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写手》讲的是编剧的故事,编剧的故事要想讲好可不太容易,毕竟大多数时候,琐碎、平庸且备受折磨是编剧生活的常态,如果尊重现实,那就很难形成救猫咪的节拍器。

救猫咪的节拍器是编剧行业内部的宝典,当你不知道怎么写一部好看的商业电影的时候,只要遵循救猫咪的15个节拍原则,多多少少是可以交差的。而在《银河写手》里,主创巧妙的用三分钟讲述电影的短视频形式对救猫咪进行了清晰的讲解,不但是对自我创作的调侃,也是对网络上短视频加工的讽刺,很跳脱很好笑,也奠定了整部电影不按牌理出牌的基调。

其实,整部电影的故事主线并不复杂,讲了两个北漂的底层编剧,辛辛苦苦写了一部自己颇为满意的剧本,然后开启拉投资的历程。先是被京城老炮忽悠画饼,后来几经周折倒是把剧本卖给了知名的影业公司,结果开始了无尽地改剧本的日子,从春到冬,经历了四季,还是毫无进展。没有成功,没有逆袭,只能继续苦逼地做着乙方的工作。

作为文化内容工作的同行,虽然没有经历过编剧的坎坷,但是从我认识的编剧朋友身上感受过不少与电影中人物相似的处境,比如有一个姑娘从科班毕业后以编剧的身份入职了一家内容创业公司,到现在六年了,还没有作品问世,这一点与映后主创单丹丹导演的经历极为相似,她说自己北大中文系硕士毕业后,本来觉得自己做编剧是一种降维,结果现实给了她狠狠一闷棍,写了快十年本子,因为各种原因,至今一个剧本都没有被拍出来。后来她决定不管甲方喜欢什么,就要拍一部自己想拍的喜剧,于是就有了《银河写手》。这点也让我想到了另一位认识的编剧,同电影中的人物一样,因为无法忍受甲方对剧本无休止的改动,一气之下去写小说了,并且写得很成功,小说已经卖出了影视版权,也是我期待改编上映的一部作品,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曲线自救吧。

因为这种感同身受,所以,我在看《银河写手》的时候,会觉得它是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但是如果只停留在现实主义层面,那么作为喜剧来说,很容易陷入乏味和无趣之中,可是,《银河写手》舍弃了线性叙事和单一的类型风格,不按牌理出牌,使用了许多影视表达手法,试图用电影人的自我嘲讽不断地打破第四堵墙,给予观众不是沉浸式而是跳脱式的观影体验,应该说是很具有冒险性的,因为它用爆梗和变幻类型风格的方式推动现实主义故事线的进程,其实是非常考验整合能力的。

不过,还好,《银河写手》的冒险整体还是成功的,它很好的平衡了先锋性和商业性,用作为底层编剧打工人式的自嘲,写尽内容创作者的辛酸,也是让人共鸣了一把,同时,又通过各种影视拍摄手法,对行业本身也做了致敬,比如妆造和色调上致敬了姜文式的北京复古色彩;情节的衔接用了默剧的转场形式等等。

另外,电影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内部梗,比如住在丰台的张了一和孙谈被调侃搞电影怎么能够不住在影视行业的“宇宙中心”常营;而搬了家的两人找到了一家常驻咖啡馆当成“办公”地点,而且里面每天都迎来送往许多谈合作的人;还有张了一作为诺兰粉丝在电影节抢票并建群出票的桥段等等,都是极度还原了影视从业者和影迷的真实状况。

应该说整部电影通过不断地爆梗,撑起了喜剧的外衣,也消解了每个内容创作者最能感受到的自我骄傲与客观现实之间不断落差的五味陈杂,我尤其喜欢张了一这个人物在自我坚持与不得不妥协之间的反复横跳,最终落脚为:有时候,人物没有成长也是一种成长,做自己吧。我想这与主创团队们自身的心态极为吻合,不是那种初出茅庐时自以为是的对抗,也不是历经沧桑后的随波逐流,而是一种成熟的坚持。

这种成熟的坚持其实恰恰也是一种成长,是历经挫折,认清现实,还保留理想的纯粹,是身为蝼蚁,也可以仰望银河的勇气。

而正是这种坚持让主创们冒险自己投资做出了《银河写手》,就像反复横跳的张了一,他受不了无尽的改稿,也认清自己的问题,本来准备离开北京的时候又杀了一个回马枪,而电影最终更是以一种略显荒诞的科幻手法完成了张了一的价值表达,非常的脑洞大开,也在传统的对抗之外,为故事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结尾。


银河写手(2023)

又名:Galaxy Writer

上映日期:2024-03-30(中国大陆)/2023-07-24(FIRST青年电影展)片长:104分钟

主演:宋木子 / 合文俊 / 李飞 / 李文茹 / 宋晓亮 / 张皓森 / 刘默然 / 祁又一 / 

导演:李阔 / 单丹丹 / 

银河写手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