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火冒到极点 现在也是明白为什么教材把文德森的篇幅写这么少 而把法斯宾德单独做一章节写下来

早在之前就看过那部文德森编剧的更商业化更出名的《天使之城》 想必也是这位大导演的商业价值才能立足于新德国导演四位代表之一 关于这部电影 首先在宣传上就把迎合传统好莱坞的商业观念体现的淋漓尽致 采用了那张比电影还要出名的剧照作为封面 结果直到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二时候才到女主角的戏份 然而更过份还在后面 :把女主角主要剧情设置在一种文化暴力——单面透视镜下展开 以及更让人恶心的是 和天使之城一样 导演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具备女性主义的思考 作为一个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面对离开多年的丈夫竟然在作为单面透视镜受害者的场景中 表现出一种如此脆弱甚至为自己感到羞耻的态度 我在头脑中想过许多关于这位神秘了一小时多的女主角会是什么样子 都没能想到导演的安排能烂到这种程度 人物塑造相较于花了大规模篇幅去仔细刻画的男主角 扁平到令人发指 可以说只是单方面地服务于男主角的角色塑造 于是宣传与电影内容就有了明显的出入 讲了一个完全不值得可怜的老白男角色 即没有经过“垮掉的一代”那样的异化 仅仅只是因为 “怀疑妻子有外遇”这个可笑的理由而展开的乞求“德州巴黎”这个人生意义点的故事 同时也在这个简单的故事里加上了一贯的精英主义理念 甚至是在影片里赤裸裸的呈现出来 以及对于父子关系的强调 …一一展现了导演迎合传统好莱坞父权思想的继承

对比白天看到的法斯宾德那部《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简直不敢想象 这是一位能与其相提并论的导演 长镜头以及色彩光线构图这些虽然有许多的美学价值 但是在令人反感的剧作上显得如此割裂 像较于另外两位新德国电影导演 在镜头语言探索上 也是更遵循好莱坞的规则 以及电影的一些观念 以及类型化…完全背离了新德国电影的初衷 两星是给到电影的美学上

作为类似的女性角色 相较于戈达尔的娜娜 法斯宾德的玛丽亚 是失败的 这样的女性形象 在电影里 可以是悲惨的 混乱的 没有道德的 但是绝对不可以是没有思想的


德州巴黎Paris, Texas(1984)

又名:巴黎,德州(台) / 德克萨斯州的巴黎 / 德克萨斯,巴黎

上映日期:1984-05-14(戛纳电影节) / 1984-09-14(法国)片长:145分钟

主演:哈利·戴恩·斯坦通 Harry Dean Stanton/娜塔莎·金斯基 Nastassja Kinski/迪恩·斯托克维尔 Dean Stockwell/奥萝尔·克莱芒 Aurore Clément/亨特·卡森 Hunter Carson/伯恩哈德·维基 Bernhard Wicki/萨姆·贝瑞 Sam Berry/Claresie Mobley/维娃 Viva/Edward Fayton/Socorro Valdez/汤姆·法雷尔 Tom Farrell/约翰·劳瑞 John Lurie

导演: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编剧:Sam Shepard/L.M. Kit Carson

德州巴黎相关影评

NF
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