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和家人用新买的智能电视看了这两部父母年轻时的“大片”,果然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不得不说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是抗战题材,前南斯拉夫的电影要比我们的影片优秀精彩许多。

在我看来,这两部影片充满了人性的关怀。相比而言,感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要比《桥》在内容上更加饱满丰富,当然这两部电影都是经典之作。

《桥》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名工程师,他不了解战争也不关心战争,他只是不想让自己呕心沥血设计建造的大桥毁于战争。其实他代表的正是战争的大多数——那些无辜的人们,只是战争之中我们都无法袖手旁观,无论你愿不愿意,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卷入其中,这正是战争残酷的真相。我猜到了工程师的结局:与大桥生死与共、同归于尽,也许对于他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当然还有其他的角色也都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老虎成熟老练,扎瓦多尼开朗乐观,狄希沉默寡做事仔细,还有年轻气盛的班比诺,老游击队员曼纳,与他们一起作战的女人等等,他们有的在战争中牺牲,有的坚持到了最后,不管怎样,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同样向我们展示了游击队员们的英勇无畏与儿女情长,就像是老钟表匠劝说女儿学会保护自己与耐心等待,面对女儿与其他游击队员的遗体在人群中第一个走了出来,还有最后为了保护瓦尔特英勇赴义都叫人心生敬佩。

同时,电影中的反面角色也值得称赞,例如《桥》中猫头鹰的角色,影片并没有把反面人物刻画的多么丑陋,像国产红色电影一样恨不得贴上坏人的标签,这部影片甚至会让我们去揣摩到底谁是奸细。另外一个细节是猫头鹰对首领说为了赢得游击队员的信任而牺牲了警卫队队员的性命而感到可惜。同样还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认领遗体的那段戏,当所有人勇敢地向前迈步之后,德国军官们并没有按计划将他们打死,而是放下武器,选择离开。这不禁让人觉得任何反面角色其实也都有做人的底线,这与敌我无关,而是最基本的人性使然。这样的电影会让人感觉更真实更有代入感。

总而言之,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没有像我们一样把电影制作成宣传思想与倡导意识形态的工具,而是努力去创作一部真正的、饱满而有内涵的战争影片。这是对艺术最基本的尊重,这也是一部电影能够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还有《桥》中那首贯穿始终如今已经脍炙人口的“啊朋友再见”、《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最后的那句台词“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也随着电影一起,成为了一代经典。

向经典致敬,向艺术致敬,向和平致敬。

桥Мост(1969)

又名:Most / Savage Bridge

上映日期:1969-07-14(南斯拉夫)片长:105分钟

主演: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Velimir 'Bata' Zivojinovic/Slobodan Perovic/鲍里斯·德沃尔尼克 Boris Dvornik

导演:哈·克尔瓦瓦茨 Hajrudin Krvavac编剧:Djordje Lebovic/Predrag Golubovic

桥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