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开头,便被一部电影刷屏。
豆瓣评分目前9分,很多观众直言看哭了。
是亲情片感动哭了?是爱情片暖哭了?是恐怖片吓哭了?
都不是,它是一部科幻片。
想必你已经猜到了,没错,就是《头号玩家》。




先来看看影迷为什么会哭?


评论很明显,是激动而泣没错了。
而激动泪奔的原因也很明显,一位最会讲故事的导演,为全世界的游戏迷、动漫迷送上了一部视觉特效与故事完美融合的影片。


▲ 导演 斯皮尔伯格
电影中出现的游戏有《街头霸王》、《古墓丽影》、《守望先锋》、《真人快打》、《星际争霸》……
同时,也致敬了电影和动漫,如闪灵、星球大战、疯狂的麦克斯、蝙蝠侠、星际迷航、哥斯拉……


▲ 游戏街头霸王主角隆走在车流中




▲ 《守望先飞》猎空、《古墓丽影》劳拉


看着荧幕上那些曾经让我们着迷的游戏,仿佛瞬间穿越回了上世纪90年代。
当今世界,游戏和现实生活的界限早已模糊。
人们沉醉于吃鸡的乐趣、王者荣耀的快感,也乐于在社交软件中分享自己的战绩。
用纪录片看世界,今天让我们聊聊游戏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之处。
壹 | VR虚拟游戏
商业大作《头号玩家》将时间设定在2045年,现实世界衰退破败,人们沉迷于VR游戏的虚幻世界里寻求慰藉。
看完电影后,影迷或许都有点渴望能够活在“绿洲”的世界中。
但是我们距离“绿洲”一样的VR游戏还有多远呢?
纪录片《游戏愿景》或许能从一定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Discovery出品的第一部创新游戏主题的纪录片,它向我们“诉说”了游戏的历史,从而一窥游戏的未来。
最初的电子游戏形式是聚众打游戏机,人们在现实世界里玩虚拟游戏,游戏和人并没有完全融在一起。
而VR游戏的到来,完全开启了电子游戏的新纪元,玩家获得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快感。
不管在什么空间,大家都可以边沟通边打游戏,达到一种共享的体验。
目前在全球的虚拟现实市场中,三星、谷歌、Facebook、索尼都是领军人物,但是各家的VR产品都暂不成熟。


▲ 三星的Gear VR
有专家指出,虚拟现实产业或将在今年迎来2.0时代,PC和手机将不再成为VR头盔的标配。
拭目以待吧!或许绿洲的世界正在向我们一步步靠近呢!
贰 | 游戏界大佬和隐形人
从整个游戏产业的食物链来看,处于顶层的是平台提供商。
他们手握大把用户,决定了整个行业的规则,也对游戏拥有定价权。
微软、Sony、任天堂、EA、动视暴雪便是这样的大平台公司。


▲ 动视暴雪 代表作品:魔兽世界、守望先锋
很多人都在喊打破游戏垄断,但是平台厂商的垄断属于生态类型,也就是商业模式的垄断。
他们垄断了资源和游戏周边产品的同时,也威逼利诱了大规模打金工氪金。
打金工是游戏世界里的隐形人。
他们的工作内容是收集游戏里的金币,出售给玩家;

他们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6天,月薪却不超过300美元;

他们就像一个“活机器人”,坐在光线黑暗的屋子里,犯困的时候抽根烟继续“打怪”。


纪录片《Game Over》里,便记录了打金工这个职业。
他们打倒一个怪物,就会收到一些金币,或者是价值几千金币的物品。


但是,如果他们自己的角色死了,就会失去打到的所有金币,生产力就会暴跌。
这是个风险极高的行业,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赴汤蹈火。
按照打金工的话来说,因为游戏给了他们期待心理:
这就像赌博一样,获得一部分金币后就想要更多金币。
如果非要一个定位,那打金工可以被称为“职业游戏人”了。
叁 | 游戏玩家和角色认同感
有“职业游戏人”,必然有业余游戏爱好者。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和这个头衔是匹配的,只是每个人爱好的程度不同而已。
而那些熬夜团战的,是对游戏动了真情实感的。
对于他们来说,游戏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水溶于水,密不可分。
那么游戏是如何与玩家产生共鸣的呢?
心理学家瓦妮莎在纪录片《Game Over》中,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角色认同感。


