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一座法国最繁华的城市。
德州,一座美国最南边的偏州。
这两座城市碰撞在一起,就产生了浪漫又荒凉的意境。这就是导演Wim · Winders(文德斯)呈现给我们的作品。只是影片中的巴黎并不是法国都市,而是被编、导象征性冠以德州一块土地的名义,德州也只是用以烘托虚无和疏离气氛的代理地点而已。


故事讲述了一个失忆的男人倒在沙漠后获救,从而联系上了自己的兄弟,并在兄弟帮助下找回最初记忆里来德州的目的,进而和儿子相认后带上儿子寻找失散母亲的公路故事。故事里人物鲜明且特殊,主角不擅交际,充满了空虚感,母亲美艳动人却和不善交际的大叔主角诞下一子,充满了不幸家庭背景带来的粉红色虚幻感。而主角和弟弟的关系也显得迷离,主角一直不肯坦诚和说话,固执又不切实际的追逐着什么幻想的同时被弟弟一路照顾到家。整部电影中看不到一丝热闹,有的只是犹如德州广袤土地般的隔阂寂静。


这种广袤的梳理是文德斯特有的导演风格。
Winders是1970年代的德国电影新浪潮四杰之一,其他三位包括赫尔佐格,法斯宾德,施隆多夫,都是极富盛名的影坛巨匠。而文德斯是其中最为美国化,受美国电影影响和影响好莱坞电影最深的。因为他的一生作品都离不开公路电影,而公路电影正是美国新好莱坞时代电影的标志,两者便不谋而合了。或许是从小受好莱坞电影影响的缘故,文德斯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美国的土地,这某一部分也许就和德州的荒凉一样,表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
他的确是一个向往自由的导演,从他的角色里就能看出来。但不论主角多自由,心总是破碎的,所以他才需要去弥补,去缝合,而这就给了人物行动的动机,从而串起了整部电影。看似充满虚无的主角其实欲望目标鲜明,这确实是一部好莱坞式的,或准确说是经典结构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人物主要的转变是梳理/亲密。这也是本片的主题——荒凉景象里内心空虚的人对亲密关系的渴望。而其承载的象征物就是儿子和女郎母亲的重逢。结尾处他们母子的亲密和窗外面父亲远远旁观的梳理形成鲜明对比,冲击着观众的内心。
这是一部在隐秘冷淡外表下很有冲击力的电影,影像充满了巨大环境和渺小个人的对比,静态建筑雕塑和挣扎的人物内心之间的冲突。胶片的质感让色彩饱和度更强,但自然环境的色彩稀缺又抵消了这一点。这种矛盾的空旷疏离的镜头仿佛强化了主角挣扎着的内心。


作为80年代在坎城斩获金棕榈的德国导演拍的美国电影,此片无疑反应了欧洲影坛对美国崛起的公路电影的认可。作为在公路电影黄金时代诞生的产物,此片为欧洲带去了新好莱坞电影的气息和活力,让80年代的坎城更加多元。


德州巴黎Paris, Texas(1984)

又名:巴黎,德州(台) / 德克萨斯州的巴黎 / 德克萨斯,巴黎

上映日期:1984-05-14(戛纳电影节) / 1984-09-14(法国)片长:145分钟

主演:哈利·戴恩·斯坦通 Harry Dean Stanton/娜塔莎·金斯基 Nastassja Kinski/迪恩·斯托克维尔 Dean Stockwell/奥萝尔·克莱芒 Aurore Clément/亨特·卡森 Hunter Carson/伯恩哈德·维基 Bernhard Wicki/萨姆·贝瑞 Sam Berry/Claresie Mobley/维娃 Viva/Edward Fayton/Socorro Valdez/汤姆·法雷尔 Tom Farrell/约翰·劳瑞 John Lurie

导演: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编剧:Sam Shepard/L.M. Kit Carson

德州巴黎相关影评

NF
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