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一篇,刊于 2012 年《环球银幕》
=====
今年的美国大选真的没有四年前好看了。
那都是因为没有莎拉·佩林的缘故。这个2008年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在大选期间的新闻让从来都不关心政治的人们一时间全都学会了冷嘲热讽,CNN、NBC等台关于佩林的报道全都变成了娱乐播报,《周六夜现场》的蒂娜·菲更是因为对佩林惟妙惟肖的模仿引来的爆棚的笑声。对比今年完全不会说相声也没什么几率出大洋相的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大选突然有点闷。但《选票风波》的导演杰伊·罗奇擅长拍摄政坛吐槽片(或曰同情片),美国大选全面展开之际,这部关于2008年大选焦点的HBO电视电影显得非常解渴。它改编自一本详述2008年大选的《规则改变》的第三部分,前两部分讲述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党内初选,但显然没有第三部分有佩林加入来劲。四年过去,除了佩林出现时依旧存留一丝喜剧效果外,杰伊·罗奇更愿意为共和党说出他们的竞选苦衷。
必须搅局
莎拉·佩林凭什么从一个没什么知名度的阿拉斯加州州长窜到了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的位置,本片开头短短的十分钟把所有事情都解释得一清二楚。
2008年的美国大选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大选这件事的看法。一个没有任何执政经历的年轻参议员通过炉火纯青的修辞和华丽丽的演说赢得了选民的欢呼,回想过去,对于演讲缺乏魅力的林肯,上嘴唇老喜欢冒汗的尼克松而言,这都是不可想象的。奥巴马的出现让美国大选成了一场政治选秀,顿时乱了共和党候选团队的阵脚。《规则改变》一开始,电视里“奥巴马!奥巴马!”的喊声让当时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和他的顾问们听傻了:这到底是啥打法?石油价格上涨,奥巴马却不允许近岸石油钻探开发,在共和党人看来,这简直是胡闹!为什么他还有那么一大批粉丝?伍迪·哈里森扮演的高级顾问史蒂夫·施密特一眼就看破了其中玄妙:现在的大选与以往不同了,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明星,而不是一个政治家。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史蒂夫首先想到的是把一切扳回正轨,发布广告抨击奥巴马的明星效应,告诉选民们你们需要的是麦凯恩这种办实事的总统。但占多数的年轻选民谁听这个老家伙瞎抱怨,所以摆在共和党竞选团队面前的只剩下一条路,他们急需一个能够搅局的人,一个比奥巴马更能吸引眼球的明星,于是莎拉·佩林就出现了。
从各方面看,莎拉·佩林都是一个绝佳选择。第一,她是个女人,首位女副总统这个噱头相当吸引人,可以为共和党赢来不少女性选民的选票,第二,她是个保守派,麦凯恩向来被认为是个自由派,佩林的加盟可以拉拢保守派的选票;第三,她比奥巴马还要年轻3岁,只当过8000人口小镇的镇长和不足60万人口的阿拉斯加州州长,选民们当时不就爱这种奥巴马式半路杀出来的菜鸟么;第四,人家是选美冠军,还上过《花花公子》的封面,明星范儿足以秒杀奥巴马;第五,她有五个孩子,丈夫是勤劳的蓝领工人,她最小的儿子有唐氏综合症(智障),又当州长又当娘,这故事也太感人了!
原来她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莎拉·佩林很快就闹了笑话,而且持续不断地丰富了美国人半年的娱乐生活。当时佩林面对全世界的嘲笑声时是何种状态,朱丽安·摩尔用生动的表演告诉了我们。除了摩尔阿姨的脸没有佩林阿姨的脸方之外,其它包括口音、神态、演讲时的手部动作、采访时遇到棘手问题时那种准备瞎掰的面部表情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在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副总统候选人之后的那么一小段时间里,莎拉·佩林一直被认为是把奥巴马比下去的人物,但是佩林的各种丑闻被曝光得措手不及,什么女儿未婚先孕啦,什么曾经搞婚外恋啦,还没想着该怎么展开拉票攻势呢,就已经要为这些事情忙个半死。片中表现这一幕极具喜剧效果,当摩尔一脸无辜地表示:“我什么都向各位交代完了。”镜头一转是高级顾问被人山人海的记者团团围住,哑口无言地面对各种问题的尴尬场景。
