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电影中心2号院的屏幕,中间偏左的位置有一道不起眼的黑色细纹,不知是污渍还是划痕。
你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注意到这道细纹,因此而困惑、失望。但屏幕仍在不断闪动,你更有可能迅速忽略它,转瞬忘记它的存在,且基本不会影响观影体验。
在东亚视角的世界地图中,那道黑色细纹所对应的位置,差不多就是黎巴嫩。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圣经时代里流着奶和蜜的土地,在如今的世界岛上,就是如此一道细小的划痕。
如何让大屏幕前的数十亿世界观众,愿意长久正视这道划痕,是黎巴嫩女导演Nadine Labaki一直思考的问题。
镜子内外的两个Zain
她的新片《迦百农》,实际上讲述了戏里戏外两个12岁小男孩的故事。
两个小男孩都叫Zain,一个是现实中流落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之子,另一个生长在影片中的黎巴嫩底层家庭。
现实中的难民之子Zain,2004年出生于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在他7岁的时候,德拉爆发针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大规模抗议,并迅速升级为抗议者与政府军的直接冲突。第二年,一场内战在此爆发,反抗军与政府军之间的持续交战,彻底摧毁了Zain的家乡。
这一年,Zain的父母带着8岁的他逃往黎巴嫩,他也因此与超过80万同胞一道,沦为困居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
一个经历过内战与逃亡,作为难民流离在异国他乡的男孩,显然不屑于向局外人解释自己经受的苦难,一切都写在他的身上和脸上。
影片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你不能指望儿童演员能传达出你灌输给他的东西,除非这种东西就在他的心里”。
难民之子Zain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瘦弱身躯,撑着桀骜不驯的脑袋,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无所谓和对世界的不信任。
这一切都恰到好处地反映在了影片中黎巴嫩少年Zain的身上。现实境遇的近似,让他就像在扮演镜子中的自己。
影片中的Zain与父母对簿公堂,指控他们让自己来到人世,却只给了他无尽的苦难。后面的所有情节,就像是Zain对自己父母犯罪事实的陈述,也对存在于黎巴嫩的社会性苦难进行了深刻展示。
影片中Zain对父母最深刻的怨恨,来自于他妹妹的遭遇。
11岁的妹妹是Zain最亲近的人。妹妹月经初潮后,他先是打湿自己的衣服充当卫生用品,再去自己打工的杂货店偷来卫生巾,还不忘叮嘱妹妹严格保守秘密。因为他清楚,对父母来说,已经“开花结果”的妹妹,就是一件可以出售给其他男性的商品。
但是,对他们来说,苦难在发生前就是既成事实,预料中的坏事只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妹妹很快就被卖给杂货店里的猥琐青年,成了街区里又一个11岁的女童新娘,不久后死于难产。Zain也因为替妹妹复仇而身陷囹圄。
影片里的剧情,原本随时可能发生在现实中的Zain身上。但这个幸运的男孩,在出演这部影片后,不仅随导演参加戛纳影展,接受全世界观众的掌声和欢呼,还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家人。现在,他们全家已经通过合法渠道移民挪威,抵达了电影中叙利亚难民向往的“天堂”,将自己人生的游戏难度从“Hell”一举降低至“Easy”。
比较两个Zain的不同境遇,谁才是个例,谁又是普遍现象,其实不言自明。在现实与虚构间,造物主又开了一个悲凉的玩笑。
苦难没有底线
本片英文名是《Capernaum》(迦百农)。虽然迦百农不在黎巴嫩,也不是影片故事的发生地,但却象征着一块土地的兴衰。
在古老的圣经时代,迦百农与现今的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曾经被赋予了太多美好的称号,它们是“流着奶和蜜的土地”,是孕育文明的“新月沃土”,是人类先民的庇护所。
圣经新约中,迦百农俨然是神的殿堂,耶稣基督以这座湖边小城为传道中心,屡次显示神迹,为当地人治病、驱鬼,他的十二门徒在这里选定。
2000年过去了,沃土被黄沙遮蔽,奶和蜜渗入其中不复踪影,耶稣基督走遍了世界,却没有出现在迦百农。
现在的迦百农,有无法照顾孩子的家庭,更有无法照顾家庭的城市,和无法照顾人民的国家。
对一位当代电影导演而言,把苦难以技术化、工业化的方式展现给遥远的局外人,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他们可以依赖道具师、化妆师制造的感官刺激,也可以学习成熟的煽情套路。
但是,如此制造出的苦难是通俗的、扁平的,缺乏足够持久的说服力。
因此,多数电影在讲述苦难时,会极尽所能,让观众觉得戏中人正经历世间苦难之最。但是人世间的食物链远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要长,以至于我们永远摸不到苦难的底线。《迦百农》恰恰展现出了这种苦难的层次。
深处黎巴嫩社会底层的Zain,在离家出走后,还遇到了一个来自埃塞尔比亚的女工。女工失去了原本的帮佣工作,也失去了在黎巴嫩的合法居留身份,只能打黑工筹钱,以期从黑市中重新买回合法身份。同时,她还要抚养自己非婚生的孩子。
女工被当局拘捕后,Zain又碰到了一个小女孩,她是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已经筹到几百美金交给蛇头,希望能够偷渡去天堂般的北欧国家。
但是天真的女孩肯定无从想象,天堂般的北欧究竟有多么遥远。蛇头即将派出的小船,能否撑过地中海的风浪,还是一个未知数。
外籍帮佣和难民尚且有能力逃离自己的国家,而他们的绝大多数同胞,却只能困守更加艰苦的祖国。这是影片的留白,也是现实的伤口。
本文首发于“橙新闻”

何以为家كفرناحوم(2018)

又名:迦百农 / 星仔打官司(港) / 我想有个家(台) / Cafarnaúm / Capernaum / Capharnaüm

上映日期:2019-04-29(中国大陆) / 2018-05-17(戛纳电影节) / 2018-09-20(黎巴嫩)片长:126分钟

主演:赞恩·阿尔·拉菲亚 / 约丹诺斯·希费罗 / 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 / 卡萨尔·艾尔·哈达德 / 法迪·尤瑟夫 / 海塔·塞德拉·伊扎姆 / 阿拉·乔什涅 / 娜丁·拉巴基 / 埃利亚斯·库利 / 努尔·艾尔·侯赛尼 / 

导演:娜丁·拉巴基 / 编剧:娜丁·拉巴基 Nadine Labaki/吉哈德·霍加里 Jihad Hojeily/米歇尔·凯斯沃尼 Michelle Keserwany/乔治斯·哈巴兹 Georges Khabbaz/哈立德·穆扎纳 Khaled Mouzanar

何以为家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