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藏地的电影《气球》,就好像少数民族同学考试有加分,天然带有更引人关注的民族志滤镜。
比如一夜爆红的“康巴汉子”丁真,帅小伙到处都是,但他特殊的民族却是稀缺资源。
只要一看到万玛才旦导演的作品,自然就会关注到藏地属性。
导演的创作源头固然与他来自藏地密不可分,但就《气球》本身的电影文本而言,即使关掉这层民族滤镜,也不谈信仰等特殊性,它依然是一部意义丰富、设计精巧的佳作。
电影中起码有6个精心设计的象征或隐喻,很有符号学的意味。
第一个镜头对定下一部电影的基调非常重要,《气球》的第一个镜头非常精妙。
电影《气球》刚开始时,观众看到的画面好像蒙上一层灰蒙蒙的蒙版。
随着后面场面调度的变化才知道,原来这层蒙版一样的东西是两个孩子用安全套吹起的所谓“气球”。
所以,出现在这个“安全套气球”中的主体就很重要,因为它是电影的第一个镜头。
观众通过这个“安全套气球”看到的第一个主体是爷爷。
此时镜头在这个重要道具和电影中的一个人物之间建立起微妙的关系。
结合后面的剧情可知,妻子卓嘎遇到两难问题的源头就是爷爷去世。
试想,如果电影中爷爷没有去世,而卓嘎也同样怀了孕,那么就不存在新生命是爷爷轮回转世到家里的说法,卓嘎打掉这个孩子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所以,导演在电影一开始,就通过电影语言把主题“死”(爷爷)和“生”(安全套)紧紧糅合在一起。
关于母羊与卓嘎的对照,公羊与男主的对照,非常明显,很多文章已经解读过,不再赘述。
电影中那只不愿意吃饲料并配种的母羊,就是卓嘎的象征。
其实除了卓嘎家那只母羊,电影中还有另外一只母羊。
在卓嘎第二次去县卫生所找女医生时,女医生让卓嘎去厕所用验孕棒。
这时导演给了卫生所后院一只母羊被拴住的镜头。
这只白色的母羊在卓嘎走过时挣扎了一下,但依然挣脱不开拴它的铁链。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卓嘎家里的母羊不同,医院后院这只母羊是以女医生的视点来看的。
女医生也是藏族女性,但她作为知识分子,在电影中相比于卓嘎代表更现代的观念,她没有卓嘎这样的两难问题。
但女医生只能看着这只母羊被拴住,而无法解救它,就像她也无法解救卓嘎一样。
在电影后半段卓嘎的尼姑妹妹准备离家时,导演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拍这两个人的对话。而是以一个颠倒的镜头拍摄了卓嘎和妹妹映在窗户上的身影,两人还互为镜像。
把卓嘎的妹妹设计成断绝七情六欲的出家人,就是为卓嘎这个角色设计一个极端相反的镜像。
这个如照镜子一般的镜头印证了这一点。
姐姐卓嘎嫁了人,而且连续生了3个孩子,现在还怀上了第4个,就像一个生育机器;而反观妹妹却出家成为尼姑,摒弃一切尘世杂念。
两姐妹分别代表了女性在婚育上的两个极端,一个极左,一个极右,相互映照。
而且电影中妹妹这条“副线”的比重,万玛才旦导演控制得非常合适,既没有喧宾夺主,又很好地映衬了姐姐的困境,丰富了剧情。
虽然卓嘎的妹妹出了家,但实际上她心中并没有把旧情断得那么干净。
妹妹去学校找外甥时偶遇旧情人,也就是那个造型很像“长头发版小武”的语文老师。
这位老师把自己写的书《气球》送给妹妹,而且这本书的内容还是两人曾经的经历。
这本书再次燃起了卓嘎妹妹心中的情火。
后来姐姐卓嘎把书扔进火塘,妹妹伸手去拿还被烫伤,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飞蛾扑火”寓意。
相对妹妹被熊熊燃烧的火烫伤这样明显的象征,这对矛盾的另一边,语文老师和火的关联是一处细节。
书被烧后没过多久,语文老师找上门来想见妹妹,而接待语文老师的人是姐姐卓嘎。
两人在对话时,可以看到语文老师一直在点烟,但打火机始终打不出火。
这个镜头和妹妹被火烫伤有相对照的关系,一个人的内心其实还燃烧着,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早已熄灭。
妹妹只是表面上通过出家来压制心中的火,而语文老师那一边已经点不着那一点点打火机的火。
电影开始没多久,帽子低垂仿佛怕被人认出来的妹妹去学校找外甥,学校板报上画着一幅藏地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和睦四兄弟》,也称“和睦四瑞”。
据网络资料,《和睦四兄弟》故事最早源于《本生经》,记述了佛陀无数个“前世”的经历。(以下内容还望熟悉藏族文化的朋友指正)
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复杂:
讲的是森林里的鸟、兔、猴、象四种动物,他们一起互相帮助、通力合作培育起一株参天大树。
但大树长得很高,四只动物都够不到上面的果实。于是大象就让猴子爬上自己的背,兔子爬上猴子的肩,再把鸟托起来。通过这样和睦友爱的合作,不仅自己顺利吃到果实,四兄弟还把果实分享给森林里的其他动物,其他动物也效仿它们互助互爱、和睦相处。
从《和睦四兄弟》的内容以及它的来源看,这则寓言讲的就是家庭和睦、圆满、来世等道理(其中鸟是佛陀的化身)。
这个寓言和电影《气球》的剧情互文,甚至可以说《气球》的剧本在一个侧面把这个道理又讲了一遍。