当然这不是最坏的。佩林要接受一系列媒体采访前,高级顾问史蒂夫·施密特和白宫关系处主任妮可·华莱士对她试试水,看她对各种问题的应对能力如何,结果发现她分不清英女王和英国首相的职能,不知道打伊拉克和打阿富汗都是为了什么,没听明白美联储是什么东西,幸运的是,凭借她的气场和良好的表演资质,即使她听不懂问题,她也一向能够流利地答非所问。竞选团队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之前急于搅局,功课实在没做足啊!别说赢了奥巴马,这回能不成为笑柄就不错了。此后,竞选团队的精力几乎就全部投入到佩林一个人身上,背答案成了佩林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身为州长的佩林怎能忍受这种不讨好的活儿,在消极迎战的情况下,在采访中爆出“我站在阿拉斯加就能看到俄罗斯”这种说出来就可以入选年度十大雷人语录的言论。《规则改变》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时事评论员们对这位副总统候选人的惊悚反应:“如果麦凯恩当选总统,这个女人就会成为这位72岁老头子的左右手……这事儿,真是吓死个人了!”(杰克·卡弗蒂);“其实大多数人都说不出一宗高级法院的案例,但他们可没想着要当副总统。”(坎贝尔·布朗);“她不是回答不出问题,她是根本没听懂问啥!”(法里德·扎卡里亚)
佩林的愚蠢言论还直接把一名电视剧女演员的事业直接送上了巅峰,蒂娜·菲在《周六夜现场》对佩林的爆笑模仿在掀起了当时处于政治热情的选民们的娱乐高潮。《周六夜现场》模仿了著名的凯蒂·克里克对佩林的采访,又擅自发挥了几场暴露莎拉·佩林弱点的演讲,火爆程度一时间都超过了佩林本人的新闻,成为当时选情的最大焦点,后来还逼得佩林为了挽回脸面跟蒂娜·菲同台表演。本片两次提到佩林本人看这场节目时候的反应,第一次在飞机上和大家一起看,佩林忧心忡忡,心有不平;第二次在家里独自看,她自己都有点被这个节目吸引了,那神态分明表示她特别想知道蒂娜·菲饰演的自己下一句想说什么。
TIPS 大家都在笑她什么?
1.口音
莎拉·佩林的阿拉斯加口音特别土,加上她的音调不平,听上去更像是“村儿里来的”。她喜欢省略掉几个重要音节,“r”音还发得尤其重,听得人非常不安。蒂娜·菲调侃:“真不知道这人为什么老是挖“r”这个音呀?r里面有石油啊?”
2.外交、经济知识缺乏
虽然一开始她还能对答如流地胡编几个答案,后来被人调侃得实在没办法,话都说不利索,《规则改变》里她念格鲁吉亚总统萨卡斯维利名字时那个费劲啊……
3,答不出细节
佩林无法回答细节问题,比如问她平时会看什么样的报纸?她答:我都看。问:具体点呢?答:具体来说,所有我都看啊。“莎拉·佩林说不出任何一份报纸的名字”这个新闻标题一时横行。
是真是假?
在这部HBO剧播映之际,莎拉·佩林已经以她独特的方式发表了声明:“我不会去看这部剧,这里面讲的大多是假的!”那种喜感表情和音调实在让人熟悉,更挑起了大家调侃她的兴致。不过关于她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片中那两位被她气得半死不活的白宫关系处主任妮可和高级顾问史蒂夫真人早已表态:“这部电影拍得很不错,摩尔的表演实在太赞。”妮可还节目里公开表示:“片子真实到让我都坐立不安。”但片中为佩林恶补世界大战历史的顾问原型兰迪却表示“佩林很聪明,问过一些很深入的问题。”不过,对于她是不是真的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一无所知,他也没有给出正面的回答。原著《规则改变》在写作之前做过了庞大的采访功课,拍摄的时候采访人数也有上百人,而片中对演员的选择也非常严格,就连佩林演讲时底下那些群众演员,都是对照当时演讲观众的脸型找出来的,导演开拍时就本着极其严谨,挖出事实真相的态度去制作这部电影的,至于采访者中有没有被佩林气个半死而顺便编几个段子,这就无从得知了。

