·卢卡斯 / 亚历山大·拜尔 /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 编剧:贝恩德·里希坦伯格 Bernd Lichtenberg/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再见列宁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