根据万玛才旦导演接受访谈时解释,本来《气球》中对《和睦四兄弟》这则寓言还有更多的表达和演绎,但因电影篇幅所限,最后成片弱化删减了这部分内容。
在了解《和睦四兄弟》寓言后,它在片中的象征不言而喻。
四只动物象征卓嘎一家的三个孩子加上刚刚怀上的第四个,而卓嘎想把第四个孩子打掉。
这个想法与这则寓言倡导的观念背道而驰,卓嘎想堕胎,就是破坏圆满、破坏和睦。
在爷爷去世前,电影特别强调这是一个尊老爱幼、父慈母悲的温馨家庭,可以说是寓言《和睦四兄弟》现实中的典型。
所以后来卓嘎产生堕胎念头时,才会陷入一个本不应该是困境的困境。
最后,最需要解读的就是本片最最重要的意象,即“气球”到底象征着什么。
万玛才旦导演在访谈中不止一次表述,这个“红气球”的意象来源于他在北京中关村一次偶遇。
“红气球”是一个很有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符号,在电影史上不止一次被导演拿来作为表达工具。
比如法国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的著名短片《红气球》(Le ballon rouge 1956),是影视专业学生的必看影片。
时间更近的恐怖片《小丑回魂》(It 2017),里面也借鉴了这个红气球的意象,并赋予了新的恐惧的含义。
在法国短片《红气球》中,“红气球”肉眼可见的象征意义,就是小男孩以及所有孩子珍贵的童真,还有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的那种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和童真,会被大人所不理解,会被同龄人所嫉妒或孤立,也会遇到心有灵犀的灵魂伴侣……导演拉摩里斯选择了“红气球”来表达这层含义。
短片《红气球》的寓意可以有很多解读,而且每个人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万玛才旦这部《气球》中的红气球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也具有多义性,没有统一答案。
从颜色上看,电影中的红气球与藏区苍凉的景色格格不入,非常刺眼,就像卓嘎想堕胎这个想法。
从属性上看,气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个被人控制的玩物。
而且气球特别容易飞或特别容易爆,飞的时候虚无缥缈,爆的时候瞬间释放然后归于消失。
由此猜测,气球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卓嘎心中那个对自由的向往,或者更具体一点,即卓嘎对摆脱困境的向往。
被控制在人手中的气球,就像卓嘎被周围的一切所困住,无法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但人们不能总控制气球,所以气球的结局只有三个:
第一,气球会一不留神就飞向天空。
第二,气球会因为各种原因直接爆掉消失。
第三,气球会慢慢撒气变成干瘪的皮囊。
如果把这三个结局对应到人上,很巧合的是电影其实在结局也安排了两只气球。
父亲最后给两个孩子带回来两只气球,结果一只没多久就爆掉了,另外一只也没控制住,飞向无边的天空。
那只爆掉的气球很可能象征卓嘎的妹妹,她也曾反抗过,也不想被命运所控制,但爆裂之后还是没有改变什么,所以她走了极端,出家赎罪,从此消失在正常的社会性关系中。
而那只飞走的气球则象征着卓嘎不可能实现的自由梦想。
电影中卓嘎有句台词,她说她也想摆脱一切烦恼,这样的“摆脱”就像气球飞向天空,告别一切。
另外,其实气球还有一个结局就是慢慢撒气,气球的这个状态在电影中没有表现。
气球慢慢撒气,就像失去反抗周围环境的“气”。
逐渐干瘪的过程也是逐渐失去自我的过程,最终变成一张纸片一样没有自我的皮囊,被人遗忘。
电影结尾,当气球飞上天空时,导演处理的方式是片中每个人都抬头看到属于自己心中的那只“气球”。
这个处理的意思很明显,寓意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那一只不切实际的气球。
所以,“气球”到底是什么含义,也应该由每个人自己来定义。
总的来说,万玛才旦导演的《气球》不像其他很多所谓艺术片看起来那么“闷”。
原因就在于渗透在剧本中的戏剧性,表面波澜不惊,其实暗潮汹涌。
戏剧性就是矛盾性,片中有很多二元对立的尖锐矛盾,让这部文艺片看起来很有意思:比如生与死、怀孕与堕胎、夫与妻、公羊与母羊、姐姐与妹妹、妹妹与教师、生育机器与出家尼姑、卓嘎与医生、信仰与现实、科学与迷信……
由此可见,关于《气球》文本丰富的内涵还有很多值得解读的层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高见。
-END-
更多干货影评:
1.《一秒钟》:我们为什么需要电影,哪怕《一秒钟》也好
2.《风平浪静》:《风平浪静》评分急速下降的原因
3.《隐形人》:看不见反派怎么吓人?《隐形人》教科书般镜头语言分析
4.《春潮》:为何家会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