英美政治扫盲剧
《选票风波》Recount
年份:2008
出品:HBO
《规则改变》的导演杰伊·罗奇为2000年美国大选拍摄的一部“同情片”,自然聚焦在当时话题性最强的佛州计票风波上。故事从选举日开始,布什胜选之后,民主党有人却发现最终票数有问题,于是开始了浩瀚的调查和持久的上诉,凯文·斯派西饰演的阿尔·戈尔的幕僚是片中的主角,为了调查计票问题简直心力交瘁,通过这个人物,导演深挖了许多当时新闻报道未曾触及的问题,甚至触及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和民主本身的话题,影片的信息量非常密集,该片最后也揽了金球奖和艾美奖,几乎从那个时候起就有人在想象杰伊为下一次总统大选拍摄的片子会是什么样的了。
《副总统》Veep
该剧的主角是《宋飞传》里Elaine的扮演者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此人自从出演了伟大的《宋飞传》后就没演过什么靠谱的角色,这次借这部政治喜剧重新露脸,简直给了《宋飞传》的拥趸们一大惊喜。她在该剧中饰演一个窝囊女副总统赛琳娜·梅尔,不单啥计划实现不了,还被一圈手下人(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政治参谋等)搞得不知所措,错漏百出。(难道编剧们还在YY莎拉·佩林当上了副总统会是什么样?)HBO今年趁着大选准备推出一系列政治剧,《副总统》为他们打响第一炮,首播有140万人的收视率,是继《明星伙伴》完结后最强势的喜剧,目前已经获得第二季10集预订。
顺便普及一下:片名Veep就是副总统(Vice President)的意思,美国总统的简称是什么呢?看过《白宫风云》的人都知道:Potus(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白宫风云》The West Wing
年份:1999年
出品:NBC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政治普及剧。它的最新一季将在今年9月份播出。以马丁·辛扮演的美国总统为主角,讲述了总统和他的团队如何运作白宫,如何管理整个国家事务(从胸针的选择到全球战略的制定一应俱全)。它几乎完美地复原了美国政坛的所有细枝末节,甚至从头到尾地模拟了美国总统大选。阿伦·索金的出色剧本——快速的对话和信息量过剩的台词让每一集都变成了含金量极高的政治教科书范本,追看这部剧的人一般写出来的观后感都不是影评,而是政治课笔记。该剧的内容也随时紧跟美国时事,“911特辑”就获得2450万的收视人次。这是一部既揶揄又不忘为美国政府提供良好计谋,既主旋律又颇具娱乐效果的神作。
《肯尼迪家族》 The Kennedys
年份:2011年
出品:Reelz
作为关于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肯尼迪家族的传记剧,它显得太过低调了。除了饰演罗伯·肯尼迪的巴里·佩珀艾美奖上获得一个迷你剧集最佳男演员奖外,这部本应受到更大关注的电视剧不幸成为最容易被人遗忘的一个。全剧投资3000万元,阿汤哥的妻子凯蒂·霍尔姆斯饰演杰奎琳·肯尼迪,大牌加盟,制作精良,涉及猪湾事件、古巴导弹危机、民权运动和两次遇刺事件,却因为题材过于敏感被美国多家电视网拒绝播出,最后被一个小台购得。或许也正是因为题材,该剧总有欲说还休的感觉,而用8集连续剧来讲述一个家族明显有点不够用,大概也只能像《刺杀肯尼迪》一样,给出了所有能够提供的事实,剩下的答案还需揣摩。
《特殊关系》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年份:2010
出品:HBO
一部在“基情”一词苗头正起时应运而生的政治基情片,讲述1997年-2000年这段时间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私人关系,一本正经地讲政治的同时又不忘调侃两人的亲密无间,甚至用“克林炖莱温斯鸡”事件为两人的关系加油添醋。你总能看见布莱尔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坚定地站在克林顿一边,不忘跟他抛媚眼,把自家媳妇丢在一旁。本片是“布莱尔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另外两部是《女王》和《交易》,“首相专业户”麦克·辛依旧出彩。
《是,大臣》Yes,Minister
年份:1980年
出品:BBC
英国BBC电视台在1980年-1984年制作的每集30分钟的英国政治情景喜剧,总共3季,讲述一位英国政府内阁大臣吉姆·哈克在白厅办公室执政经历,借此揶揄英国政治体制的各种弊端和黑幕。每一集几乎都以属下们一句“是,大臣”结尾,英式玩笑看似矜持,实则夸张且没心没肺,尽管制作年份已经是30年前,但这绝对是会让你笑得最厉害的政治喜剧。它获得过五个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撒切尔夫人还天天追着它看。
《是,首相》Yes,Prime Minister
年份:1986年
出品:BBC
接着《是,大臣》的剧情,内阁大臣吉姆·哈克干到了首相的位置,在唐宁街10号继续他的政治生涯,这部两季电视剧比《是,大臣》的搞笑成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每集的段子都是经典。比如谈论到首相电视讲话这一段——
马尔康:首相,您要戴眼镜吗?
  哈克:你觉得呢?
  马尔康:随您。戴上它,您看上去威严而果断。不戴它,您看上真诚而坦率。
  哈克:我想看上去威严又真诚。
  马尔康:只能选其一。
  哈克:我可以先不戴,开讲的时候再戴。
  马尔康:那会显得优柔寡断。
  哈克:哦,明白了。
  此时有人建议:那要不,戴单片眼镜?
《幕后危机》The Thick of it
年份:2005年
出品:BBC
再次包揽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大奖的政治喜剧,秉承着《是,大臣》系列的调侃精神,这一次讽刺面从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一直波及到布莱尔工党政府,主角是社会事务部的各位官员,新闻协调官、社会事务及国民管理部大臣以及特别顾问、资深顾问和中年小秘,手提拍摄方式让它别具一格,本片目前已经到第三集,美国人现在已经看上它并且扬言要翻拍啦!

规则改变Game Change(2012)

又名:选情告急(台) / 莎拉佩林的选战风云(港) / 改变游戏 / 打破规则 / 变局

上映日期:2012-03-10(美国)片长:118分钟

主演: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莎拉·保罗森 Sarah Paulson/朗·里维斯顿 Ron Livingston/彼特·麦尼科 Peter MacNicol/斯宾塞·加雷特 Spencer Garrett/杰米·谢尔丹 Jamey Sheridan

导演:杰伊·罗奇 Jay Roach编剧:Mark Halperin/丹尼·斯特朗 Danny Strong

规则改变相关影评

TV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