▲ 心理学家:瓦妮莎
玩家在谈到“为什么能坚持玩一个游戏”的时候,坦言是因为自己爱上了游戏里的角色。
对游戏里的角色产生依赖感,就会保持对游戏源源不断的热情。
这一点和电影《头号玩家》中的情节很相似,都是玩家爱上了游戏角色。
DOCO君身边的游戏爱好者也曾这么表示:
游戏就像一个江湖,很容易投入感情,你玩的角色就是你自己,你遇到的也是活生生的人。

这个世界里,虽然都是线上陌生人,但是他们都会记得你。你今天没上线,他们会问你为什么没玩。
现实生活中,Cosplay也是角色认同感的一种体现方式。
在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游戏展览——东京电玩展上,就有很多玩家穿上喜欢的游戏角色的皮囊。


很多游戏迷沉迷Cosplay,或许就是因为在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不少人,也把游戏中的感情发展到线下,他们会相约见面,定时举办游戏分享会。
这时,难道还能说游戏是游戏、生活是生活吗?
肆 | 人人都是头号玩家
有人说,《头号玩家》是斯皮尔伯格写给全世界游戏迷的情书。
能写出如此深情的情书,证明了斯皮尔伯格身为游戏宅的专业。
72岁,拍了一辈子电影,题材触及多种类型,创作了一部部留名影史的作品。
现在还能给观众一部很燃很炸的世界流行游戏文化发展史,可谓是电影界的“头号玩家”了。
不同的领域都有“头号玩家”,很多纪录片也为大家呈现了这些人生赢家的世界。
《我乘独木舟去新西兰》中,澳大利亚探险家安德鲁·麦奥利独自驾驶皮划艇穿越澳大利亚至新西兰的塔斯曼海域,成为这个航行项目的第一个成功者。


▲ 安德鲁·麦奥利
《独居180天》中,诗人在冰天雪地中与自己的内心、灵魂相处6个月,见证着贝加尔湖的冬天。


《太阳能汽车环游世界》中,瑞士小伙自造太阳能出租车全球“拉客”,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都成为他的乘客。


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未尝不能看作是一种“游戏”。
不论是宅人还是现充(现实生活人生赢家),都在生活中不断挑战,从而获得满足感。
不论你对游戏的喜好程度有多高,其实都是在挑战另一种生活的可能,都是在“游戏人生”。


如今,人们已经很难瞬间打开或关闭现实生活和游戏世界的开关了,因为游戏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渗入人们的生活。
你认为宅人和现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你认为现实生活和游戏世界还有边界吗?
让我们现场面对面来聊聊吧!
「 DOCO热纪录 ·映像现场」VOL.6
宅男VS现充——游戏纪录片主题放映
🎮🎮��🎮🎮


「DOCO热纪录·映像现场」第6期会放映2部关于“游戏”的纪录片:《Game Over》和《独居180天》。




时间
2018.4.14(周六)19:00-22:00
地点
老书虫书店(三里屯路店)
(北京市朝阳区南三里屯路4号楼)
费用
50元/人(包含一杯免费酒水)
「DOCO热纪录·映像现场」第六期观影沙龙更多活动信息和报名信息请戳链接:
活动贴 |「 DOCO热纪录·映像现场 」第6期放映沙龙(戳我)
一起来打破次元壁,现场吃鸡,畅聊别样“游戏观”吧!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爱奇艺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咨询微信:docokun
官方APP:DOCO热纪录

独立游戏大电影Indie Game: The Movie(2012)

上映日期:2012-01-20(圣丹斯电影节)片长:94分钟

主演:乔纳森·布洛 / 菲尔·费斯 / 埃德蒙·麦克米伦 / 汤米·里弗内斯 / 

导演:丽萨尼·帕若 / 詹姆斯·史威斯基 / 

独立游戏大电影相关影评

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