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网上搜索整合了完整版,仅供参考

《但是还有书籍:1 书海编舟记》

编辑、译者,一群隐身于书背后的人。他们穿梭于字里行间,钻研着逗号句号的学问;他们以敏锐的眼光,探寻文学的矿脉;他们以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语言的桥梁,摆渡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编织着航行于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洲。

朱岳 后浪出版公司 文学部 主编

朱岳,豆瓣秃顶会会长,小说家。他的作品荒诞不经,充满奇思妙想——手指被切除后安上面条的女朋友、胸腔里长有小型影院的“默片人”、靠阅读文学作品提高战斗力的刀客。相对于精神世界的丰饶,他的现实世界就有些......枯燥。

本科法律,做过三年律师的朱岳,却在一次应聘出版社法务的时候,稀里糊涂地做了编辑。

在朱岳看来,写小说是当上帝,做编辑是当杂役。长期以来,他都以写小说为志业,而只把编辑当做糊口的手段。这样茫然颓丧的工作状态持续了近十年,直到朱岳遇到一本书——《寂寞的游戏》。

袁哲生,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台湾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擅长以孩童般纯真的双眼去捕捉人类的孤独、生存困境,与潜藏人们心底的沉郁情感。但在大陆,他却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朱岳觉得,这样的好作品,应该被更多人看到。(《送行》)

尽管屡屡受挫,朱岳和同事们没有放弃努力。终于,这本书凭其生命力,获得了媒体推介,赢得了众多读者,并获得了2017年“新京报·腾讯年度十大好书”等多个奖项。

《寂寞的游戏》的成功,让朱岳对华语文学的出版有了信心。此后,他更多地投入到对华语文学的阅读,挖掘那些不为大陆读者所知的好作品。马来西亚华裔作家黄锦树、中国台湾作家黄国峻和童伟格等一批华语作家的作品,由此破土而出。

这些华语文学作品,无论是在语言、叙事手法上还是思想深度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准。朱岳认为,华语文学已经发生了一场爆炸,却因为处于大陆以外相对边缘的地带,几近无声。而他们要做的,便是通过出版和推广这些作品,调整华语文学的经纬度,让华语文学的爆炸能波及更广,获得更多的读者。

相较于文学价值已经被肯定的华语文学作品,让朱岳更为“头秃”的是本土原创文学的新生力量。这些在业余坚持纯文学写作,但无论在市场上还是体制内都没有得到肯定的新人作家,被朱岳称为“野生作者”。

他们的作品另类、边缘,或许尚不成熟,但已显现出巨大的潜力。朱岳希望通过挖掘和培养这些新人,为本土文学输送新鲜血液和更为多元的力量。但想让相对小众的纯文学作品,在浩瀚的书海中杀出一条血路,并非易事,这让朱岳常常陷入一种深深的忧虑。

尽管现实常常让朱岳充满沮丧、精神恍惚,但在骨子里,他还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主义。从不遗余力地挖掘新作品,到不择手段地推销书,他希望以好作品,来抵抗语言和文化的劣化,也努力让纯文学在商业上能够运转下去。

2018年年底,朱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相信文学的未来,不会是鲁尔福笔下铁板一样的土地,而将是一块肥沃、丰饶的土地。

在被一些人视为夕阳产业的出版业,仍有无数像朱岳一样的编辑,坚守着文化的阵地、编织着思想的载体。从一字一句地校阅,到挖掘优秀作品,他们的工作琐碎繁杂,却意义非凡。

俞国林 中华书局 学术著作出版中心 主任

在被称为“板凳一坐一辈子冷”的古籍整理编辑岗位上,俞国林已经工作了十八个年头。靠着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他主持并直接参与了十多种国家级古籍整理项目,策划出版了陈寅恪、顾颉刚、陈梦家、容庚等近现代学人的书籍。在俞国林看来,成为一个好编辑,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甘于坐冷板凳的耐心,还必须具备敏锐的眼光。

2018年出版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正是这样一部被挖掘出来的书。它是历史学家、西南联大总务长郑天挺在西南联大时期日记的整理本,详细记录了郑天挺在那个非常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想,对研究西南联大校史、近代学术史,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

