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姆文德斯一直处在一种矛盾里,一头是美国文化,好莱坞文化洗礼下对于影片叙事性的追求,另一方面是欧洲血统,作者电影或是新浪潮影响下对于精神内省的探索;

这种矛盾的拉扯体现在影片《德州巴黎》中尤为明显

从叙事的角度来说,很明显这不是一个吸引人的,动人心魄的典型故事,大量空镜头,景深镜头,长镜头完全打乱了叙事的流畅性,间离感油然而生。

很显然,文德斯并不想伺候观众,为他们演一出跌宕起伏勾人心弦的舞台剧。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完全拒斥故事,因为在我看来,它们除了带来谎言,别无所有”;

文德斯抗拒叙事,但又做不到像真正的作家电影,塔可夫斯基之类一样,洋洋洒洒,毫不顾忌观者感受得大剌剌得挥泄自己的无意识;不经意间他又屈服于传统好莱坞的叙事框架,内聚焦的叙事视角,起承转合无一缺席的完整框架,甚至虽然不耐烦,但还是给了观众一个结局和交代;

这种矛盾的叙事追求造成了影片的独特魅力,文德斯坐在对面跟你讲一个故事,你们都知道,如果他想讲好,他完全可以把这个故事讲得勾魂摄魄,让你生怕错过一秒的剧情;但你明显感觉到他对好莱坞叙事的鄙薄,他不屑于讲好,他时不时穿插一些自己的发呆,胡言乱语,坐在你对面出神,对着德州苍茫的蓝天枯草长叹一声,让你不耐烦,坐立难安;

从对精神内省性的探索来看,文德斯又有一种无力感;

他的电影中很多都存在“寻找”与“流浪”的母题,

他试图在无尽绵长的公路上向我们剖析人的精神与心灵的皈依之所究竟在何处?从故乡到他乡,从德州到洛杉矶,从沙漠到城市;他简单粗暴的回答“我从何处来”,答案即——德克萨斯州,巴黎,我父母做爱的地方,我的生命从此开始;

他试图讨论国家与个体的关系,影片中,美国这一意象多次出现,迎风招展的旗帜,儿子夹克上的国旗,大声控诉美国的流浪汉,美国精神是张扬自信的,充满希望的,同时也是让人迷失,让人恐惧的。在巨大的国家机器之下,个体的控诉就像海鸥飞过海面拉下的一泡鸟屎,甚至连小水花都不会溅起;

他试图讨论人与人之间相互偎依的意义,戴维斯努力的融入社会,学习成为一个好父亲,努力修复与儿子之间缺失的时光,找寻自己的妻子;然而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他又再次踏上一个人的流浪之路。人与人之间的陪伴与依偎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不断重复预料之中的生活;

一切只有在找寻的过程中才会是鲜活的,流动的,有所变化的。而当故事走到三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结局之时,一切就僵死了,停滞了,终结了;为了永远鲜活,戴维斯必然再次开始流浪;

然而这样精神内省性的探索讨论是晦涩别扭的,并非直击观众的;它躲藏在绚丽的镜头视听语言里,文德斯电影的第二重魅力得以彰显;

不同于新好莱坞对于视觉奇观,爆炸追逐,枪与血,史诗级爆裂的高速奇观与特效的追求;同时期的两位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与赫尔佐格选择另一重视觉冲击的表现形式,瑰丽惊人的影像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与对画面的入迷沉思;

美国西部的黄昏落日,从前车窗看出去的视角,康泰(Contax)相机结合滤光片的选择,让影片的色彩呈现出迷人的风格和影调,饱和度超高的红色,暖色调的沙漠,瓦蓝的天空,绚烂的黄昏,结合摇晃的远景镜头,让人沉迷于这种非典型西部片的影像魅力里,配着孤独悠闲的蓝调吉他,视听冲击之下,孤独与流浪被赋予个人的意义;录像带里黄金年代的沙滩,手持摄影的晃动,旋转,笑声,温情与爱被暖烘烘的光线加深,与亲人的偎依与陪伴也有了存在的证据与意义;单向玻璃的两端,轻盈光亮的妻子,阴冷湿重的戴维斯,景深镜头暗示着两人无法弥补的隔阂和永远不会再相互理解的绝望;

文德斯处在叙事和精神内省的双重拉扯之中,创造了这部电影。充满魅力的瑰丽影像就是这种拉扯制造的产物,有很多想说的,但文德斯写不出诗电影,于是只能借苍茫的美西平原与延绵到落日尽头的公路来意会;


德州巴黎Paris, Texas(1984)

又名:巴黎,德州(台) / 德克萨斯州的巴黎 / 德克萨斯,巴黎

上映日期:1984-05-14(戛纳电影节) / 1984-09-14(法国)片长:145分钟

主演:哈利·戴恩·斯坦通 / 萨姆·贝瑞 / 伯恩哈德·维基 / 迪恩·斯托克维尔 / 奥萝尔·克莱芒 / 亨特·卡森 / 维娃 / 索科洛·瓦尔迪兹 / 娜塔莎·金斯基 / 汤姆·法雷尔 / 约翰·劳瑞 / 

导演:维姆·文德斯 / 编剧:Sam Shepard/L.M. Kit Carson

德州巴黎相关影评

NF
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