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当地时间22日晚上10点45分,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在贝尔格莱德圣萨瓦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3岁。消息传来,人们无不为这位对世界电影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电影大师的逝去而感到悲痛。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就像是塞尔维亚的阳光,不仅将独立、追求自由的塞尔维亚精神散播全世界,还启发着中国改革开放一代人对于另外一个欧洲、另外一种社会主义电影美学的感性认识。

1933年,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出生于塞尔维亚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受教于诺伏萨德戏剧学校和格莱德戏剧、电影、音乐学院,后从事话剧工作,此后逐步跨入影坛。八年的表演艺术熏陶与木匠、油漆工的生活,奠定了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艺术创作的基础,不仅三度斩获南斯拉夫最佳男演员奖,还于2016年在贝尔格莱德国际电影节上荣获“终身成就奖”。如果你想不起来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是谁,那么说出《桥》中“老虎队长”、《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瓦尔特”,恐怕你会恍然大悟。

在上世纪70年代,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电影,可以像南斯拉夫电影让中国家喻户晓,引起轰动。随着《桥》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热映,“老虎”、“瓦尔特”成了巴塔·日沃伊诺维奇的代名词。当然,如果将其置于当时的时代,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符号。片中,巴塔·日沃伊诺维奇那游击队的人物形象,代表了一种正义与非正义的斗阵,代表了民族独自,追求自由的勇气和毅力。正如《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一位被革职的德国上校所言:“我一到萨拉热窝就开始寻找瓦尔特,当我要走时才知道瓦尔特是谁”,他“就是这座城市!她,就是瓦尔特!”

如果说1950年代至1960 年代的《南征北战》、《地雷战》和《地道战》,乃至1970年代的样板戏是“大陆电影在对历史以及战争认知上的偏狭传统”的话,那么《桥》的出现,则是一次“绝地反击”——带给中国观众新的审美、文化,并打开思维。也就是说,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这一“老虎”身份,在自己队伍里都是“好人”与“坏人”正反人物形象塑造,达到了真实可信,都在极尽可能“真实”的历史语境中,让观众感受到了现实战争的残酷与追求独立的理念。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老虎”与“瓦尔特”的身份,引起了中国思想艺术的启蒙,毕竟它影响了陈凯歌、田壮壮这样的“大院子弟”的思想和艺术表达。

“啊,朋友再见”的魔性般的歌声,成了70后与40后50后60后一起抹不掉的集体记忆,在80后那段时光之后每一时代的人对于历史和集体的记忆更加趋向不同。那些出身草根阶层的文艺青年,通过“内参片”与露天电影的形式,直接吸收来自国外的文化与思想的洗礼,接受社会主义电影美学,乃至最后成为70后的精神食粮场域。然而,相对于国内影迷喜欢“老虎”,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也极其的喜欢中国,这仿佛是一种接受与反馈式的“交易”。

记得《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在遇难时对露丝说的一句话:“要活下去,活到90岁,儿孙满堂,然后死在温暖的床上。”我想,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不止活到90岁,因为他的传奇故事,他的艺术魅力,一直停留在历史中,让人永远怀念。

还记得,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说过,“我们这些演员要演那些真人真事,就必须由老的真正战士帮助我们提高这些英雄气质。”或许,这就是巴塔·日沃伊诺维奇留给我们的财富。(发于《京华时报》)

桥Мост(1969)

又名:Most / Savage Bridge

上映日期:1969-07-14(南斯拉夫)片长:105分钟

主演: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 斯洛博丹·佩罗维奇 / 鲍里斯·德沃尔尼克 / 雷利亚·巴希奇 / 希比娜·米亚托维奇 / Boro Begovic / 伊万·严尼奇耶维奇 / Igor Galo / Wilhelm Koch-Hooge / 汉约·哈塞 / 约万·米利切维奇 / Dusan Janicijevic / 德米特·比滕茨 / Maks Furijan / Milja Vujanovic / Veljko Mandic / Slobodan Velimirovic / Minja Vojvodic / 

导演: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 / 编剧:Djordje Lebovic/Predrag Golubovic

桥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