然而,让俞国林意想不到的是,日记的出版历经周折,前后居然花费了十三年。

十多年间,俞国林始终没有放弃出版的希望,他每年都会去天津拜访郑克晟,两人还成了忘年好友。2017年,郑天挺的后人终于一致同意出版这些日记,俞国林心愿得偿。

郑天挺的日记,从1938年1月1日写到1946年7月14日,几乎贯穿整个西南联大时期。内容翔实、巨细靡遗,涵盖了治学、教书、交通、学校事务、学人交游、日常饮食等各方面。在俞国林看来,这本书不只是一部个人史,更是一部西南联大史,为研究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拿到这些珍贵的日记后,俞国林马上组织团队,投入整理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对日记手稿进行了释读与考订,以及七八遍校对,终于赶在2018年1月,推出了上下册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一经出版,这套书便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读者的热烈欢迎,被多家媒体列入读书排行榜。截至2019年9月,销量已逾两万册。

对俞国林这样的编辑来说,虽然做的一向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但当他们以细小而绵密的针脚,连缀起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文献,为读者编织出一条条通往前人思想的小舟,便是作为编辑的高光时刻。然而,作为书籍的幕后工作者,他们的这种快乐往往是隐秘而短暂的,但焦虑却会长久伴随。一本书出版之后,编辑总是要率先面对读者的质疑,对所有问题负责。

为了对作者和读者负责,俞国林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为了校勘比对,他往往穷尽力量搜集一本书的各个版本,为了验证资料,他常常出入于各大图书馆和档案室。他对文字锱铢必较,希望用慢工细活交出更好的作品,并在一次次修订重印中不断完善书稿。

范晔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葡语系 系主任

和编辑一样,文学翻译也是一种与孤独相处的工作。他们凭借对文学的热爱,独自泛舟于浩渺的词汇之海,以迟缓而审慎的态度,为读者扫除语言障碍,让人们得以领略到更多非凡的作品。

范晔,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朗读诗歌、纸牌游戏、故事接龙,他的课堂总是别出心裁,花样百出,范晔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对于西语文学的热爱。这种感悟,来自范晔的亲身经历。1995年,范晔高中毕业,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的他,因为北大西班牙语老师赵振江的一句“拉美文学大有可为”,误打误撞进了北大西班牙语专业。

出于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想要将它们分享给更多人的愿望,范晔从在论坛上发表一些译诗开始,走上了翻译这条路。2009年,第一本由他独立翻译的作品《万火归一》出版,作者是范晔最喜爱的西语作家、拉美文学爆炸“四大主将”之一——科塔萨尔。

但直到此时,只把翻译当作兴趣的范晔并没有想到,自己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2010年,正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的范晔,收到了一封邀请他翻译《百年孤独》的邮件,这是马尔克斯首次授权中国出版《百年孤独》。自1982年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便掀起了一股“马尔克斯热”,市面上先后出现过十几个未经授权的《百年孤独》中译本。面对这部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巨著之一,面对前辈翻译家的珠玉在前,范晔有过犹豫。

在试译了几个段落以后,范晔在当时的几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选定为《百年孤独》首个正式授权中文版的译者。出版社要求他尽量在十个月内完成翻译,时间紧迫,而这本书的翻译也存在诸多困难。

为了达到理想的翻译状态,范晔搜集并阅读了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和《百年孤独》各种研究论著,反复阅读《百年孤独》西班牙语原文,试图捕捉马尔克斯创作时的感觉。

2011年6月,范晔花了11个月翻译的《百年孤独》面世,成为出版业的一个现象级事件。上架后,这本书一度占据畅销书榜首位,而范晔流畅诗意的翻译风格,也广受好评。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批评的声音。

事实上,对待不同的作品,范晔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在这些年的翻译中,他灵活地游走于科塔萨尔的轻盈幽默、波拉尼奥的狂野和颗粒感、塞尔努达的沉郁与节制之间。

但随着译作越来越多,范晔的自信却越来越少了,每一次翻译他都抱着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情。

和文字缠斗、与自己较劲,在范晔看来,文学翻译是一种艰难的快乐,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快乐。因此,尽管工作越来越忙,尽管翻译收入微薄,他始终不计得失,在坚持翻译这件事。在享受这种艰难的快乐的同时,范晔也把翻译视为一项使命。在他看来,西语文学是一副巨大而美丽的拼图,他要做的,便是连同几代译者一起,努力去补全这幅拼图。

