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看文德斯导演的电影5部,如下:

《寻找小津》(Tokyo—Ga)
《直到世界尽头(Part 3)》(Fino Alla Fine del Mondo)
《里斯本物语》(Lisbon Story)
《事物的状态》(Der Stand der Dinge)
《守门员害怕罚点球》(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

看3本关于文德斯的书,如下:
《一次:图片和故事》(Einmal:Bilder und Geschichten)
《文德斯论电影》(Wim Wenders:Emotion Pictures/The Logic of Images)
《文德斯的旅程》(Cinema of Wim Wenders)

老实说,文德斯并不是我特别喜欢的电影导演,但我肯定他的片子都值得一看。文德斯的片子中,我很少有喜欢的整部片子,我往往喜欢片子中的某些片断或某些元素。
文德斯是我看得比较早的一个导演,念大一的时候就开始看他的片子了。和很多人一样,我看的文德斯的第一个片子也是那部鼎鼎大名的获得嘎纳金棕榈奖的《德州巴黎》。从这部片子开始,我就知道音乐和“在路上”在文德斯的电影中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干燥的土地、干燥的风光、干燥的情感、干燥的音乐,它们构成了《德州巴黎》的干燥之旅。这是一部开阔而又细腻的电影。关于爱情的部分,一如文德斯的其他电影,还是那样的语焉不详,但丰富而微妙。
《德州巴黎》大概也是文德斯的代表作吧,(我不太喜欢“代表作”之类的说法,因为这样说好像导演的其他电影不重要,像在一个家庭里,有些孩子受到重视,有些却被忽略了。)论者谈得非常多,连我和女生聊电影的时候也不时提及。但说完这部电影后,我总是怀疑,我真的感受那么深吗?既然如此,那么我还谈论它干什么,不如再看一遍。是的,再看一遍!去年年底,我真的又看了一遍,看到一半多的时候,我尿急了,但我无法离开屏幕。我为这部电影忍尿超过一个小时,这在我的观影史上是不多见的。
《德州巴黎》之后,去年暑假,我又看了文德斯的两部作品:《百万美元大酒店》、《城市小调》。稍后一点又看了《柏林苍穹下》。
《百万美元大酒店》在朋友中间被谈论的往往是它的音乐,而它的影像往往被忽略了。《百万美元大酒店》的音乐是爱尔兰的著名摇滚乐队U2配的。文德斯是个摇滚发烧友,早在念书的时候就非常疯狂,如今更是拍摄了一些以摇滚乐为主题的电影。U2不轻易为电影作曲的,但文德斯这位资深乐迷出马,U2盛情难却,只好放下架子了。大家知道,按照某种游戏规则,U2的配乐自然而然地成了《百万美元大酒店》的一大看点(应该是“听点”才对)。据我所知,《百万美元大酒店》的原声大碟的销量好像比DVD的销量还要好。
我的音乐修养比较差,不敢随便评论《百万美元大酒店》的配乐。我觉得最有资格评论该片的配乐的人是在《看电影》上写电影音乐专栏的罗展凤。印象中,罗展凤还没有评论过该片的音乐,好像也没有评论过文德斯的电影音乐。很期待罗展凤对该片的配乐及文德斯的电影音乐作一些介绍和评论。但我对《百万美元大酒店》的影像和叙事受到冷落乃至鄙视感到不平。
应该说,《百万美元大酒店》的影像和叙事风格是比较接近《柏林苍穹下》的。两者都不正正经经讲故事,而是心不在焉地“幻想”,整个叙事的脉络也非常的不清晰,有点云山雾罩的意思。在这一点上,《柏林苍穹下》可能更为明显一点,因为《百万美元大酒店》总体而言还是讲了一件事的,而《柏林苍穹下》完全是支离破碎的。《百万美元大酒店》的影像和叙事受到忽略,可能与《柏林苍穹下》先“出”为主有关。但我们不能因为它对前者的重复就判之为“差”。《百万美元大酒店》借一个案件讲述了一个令人“眩晕”的故事。这种“眩晕”,这种如坠云雾的感觉,往往是我们对许多事情的最真切的感觉。我记得,《柏林苍穹下》的支离破碎让我感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耐烦;《百万美元大酒店》却让我看得很入迷。我不敢说,《百万美元大酒店》胜过《柏林苍穹下》,(一般而言,大多数人认为《柏林苍穹下》比《百万美元大酒店》要好。)但它给我的感觉要比《柏林苍穹下》深切。
《城市小调》是文德斯拍的关于日本服装设计师山本耀司的一个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和《寻找小津》一样,手法上显得非常冷静、简洁和干净,不像一些纪录片总是有很多多余的画面和声音。
