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以往的观影经验,我们不难发现,长久以来,电影的叙事模式总是充斥着英雄和大人物的故事,女性只是作为英雄“救美”的配角或满足人们观看欲的对象参与其中。这让我不禁想问,有没有颠倒过来,以女性作为故事主题,女人是主角的电影呢?穆尔维在《电影、女性主义和先锋》中说,“在近几十年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妇女的政治意识已经批判性地转向了电影方面。电影已经拥有了可以从女性主义视点加以分析的为时不长的历史。”一些导演开始从女性的角度出发进行电影创作,于是出现了女性主义电影流派。


什么样的电影才算是女性主义电影?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狭义上来说,女性主义电影是以女性观点来阐释有关女性议题的电影,广义上它可以是女导演拍摄的,不一定是女性议题的电影;也可以是男导演所拍摄的,但是探讨女性活动、女性题材的电影。这个定义就使它的范围扩大了不少。随着女性主义这个议题影响的加深,许多导演都试图运用媒介符号来书写女性形象。国内也有不少作品或多或少地带着女性主义的元素,譬如近几年大家熟悉的《画皮》、《花木兰》,又比如李安导演拍摄的《色戒》。然而它们又不能算是纯粹的女性主义电影,其中塑造的虽然都是一些反常规、反传统,桀骜不驯、执着追求的女性形象,但在故事的结局她们往往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花木兰代父从军脱离了传统意义的封建社会女子形象,但最后平安归来却仍旧回归了传统,伺俸父母相夫教子。这些电影都难以摆脱根深蒂固的社会价值下的男权思想。女性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之一,简•坎皮恩1993年拍摄的这部《钢琴课》深深打动了我。有人把它称作堪称完美的女性主义电影,我想原因就在于,它真正跳脱开了电影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实现了女性的自我解放。对于一个理论基础并不丰富的人,也可以感受到其中浓厚的女性关怀。


《钢琴课》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19世纪中叶,生活在苏格兰的哑女艾达因家人所迫带着私生女弗洛拉,漂洋过海远嫁给新西兰地主斯图尔特。斯图尔特不怎么热情地迎接了母女二人,安排雇工将她们的行李搬运回家,但他拒绝了艾达搬运她的钢琴的请求。钢琴被斯图尔特没有文化的房地产管理员贝恩斯留下。钢琴是艾达的知音,斯图尔特的市侩和粗鄙让艾达感到与这里的生活格格不入,为了寻回钢琴,她同意了贝恩斯让她每天上门演奏的要求。其实贝恩斯并无心品味音乐,他喜欢的是艾达,随着他们一次次的接触,两人的关系越发亲密。
发现妻子偷情的斯图尔特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他对艾达进行了三番五次的阻扰,试图强占她,但都未能成功。他用木条将房子封锁,将艾达困在屋子里阻止他们的会面。得知了贝恩斯即将离去消息的艾达将一个琴键作为爱情信物,托弗洛拉赠给贝恩斯。但弗洛拉将它交给了斯图尔特。
怒火中烧的斯图尔特大发雷霆,抓住艾达并砍掉了她的一个手指。失去了手指的艾达并没有屈服,反而变得更加决绝。终于在艾达的坚忍不屈下,斯图尔特选择让他们离开。在船上,艾达要求将陪伴她多年的钢琴投入水中,她自己也随着套在脚上的绳子一起跌落水。就在艾达沉入海中快要窒息的时候,她挣脱绳子选择了重生。终于,他们在新的地方安居。艾达带上了金属手指继续教人弹琴,并且开始学习说话。她与贝恩斯也甜蜜地生活下去。艾达说,她常常梦见那架沉睡在海底的钢琴,而她浮在钢琴的上面……


作为一部由女导演拍摄的女性主义电影,《钢琴课》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为观众叙述了这个故事。与普通的电影相比,《钢琴课》有几大特色。
首先,它的节奏显得缓慢,影片的前2/3部分都处在平缓的气氛中,重要的剧情转变几乎都是在后1/3完成的。这似乎违背了电影制作的一大原则。商业电影总是试图在故事的开头就设置悬念或展开矛盾,引起观众观看的兴趣。而《钢琴课》并不急于讨好观众,在观看这部片子还未到一半的时候,我几乎想放弃这部电影,但它似乎毫不在意,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着。这显然是成功的,漫长的铺垫到结尾带给人的是更加深远的震撼。
其次,它大量地通过音乐来代替语言表达情绪。台词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钢琴课》中女主人公艾达被设定成了一名哑女,这就几乎自行拒绝了语言叙述故事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功能。琴声成为了艾达表达自我的渠道,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艾达弹奏的钢琴曲也在不断改变着。
此外,如果观众敏感细心的话就会发现,简•坎皮恩十分善于将她所设定的人物和场景符号化。每一个人物都有他的角色意义,如艾达的小女儿弗洛拉是她的声音在现实中的延伸,她常常道出艾达内心的想法。而同时她又是艾达人格分裂的另一部分,是艾达追求自由摆脱束缚的对立面。当弗洛拉插上天使翅膀时,她开始阻止艾达和贝恩斯来往,并通报斯图尔特艾达的行动,导致斯图尔特对艾达施暴。此时的弗洛拉变成了道德约束的魔鬼。场景的设置也别具匠心。全片将故事设置在一个幽闭荒芜的海岛上,也是为了让一切都沉淀下来,运用沉默音符去雕琢古典时代那种含蓄而奔放、浪漫而残酷的不灭情怀。

简•坎皮恩的《钢琴课》讲述了一个女人从自我话语的被阉割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反抗,从技巧和感情上来说都已经足够丰满了。它的伟大之处在于,真正做到了完全以女性的生存视角来看待女性的生存现状。《钢琴课》与体现男权话语下的女性现状,提示男权秩序的不可颠覆与女性命运的注定悲剧的许多女性主义电影不同,简•坎皮恩敢于真正地挑战权威,发出真正的女性话语。
然而在由衷赞叹之余我仍有一个疑惑,即影片中艾达的自我解放表面上是通过自我来完成,实际上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斯图尔特的宽容和贝恩斯的爱。如果艾达没有遇上真心爱她,愿意保护她,带她远走高飞的贝恩斯;如果不是先前残暴的斯图尔特在最后关头转变了意志,艾达还能够顺利地实现独立,找到自我吗?也许可以说是意志,艾达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身上散发出的独立坚定的女性特质打动了他们,但也许这个解释还不够完满。我赞同恩格斯所说的:“女性的解放才是人类的解放。”然而女性如何真正地依靠自我来获得解放?我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这一天总会到来。

钢琴课The Piano(1993)

又名:钢琴别恋(港) / 钢琴师和她的情人(台) / 奇情孽恋 / Piano

上映日期:1993-05-17(戛纳电影节) / 1993-05-19(法国) / 1993-08-05(澳大利亚)片长:121分钟

主演:霍利·亨特 / 哈威·凯特尔 / 山姆·尼尔 / 安娜·帕奎因 / 克利夫·柯蒂斯 / 克里·沃克 / 吉娜维夫·莱蒙 / 伊恩·穆内 / 佩特·史密斯 / 布鲁克·奥佩斯 / 罗丝·麦克莱弗 / 

导演:简·坎皮恩 / 编剧:简·坎皮恩 Jane Campion

钢琴课相关影评

粹耔
粹耔 •
E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