《但是还有书籍:2 二手书的奇幻漂流》

书籍从一诞生,便开始了它的奇幻之旅。从书店到读书人手中,从一个书房到另一个书房,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辗转流徙,不断增添新的痕迹与记忆,与人共同书写着一段段故事与传奇。

台北

旧香居,是一家主营绝版书、珍本书的旧书店,从1979年吴雅慧的父亲经营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40个年头。2003年,吴雅慧从父亲手中接任,成为了旧香居的第二代掌舵人。

童年的成长环境,满足了吴雅慧对书籍的渴求,这里是她与未知世界连接的一种途径。但她从未想过,在这堆散发着油墨和霉味的泛黄纸页中,竟然潜藏着宝贝,直到一次意外的发现。(《国菓图鉴》)

这本让吴雅慧如获至宝的书,出版于1937年,是日本画家绘制的和菓子图鉴。精美的木刻制版和印刷、500册的限量印数,让它在市面上一书难求。

《国菓图鉴》的发现,开启了吴雅慧对旧书的全新认知。在浩瀚的旧书世界里与一件尘封已久的宝藏不期而遇,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触动。从那时起,她渐渐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花那么多钱来找父亲买书,她对父亲的工作也多了一份敬意。

从废品站收书,到路边摆摊,再到有了固定门店,吴雅慧的父亲一步步将旧香居打造成了台湾旧书界无人不知的一块招牌。

靠着吴雅慧父亲的经营,旧香居赢得了一大批藏书家的信赖,也成为众多藏书家散书的好去处,而如何继承和发扬父亲打下的这份基业,成为吴雅慧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留学法国期间寻访百年老书店的经历,给了她一些启发,让她萌生了将旧香居做成专业古旧书店的想法。

为了打破传统旧书脏、乱、旧,论斤称的印象,在近15年的时间里,吴雅慧和弟弟将他们几十万册的藏书慢慢整理成系列,开办了不同主题的旧书展览。从“五十年代中小学课本展”,到“三十年代新文学珍本展”,再到“五四光影期刊展”,他们希望尽自己的力量,让这些备受冷落的旧书重新被人们发现和珍视。

在旧书店短暂中转之后,二手书又整装待发,开始下一段旅程,等候与爱书人惊喜相遇。

北京

每隔一段时间,陈晓维都会与一帮爱书人聚会。将新近淘到的好书拿出来分享,是这些书迷们的例行节目。

版本、品相、题签,在陈晓维这样的书迷心中,书的价值自有另一套标准。对他来说,二手书最有意思的地方,不仅在于精美、稀有,更在于念念不忘之后的必有回响。(《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这本4开大的画册出版于1936年,由鲁迅先生编译,从内容筛选到装帧,全都由他“手自经营”,耗费了整整一年时间。由于印制精良,成本高昂,总共才印了103部,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市无价。

这本埋藏着一段时代曲折往事的书,让陈晓维印象深刻,但他并没有想到,在这本书出版七十多年后,自己居然会在拍卖会上与它相遇。

由于拍卖图录的提要,只写了“版画选集”四个字,这本书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在一番毫不激烈的竞拍后,陈晓维以3万多元的低价将它收入囊中。

从2002年开始走上藏书这条路,陈晓维已经在他的书房里收藏了两万余册的古旧书。由于中学时期迷恋鲁迅的文字,他的藏书多以新文学版本为主。这些书有些是早年从旧书摊捡漏而来,有些是从拍卖会高价竞拍而得,还有些是从熟悉的书贩友人手中求得。它们兜兜转转,几易其主,带着不同的记忆与故事,又来到了陈晓维的书房。

沈从文民国时期出版的书素来难以搜集,陈晓维四十多本的收藏量,在沈从文专题收藏领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边城》)

以藏书为起点,陈晓维在旧书世界里越走越深,他像侦探一样考据旧书的历史,根据书中的痕迹探寻前人的故事。他与友人一起开过书店,目睹和经历了旧书业的兴衰。他将这些书人书事以生动鲜活的笔触写下来,先后出版了三本书话,记录了人与书之间一幕幕离合得失的故事和旧书业罕为人知的传奇。