这一周看的5部文德斯的作品中,《直到世界尽头(Part 3)》是我最不喜欢的,它基本上是一部失控的作品,无论是叙事还是影片的长度甚至过多的配乐。《直到世界尽头》的Part1&Part2半年前看的,当时就觉得它的长度有点让人受不了,将近5个小时!一般而言,我认为一部电影应该有其自身的约束,不应该太长,不然就分作两部或更多部来拍。况且,这将近的5个小时里,文德斯给我们讲了一个创意不佳、情节紊乱、情感又颇为矫揉造作的故事!在9个国家取景拍摄,这是很诱人的一个卖点,处理得好的话,可以破几个纪录,让观众叹为观止。但文德斯让我们失望了,9个国家,我们随他一起旅行,却感觉不到愉快和有所发现,而是一个沉长的噩梦!
有评论说,《里斯本物语》是一封由一个电影发烧友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我看的《里斯本物语》只有英文字幕,没有中文字幕。英文字幕我还是可以看得懂的,但英文字幕在说英语的时候却是不打的,而该片大概有1/3左右是说英文的。我的英文听力不好,很多都听不懂,郁闷啊!也许是这个原因,导致我没有能够很好理解该片,一直看到那个小男孩手提隐藏着摄像机的塑料袋偷拍那个录音师时,我才心领神会到该片的情书“气质”。从这里开始,后面的部分都非常“有趣”,完全符合电影发烧友的趣味。该片的开头一段也颇有意思,很明显是向默片时代的喜剧致敬的,颇见神韵。片中还展示了一些录音师工作的细节,很有看头。关于录音师的工作,一些DVD的花絮中也有,但很少,展示得也不完整。
《事物的状态》,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讲一个摄制组的故事。这种电影,我此前看过的有法斯宾德的《瘟疯之神》、彭浩翔的《AV》、王晶的《电影鸭》和《精装难兄难弟》。但严格来说,只有《事物的状态》和《瘟疯之神》是讲述摄制组的故事的,其他3部都是高度戏拟化的,并不具有“事实性”或“真实性”。《事物的状态》和《瘟疯之神》都讲了摄制组的困境,前者讲的是摄制组的资金不到位,在等待中,各摄制组成员的状态;后者讲的是摄制组的各成员矛盾重重,最终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两者的拍摄手法也很相似,都制造了一种混乱乃至混沌的感觉。一般认为,《事物的状态》是文德斯最具有自传性的作品——片中的那个摄制组的困境,可以看作是文德斯当时的困境的写照。其时文德斯在美国拍片陷入困境,正处于事业的低谷之中,这部影片可以说有点泄愤之意在里面的——最后,那个追讨资金的导演杀死了那个不负责任的制片。当然,由于该片始终在营造侦探电影或黑色电影(该片用黑白胶片拍的)的氛围,最后一场戏(导演杀死制片人)也可以看成是对这些电影的致敬。
关于摄制组的电影,我记得周黎明说过Truffaut的《日以作夜》是最好的,可惜我还没有看到。
在《守门员害怕罚点球》之前,文德斯只拍过一部剧情长片——《夏日游记》。但《夏日游记》并不成功,以至于一般人都愿意将《守门员害怕罚点球》视作文德斯的首部作品,《文德斯的旅程》一书便是如此,该书的第三章名为“首部剧情片:《守门员对点球的焦虑》”。
《守门员害怕罚点球》是文德斯的成名作。该片的故事既简单又复杂。简单者,它只讲了一个守门员杀死了一个电影院的售票员然后焦虑不安的故事,它甚至连杀人动机、追查杀人凶手等情节都没有;复杂者,守门员杀人后的心情,虽然可以用“焦虑”二字来概括,却包含了无数的生活细节,千丝万缕。这也是该片的高明之处。“焦虑”虽然只是两个字,但要用影像表达清楚而准确却不容易。对一个守门员来说,面对点球是其职业中最具挑战性和技术性的行为。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守门员对点球的“焦虑”程度应该是最低的才对。但是这个守门员面对点球,偏偏感到“焦虑”!而且,这种“焦虑”蔓延到守门员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中,听一首熟悉或不熟悉的歌,吃一块味道好或不好的点心,说一句得罪人或不得罪人的话,和一个性感或不性感的女人调情,打一场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架,……都可能使守门员感到“焦虑”!在守门员的生活中,“焦虑”可谓无处不在,因为他杀了人!

里斯本的故事Lisbon Story(1994)

上映日期:1995-05-12片长:100分钟

主演:鲁迪格·福格勒 Rüdiger Vogler/帕特里克·波查 Patrick Bauchau/Vasco Sequeira/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 Manoel de Oliveira/Teresa Salgueiro

导演: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编剧: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里斯本的故事相关影评

云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