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巴黎》明显有着一种失落情绪,最显著的是主人公的失落:在失落中接受,在失落和接受中往前。《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语是:“于是我们奋力前行,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在主人公身上,这句话可以套用:接受了弟弟的好意,在找寻“德州巴黎”的过程中,直面自己的过往;最后没有交代德州巴黎的位置,主人公也在夕阳褪去时,重新踏上了旅途。在这么一个找寻的旅途中,我们看见主人公的儿子如何重新接受了阔别四年的父亲,我们也能看见逃离的主人公的妻子,如何被过去的痛苦和现实的苟且纠缠着,最后在失落和欣喜的交集中,真正愿意去面对儿子,亲吻、拥抱和泪光中的微笑。
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开车离去的场景,被浓烈的蓝色和绿色包裹着,还有一点红色——意思是夕阳。这个场景解读起来,发青的蓝色天空,表明夜幕降临时,同样意思着主人公的离开和他心中的失落:分明触手可及的是幸福,妻子愿意去面对孩子了,只需要迎上去,似乎家庭又能再度圆满;然而这是行不通的,主人公给儿子留的口信中也这么判断了:毕竟他们一家本就是从这种圆满的状态破碎掉的,留下的是一种“再也不能”的决绝和遗憾。绿色,显而易见的,主人公依旧是没有被接受的存在,不仅在于外界对他的评判,他是一个孤独的异化的存在;更在于他依旧没有接受自己,他知道妻儿会重聚,他对此有信心——但是他不能够在场,“是时候离开了”。从影片最初,在荒野中行走,缄默不语,逐渐开始说话,主人公从未真正意义上交代自己的目的:和儿子说去找母亲,和妻子吐露心声,都是他自己的决定,自说自话地靠近又离去。这么一来,他要往哪去呢?或许就是那剩下的最后一抹鲜亮的红色:或许是他的德州巴黎,黯淡的人生中温暖的光。
在影片进行时,有很多人对主人公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说他不负责任,打乱了别人的生活,最多出于对他擅自把儿子带走的情节。其实影片末尾处,儿子和母亲团聚,可以看作是对“扰乱”的一种补偿和升华:我们可以相信一位虔诚父亲的执着。母亲直观地感受到了温暖,儿子必然获得了心灵的成长。往更深层说,儿子实际上是这部电影的灵魂角色:即使几经辗转,依旧被年长者的爱呵护着,那么他发展出的关于天文的兴趣,以及超出同龄人的沉稳却不失天真,则正是贯穿影片的“爱”的结果。
至于主人公走后,影片中的每个角色会怎样,我认为儿子会回到主人公的弟弟家,似乎毋庸置疑,毕竟他的母亲难以负担他的生活,而另一边又给予他充分的关爱。母亲可能继续当前的生活,但她再不需要为了缺席儿子的成长感到懊悔和失落了——会重新链接起过去频繁的来往。至于主人公,即使依旧会被失落和孤独包围,大抵也有了崭新的接受:经历了如此多的波涛汹涌,重新相聚,并不见得需要情感浓烈的碰撞;更多可能只是恬淡,恬淡地叙述,恬淡地失落,恬淡地再度向前。于是无所谓是否被推回过去,至少我们依旧往前。
又名:巴黎,德州(台) / 德克萨斯州的巴黎 / 德克萨斯,巴黎
上映日期:1984-05-14(戛纳电影节) / 1984-09-14(法国)片长:145分钟
主演:哈利·戴恩·斯坦通 Harry Dean Stanton/娜塔莎·金斯基 Nastassja Kinski/迪恩·斯托克维尔 Dean Stockwell/奥萝尔·克莱芒 Aurore Clément/亨特·卡森 Hunter Carson/伯恩哈德·维基 Bernhard Wicki/萨姆·贝瑞 Sam Berry/Claresie Mobley/维娃 Viva/Edward Fayton/Socorro Valdez/汤姆·法雷尔 Tom Farrell/约翰·劳瑞 John Lurie
导演: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编剧:Sam Shepard/L.M. Kit Ca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