二手书在藏书人、书贩、旧书店之间的漂泊,牵扯出一段段妙不可言的缘分,也由此形成了独有的生态系统。而有的人尝试让书籍突破固有的循环,开始更为奇妙的旅程。

上海

lulu和蜗牛是上海的一对80后夫妻,也是一家书店的店主。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去各个书店、书市淘书,再将这些四处搜寻来的书分享给更多的人。从租书、图书漂流到快闪移动书店,蜗牛和lulu一直尝试以各种好玩有趣的方式,勾起人们对阅读的兴趣。而喜爱阅读和旅行的他们,一直以来还有一个梦想——载一车精选挑选的书,与心爱的人一起开一辆书车漫游中国。2018年,蜗牛和lulu在寻找新址重开实体店的间隙,决定启动这个酝酿已久的计划。

蜗牛和lulu的移动书摊从上海出发,经江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北京等地,行程九千多公里,跨越11个省份,出现在咖啡馆前、音乐节上、水果摊间、菜市场里,邂逅了无数有趣的人和故事,也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

老人和小孩留守乡村,村民们好奇这两个人为何跑到乡下来卖书,也担心他们一本书都卖不出去。

《但是还有书籍:3 绘本中的奇妙世界》

绘本是成人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蔡皋、熊亮、粲然这三位绘本人:他们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孩子创造了一个个五光十色的绘本世界;或通过分享绘本共读的魔法,为成人提供了一把打开儿童内心的钥匙。他们打通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通道,为人们传递着奇妙的绘本之力。

蔡皋 长沙

作为艺术家,蔡皋总是喜欢用审美的眼光打量一切。如同一个藏家,采集并收藏着生活中那些雪泥鸿爪般的美好瞬间,再反、提炼,诗化成她笔下的绘本世界。

今年已经73岁的蔡皋是中国绘本界当之无愧的先驱者。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绘本这个概念还不为大众所知时,蔡皋就已经在创作绘本,并凭借《荒原狐精》为中国绘本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大奖——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

蔡皋的绘本植根于中国民间文化,她以继承自民间艺术艳丽、丰富、变形和夸张的技法,描绘民间鲜活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人们朴素的对美的渴望。

蔡皋对于民间文化的热爱来自她生命的体验。1946年出生于长沙,生机蓬勃的老街市井,温暖融洽的大家庭,对蔡皋的生命抹上了明亮的底色。尤其是热爱生活的外婆,总懂得四时八节的民俗物事,也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在最新创作的《月亮粑粑》《月亮走我也走》童谣系列绘本中,蔡皋将儿时的童谣编织成绘本,希望在语言和社会面貌日益趋同的今天,仍然能够记住乡音和乡愁,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坚守,以一支画笔勾勒民间文化的一缕幽脉,以艺术家的眼睛回望农耕文明的安宁与美好。

蔡皋对乡土的情感,源自她六年的乡村教师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蔡皋被分配到乡村做美术老师。她觉得自己被“流放”了,却没想到,穿过人生最幽暗的山洞最终抵达的是柳暗花明的桃花源。乡村的四时景致、淳朴民风,浸润着她的心灵,也成为她日后艺术创作的源泉。

“这就是我在乡下。我做了六年的农活,闭着眼睛也能画,这是我最熟悉的田地,最喜欢走这条路。草籽花开,稻谷香,你要唱起来稻谷香喽喂。烘茶叶、稻谷割,都是很累人的,但是都变成了美丽的东西。就像普希金说的,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成亲切的回忆。”

《桃花源的故事》改编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寄托了中国人最向往的一种人文理想,而在这个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中,蔡皋又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她希望追寻的是在这个表情同一、众生疲惫的时代,现代人所遗失的那种安详的表情。

《桃花源的故事》是蔡皋与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合作的作品。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松居直捐资设立的中国绘本“小松树奖”的评选中,蔡皋编辑的四种绘本,囊括了全部奖项。二人因此相识,并结下了一份长达数十年的友谊。这本《桃花源的故事》也是两人友谊的见证,为了使这本书能恰切地交到孩子们手里,在松居直的指导和建议下,蔡皋从充分理解故事开始,一点点打磨细节。

2002年,由松居直撰文,蔡皋绘制,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设计的《桃花源的故事》,由世界上最著名的童书出版社之一——日本福音馆出版,书中的插图后来被日本小学国文教科书采用。

