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的電影對我有一種很神奇的效果:通常看完第一遍,除了一些個驚世駭俗的鏡頭,我完全記不起電影說了什麼,但是感到腦殼發脹似乎有很多念頭要噴薄而出;而當再看第二、第三遍,逐漸看明白時卻又不知從何說起了。第一遍看《河流》我只記住了片中小康(李康生飾)的歪脖子病,這老讓我想起小時候家門前有顆樹,附近的小屁孩兒們老愛踩著它往更高的樹上摘果子,慢慢的那樹就長歪了,之後更是成為一撥又一撥小孩肆意玩耍的平臺。

還有與“歪”相對的是蔡明亮直勾勾的鏡頭,總像一雙饑渴的眼睛,貪婪的窺視戲中人的一舉一動。蔡明亮喜歡運用大段大段長鏡頭去拍攝一些生活的細枝末節,例如片中拍攝小康父親撒尿的時間足以讓觀眾也去上一次廁所。不得不讓人想起那句著名的“鏡頭時間等於現實時間”,而蔡明亮用自己兩部作品《臉》跟《你那邊幾點》向之致敬的特呂弗,正是這句名言的創造者,長鏡頭理論之父-安德列.巴贊的養子。巴贊在《攝影影像的本體論》中寫到“電影藝術所具有的原始特徵是紀實”,而蔡明亮更是將這種“紀實性”發揮到了極致,他真實的還原了小康一家人一段時間內的生活動向,卻不給出任何明顯的線索留以觀眾揣測他們的過往。砍掉所有一般意義上“對劇情起不到推動作用”的長鏡頭,這部兩個鐘頭的電影大概只剩四分之一。

而直到第三遍看完《河流》,我不禁驚呼,這是一部偉大的同性戀電影!反觀大多數研究同性戀心理或現象的著作,相比之下顯得何其虛偽。他們往往預設立場,將同性戀作為一種心理或生理問題來研究。而片中小康父親(苗天飾)其實是大多數同性戀者的真實寫照,他們在世俗的壓迫下選擇壓抑自己,碌碌無為卻從不傷害他人。其實作為一個父親他還算是稱職的,在兒子小康突頑疾時帶著他四處奔走求醫;而後來在三溫暖裡發生父子亂倫的悲劇,顯然更應該歸咎於社會將同性戀者逼到了無路可走的黑暗死角。小康父親選擇扭曲自己本性娶妻生子,結果只是讓小康和小康母親(陸奕靜飾)陷入更大的悲劇和扭曲。小康歪掉的,不是他的性向,而是本該屬於他的健康的家庭環境。他就像我記憶中的那顆歪脖子樹,被無數狹隘的異性戀者踩著脖子畸形生長。

自古以來水被視為迎來送往的媒介,嬰兒伴水出生,死者經過奈河通往下世。影片名為《河流》,蔡明亮卻並沒有涉及過去,更不打算明示未來。片末小康依然沒有康復,歪著脖子走向陽臺望遠方,明亮的結尾不代表坦蕩的明天。然而這部片又是一條真實的生活的河。與小康偶然重逢還與之發生關係的姑娘(陳湘琪飾);在河邊拍戲慫恿小康下水的導演(許鞍華飾);小康父親在三溫暖裡勾搭上的年輕男子(陳昭榮飾);小康母親的情人……這些人物與小康一家三口分別有或深或淺的交往,卻都沒有來歷、不知去向。正如生命裡來了又去的那些過客,最終只剩下自己,視之為人際的疏離和無奈吧。

蔡明亮始終對水有很深的情結。給小康帶來惡疾的一汪髒水,為無名導演提供了拍攝腐屍鏡頭的場地。入侵小康父親的房間漏水,讓本來就伶仃的老人更顯落魄和無奈,也促使小康母親在片中唯一一次踏足那個房間。而小康母親數次咕嘟咕嘟往嘴裡大口灌的白開水,又好像成瞭解慰寂寞的靈藥。片中另外一個重要的意向是房子,本該一家人溫馨相處的住處,不知由於父親的性向或是母親的出軌,分隔成三個人的牢籠;又偏偏在瓢潑大雨時破陋,當這個唯一可供這一家人從社會生活中喘氣歇息的庇護所都瀕臨破敗,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可以說蔡明亮的電影裡始終藏著某種危機意識,(他的另一部電影《洞》中,同樣出現屋漏),水和房子,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卻隨時可以改變,是好是壞,人都只能被動承受。所以每每聽人津津樂道蔡明亮電影中的感官刺激,我覺得他的電影更像是揭露人類一場躲不掉的生存性惡疾。

2011

河流(1997)

又名:The River / La rivière

上映日期:1997-08-27片长:115分钟

主演:李康生 Kang-sheng Lee/苗天 Tien Miao/陆弈静 Yi-Ching Lu/陈昭荣 Aaron Chen/陈湘琪 Shiang-chyi Chen/许鞍华 Ann Hui

导演:蔡明亮 Tsai Ming-liang编剧:蔡明亮 Tsai Ming-liang/杨壁莹 Pi-ying Yang/蔡逸君 Yi-chun Tsai

河流相关影评

仒
基拉
基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