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心里有两个想法:一,编剧真不是人干的活;二,把编剧这个工作当艺术家来定位是一件多么煞笔的想法。不过人也都是从年轻那会一路煞笔过来的,正常。

哥们我年轻时候也曾经想当一个编剧,不过也是实在忍受不了执导老师的各种意见干预,忍受不了自己所谓的奇思妙想被改得面目而选择还没有入行就放弃,干得远不如电影里的胡子哥和他小弟那么深入。不过编剧这活的身不由己也是知道一点点的。

其实我挺同意可可的认知:编剧就是一件服务性工作,是为公司和导演服务,是导演意志的执行者,你看电影圈又有几个纯编剧的外部人设是才华横溢的,除了哪种导演自己写本子的,把编剧定义为艺术创意者,这其实属于人生错位。

当然,有很多大导演,比如昆汀、盖里奇、诺兰,他们电影的艺术魅力和想象力的确来自自己编写的本子,只是问题是他们本来就是极小概率的存在,等你出名了,你想怎么写都可以,你在才刚入行还处在被支配的地位上,谈什么才华都是枉然,你说导演和公司需不需要你有才华?需要,他们需要的是你能把他们的想法准确表达出来的才华,你以自己的那些还没有被证实的才华来要求公司和甲方围着自己转,这是不现实的一厢情愿。

如果从纯故事构思的角度看,其实我觉得胡子哥说的有些道理:生活有些时候本来就是非合理化和非套路话的。一个阳光的人,头天还在和大家把酒言欢,第二天就自杀了;两男女见面看个电影,当晚就啪啪了,看似没有铺垫,看似叵测,但是细想一下有些接近生活本质的荒谬和无序本质存在,我记得有些电影这么演,很显深意,真的等你什么都铺垫好了,什么都“合理化”了,哪反而“不合理”了,它变成纯桥段组合游戏,失去了电影故事表现生活真实的生命力,太假,还有就是胡子哥说的:不好看,因为真正的生活不是这样的。我觉得昆汀的低俗小说就有点突然叵测的剧情突显,反而使电影很有嚼头。

不过还是那句话,你不是腕,你不能这么玩。当然,你是天才,后天机遇有好,天马行空玩出名了,也行,这是你的命,比如昆汀比如盖里奇,其实也有很多平庸的人,曾经有过天才的闪光,但现实不给你这个机会,你没有走出来,你也就是没有这个命。

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人,比如哪个马姗姗,她把什么都回避了,也就规避了一个伟大电影的所有闪光,比如可可,她比胡子哥现实,但也属于平庸之辈,因为越平庸的人越现实,她们起点低,眼光才不会看到那么高,但她们更适合常规操作,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行业的大部分都是常规操作,马珊珊和可可其,他们的平庸之才可以让她们在常规操作的范畴内闪躲腾挪,对于她们来说,就足够了。而胡子哥,因为没有跨越常规的条件,去到像昆汀哪个高度去展示他的才华,他就活得反而不如可可和马姗姗好,可和马属于适得其所,而胡子属于高低失调。

我觉得电影公司这么改剧本,属于毁才华的存在,但是电影剧本模式化和桥段合成化,也是没有办法的,它们可以保证剧本出产的效率最大化,因为都是商业操作,需要时间成本的,或者说现代电影公司的编剧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性质属性,我觉得胡子哥如果坚持下去不回家又能真正妥协放下,就是最后被变成一个能生产剧本标准件的庸人,不过这就是现实的残酷。能不能通过努力让外界普遍认可一个创意者的才华其实是一件有点像玄学的问题,不是只个人坚持不懈就能水到渠成的。你不能变成昆汀或盖里奇,就只有接受自己变成一个庸人,因为成为前者的概率很小很小,所以成为庸人是大概率事件,不过也正常,这个世界人绝大多数都是平庸的人,虽然他们身上曾经有过天才的闪光,比如胡子哥,但现实和时间不给他这个兑现自己天才的机会。他就接受自己的平庸,这就是命。

最后还有一个想法说,如果把想表达自己当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其实没必要死磕当编剧啊,或者说自己想怎么编本子都行,不指望它挣钱不就得了,自娱自乐又能满足自己不是不要那么拧巴的去找电影公司认同?所以,很多时候,关键的问题只是于不能兼顾。


银河写手(2023)

又名:Galaxy Writer

上映日期:2024-03-30(中国大陆)/2023-07-24(FIRST青年电影展)片长:104分钟

主演:宋木子 合文俊 李飞 李文茹 宋晓亮 张皓森 刘默然 祁又一 

导演:李阔,单丹丹

银河写手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