而对于蔡皋来说,这本书还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作为一个绘本创作者,桃花源也寄托了她的绘本理想。“桃花源的故事,其实对于绘本来说,都是保护童年的事,那我们的工作就成了麦田守望者。我愿意我的小书像一条条小船,划到你那边去,被小孩子看到,然后去穷奇究竟,像追寻桃花源那样去追寻图画书的美好,和图画书一起成长。”

绘本创作者们是童心的守护者,他们以儿童的尺法,编织着一个个微渺又浩瀚的世界。这个世界光怪陆离,千奇百怪,却有着最根本的真实。

熊亮 北京

熊亮,国内最知名的绘本创作者之一。在他笔下,万物有灵且美,上演着一出出妙趣横生的“纸上戏剧”。

金刚师给风火水石上课,京剧猫在舞台上粉墨登场,梅雨怪住在常年大雨的地方却从不抱怨,小泥人儿感受着二十四节气在身上的流淌……

十多年多,熊亮一直在探索一条将现代绘本和本土传统相融通的绘本之路。他的绘本,立意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哲学,又始终在叙事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寻求新的突破。凭借这些独树一帜的作品,他先后荣获国际安徒生插画奖提名和中国台湾“开卷奖”最佳童书奖等国内外多项大奖。

然而这个被称作中国绘本先锋的创作者最初却是一个意外的闯入者。从小就喜欢文学、绘画的熊亮是一个实打实的文艺青年。靠着童年时自学国画,他完成了最初的绘画训练。但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从事的全都是与艺术创作无关的工作,直到2002年。

刚从生活夹缝中解放出来的熊亮,开始用绘本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以熊暗以笔名,创作了改编自卡夫卡的《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一系列成人绘本。直到女儿的出生,让熊亮有了新的想法,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做绘本看,熊暗化身为熊亮,开始创作儿童绘本。

凭借出色的叙事结构和情感表达,《小石狮》获得了台湾“开卷最佳童书奖”,也为熊亮打开了一扇通往儿童绘本世界的大门。

在中国绘本刚刚开始起步的21世纪初,他一边大量阅读学习国外的经典绘本,沉迷于研究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叙事学,一边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汲取养分,尝试用现代绘本讲述中国故事。

通过这些绘本,熊亮一举成为中国绘本界的领军人物。但他不满足于重复自己,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艺术变法,在绘本叙事语言和技法上面不断突破。在最新创作的《游侠小木客》中熊亮试图探索一种新的儿童阅读类型——绘本文学。这是一个系列作品,每本都有近百页和两万字左右的文字,创造了一个有着完整体系的奇幻世界,讲述小木客们充满趣味的探险故事。

为了构建一个美轮美奂的奇幻世界,他采用了前所未有的细腻笔触。希望以丰富的细节营造出电影般的画面感,给孩子们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作为一个从小就在野外疯跑打滚的“野孩子”,熊亮对自然有着深切的热爱。在《游侠小木客》中,他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森林家园,各种奇妙有趣的生灵栖息其中。熊亮希望孩子们在这个世界里拥有无尽的好奇心,跟随小木客一起去冒险,一起去认识自然的参差百态,学会与万物融洽共处。

绘本创作者们用丰富的想象力,搭建起一座座桥梁,让孩子们得以跨越语言、文化和年龄的界限去认识这个世界,也为成人打通了一条与孩子们沟通的秘密通道。

粲然 厦门

粲然,国内知名绘本推广人。在她看来,绘本是抵达孩子们内心的魔法之舟,在她创办的“三五锄”,绘本共读是重要一课。

在粲然看来,绘本有万千法门。他们或者以数字和颜色的游戏,或者以极富冲击力的画面,或者以音乐一样的诗句,让孩子们接近最高级的美和想象力,探寻生命的真相。

从2010年儿子米尼出生开始,粲然就和米尼共同开启了一段绘本之旅,并逐渐感受到了绘本神奇的魔力。从两岁起,米尼就开始创作一些小诗,流露出对世界敏锐的感知力。

作为一个重度分享癖,粲然也希望将共读体验中的心得分享给更多人。在多年的绘本共读推广工作中,她撰写了一系列工具书,为许多不知道如何与孩子分享共读魔法的父母开启了一扇共读大门。在三五锄,不仅开辟了收藏了上万册绘本的图书馆,也会举办各种活动,图书馆奇妙夜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个。

