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丈夫死后家里不愿继续支持她,于是把她交易给遥远殖民地的一个男性,一个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男性。

影片从她下船的那刻起就开始具备极强的性别意识:女人和女孩被男人抬起走上沙滩,然后男人就哄笑一片,围成一圈撒尿,女人和女孩站在旁边无所适从。对这些男人而言,女人和女孩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没有人在意她们哪怕跟她们说句话。她们是被抛弃的人。

毫无疑问,她的婚姻生活不会好到哪里去。影片对她丈夫的刻画展示了一个小气、算计的男性商人形象,指望在殖民地能挖到金。他又非常懦弱(比如看到他妻子与其他男人上床时什么也不敢做),同时在女人面前却又急切地表现自己的男性气概(比如呵斥小女孩亲树的行为,以及让她清洗被触摸过的树木。当然,最极致的表现是拿着斧头回家砍掉妻子的手指头。)

他需要一个女人,但又瞧不起当地的毛利人,于是只能从旧大陆娶一个。这位男性在见到她之前就知道自己的妻子不能说话,他之所以要一个带着孩子的哑女人,无非是为了便宜。

被扔到如此处境的女性没有任何选择,她唯一的筹码是她的身体,钢琴是她与男性世界之间的介质,通过钢琴,男性窥视她,抚摸她,占有她。她也深知自己有的唯有身体,所以同意了这笔性交易。为了得到一点她想要的东西,她能用的也只有身体——想要丈夫一点点拆除钉在门窗上的木条,用身体;希望获得跟另一位男性表白的机会,用身体。

在整个故事里钢琴重要吗?某种程度上说是钢琴给她的生活带来转机,但事实这么简单吗?这远不是一个温情脉脉地爱情故事,为什么她要把钢琴扔进海里?为什么让自己和钢琴一起葬身大海?因为只有死亡能带给她一丁点的自由,这是她唯一的对自己人生的控制。

影片里小女孩的角色也很有意思,她从与母亲极其亲近,到发现母亲与另一位男性有染后转向支持继父,恰好又展示了控制女性的另一股力量。在男权社会里,女性先开始属于丈夫,然后属于孩子和丈夫,她无法自由处置自己的身体,一旦她这么做,就会引来双方的攻击。那个小女孩的转变,恰恰是男权主义如何从小开始腐蚀人心的明证。

故事的发生地点是新西兰的一座岛屿,影片给了当地毛利人不少镜头,这又是一个有趣的对比。毛利人,无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不用服装限制自己的身体,自由快乐,对这群白人总是哄笑,其中甚至有一个毛利男同性恋角色,他显得极为自由。对比之下,那群白人殖民者的社会充满了虚伪、丑恶和偏见,他们喜欢将人分类,将人放进一个模板里,不合适的人就是“怪胎”。他们甚至已经不具备欣赏美的能力,比如那位英国女性在撒尿后对女主角钢琴曲的评价,而被视为野蛮人的毛利人却能体会这些。影片最后毛利女人的歌声动人之极。

在这个维度上,女主角不可避免地分享了白人的这股傲慢,她说乔治没有教养、不识字、什么也不会,我不太相信她能彻底转变这种观念,毕竟之前那么多年的社会控制在那里。

真心希望影片就停在她葬身大海的那一刻,但导演似乎无法狠下心这样对待观众,于是还是给了一个happy ending,但因为这样就无法说服自己了,于是最后又加上一段海底坟墓的自白。

现实是,在这样的男权社会里,无论任何女性都绝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和对自己的控制权。它损害的也不仅是女性,而是女孩甚至是其中的男人。谁说她那位丈夫不也是一个可怜虫呢?

钢琴课The Piano(1993)

又名:钢琴别恋(港) / 钢琴师和她的情人(台) / 奇情孽恋 / Piano

上映日期:1993-05-17(戛纳电影节) / 1993-05-19(法国) / 1993-08-05(澳大利亚)片长:121分钟

主演:霍利·亨特 / 哈威·凯特尔 / 山姆·尼尔 / 安娜·帕奎因 / 克利夫·柯蒂斯 / 克里·沃克 / 吉娜维夫·莱蒙 / 伊恩·穆内 / 佩特·史密斯 / 布鲁克·奥佩斯 / 罗丝·麦克莱弗 / 

导演:简·坎皮恩 / 编剧:简·坎皮恩 Jane Campion

钢琴课相关影评

粹耔
粹耔 •
E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