粲然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调动孩子们阅读绘本的兴趣,她相信绘本就像抛向远方的锚,能为孩子们漫长而未知的人生旅程指引方向,为他们带来安定的力量。

《但是还有书籍:4 设计师的纸上王国》

为无形的思想构建一个形态,是书籍装帧设计师的使命,他们通过精心的思考,缜密的编排,进行着内容与形式的实验,在纸上建筑起一个个王国,为文字与图像,赋予新的价值。

宁成春 书籍设计师

五十五年,一千五百多位数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学习并践行现代设计理念的书籍设计师。宁成春,见证了中国书籍设计并可与发展的历史。

宁成春的设计生涯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5年,宁成春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美术专业毕业,先后入职人民出版社和三联书店担任美术编辑。当时的书籍装帧还停留在封面设计层面,宁成春的主要工作是手绘书封的图案与字体。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宁成春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书籍封面。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宁成春得到了范用的赏识,在范用的影响下,宁成春不但形成了自己的书籍装帧设计风格和理念,更能得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1984年,在范用的极力推荐下,宁成春成为中国第一批留学日本,学习书籍设计型技术和理念的设计师。

1984年和1986年两度日本,跟随设计大师杉浦康平,真锅一男的学习经历,让宁成春对书籍设计有了全新认知,回国后,他将从文本出发的整体设计观念,网格设计等新技术和新理念引入国内,设计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三联版《金庸作品集»《陈寅恪的最后20年»«锦灰堆»«城记»等,这些书已成为深入人心的经典版本,几代书迷的共同回忆。

在《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中,宁成春以一张陈寅恪拄杖的照片,诠释了陈寅恪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节。

《城记》,一个的讲述北京城半个世纪变迁的书籍,宁成春江封面设计为一个已拆光的城门楼,叠加虚拟的三维城门楼,而刻意将建筑学家梁思成安放到了封底左边的角落里,呼应了上世纪北京城拆出老城墙时。梁思成的悲痛与无奈。

在这些意蕴深刻的书籍设计中,宁成春以拷问历史的勇气,揭示出书的思想内核,这既是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实践,也继承了范用等前辈所塑造的“三联”传统,一种代表知识分子精神的出版风格。

在担任这三年美术编辑室主任的十多年里,宁成春协同编辑同仁逐步形成了“三联灰”的书装格调,低彩度,中间色,灰调子,这种简洁素雅的风格,突出了三联学术人文的特色。深受几代读者的喜爱。

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从摸索试探到游刃有余,宁成春始终沉默的隐身于书的背后,50多年过去了,他还在做着这件一生热爱的事。

从内容中来的设计往往谦卑内敛,不动声色,但细看之下总能发现,设计师们原来早已把隽永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都统统锁在了那方寸之间。

何浩 独立设计师

独立设计师,何浩曾为徐冰,岳敏君,叶锦添,荣荣等数十位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设计过书籍,十多年来,这些累计超过百部的书记无意中记录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成为一份意义非凡的文献。

1998年何浩进入设计行业,但当时的商业设计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满足感,直到2003年,他受托设计一本纪念艺术家戴汉志的画册,当代艺术所蕴含的观念与方法令他兴奋,从那时起,他开始与更多的艺术家合作。

《六里屯》是何浩设计的重要作品之一,收录了早在创立“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之前艺术家荣荣与映里合作的早期摄影作品,在《六里屯》中,何浩对内容的编排,影响甚至改变了整部画册的走向,荣荣1994年到2000年创作的作品单成一册,第二册中,映里与荣荣共同生活时拍摄的照片,以胶卷形式被整卷地直观呈现。

最后一册,收录了两人以六里屯的房子。在城市扩张中被拆毁的过程,为题的系列作品。艺术家在六里屯的故事,就这样呈现出一种似水流年的意味。

在何浩开始设计的21世纪初。中国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画册与书籍。而何浩等人在这个几乎空白的领域的探索。出乎意料的。为当代设计开阔了新的空间。

凭借对艺术敏锐的感知力,与极富经验的专业能力。和浩成为独立出版领域。最重要的书籍设计师之一。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与他合作。

在《徐冰版画»中,何浩对徐冰的作品,我的自己做了极其细密的修整。并与徐冰一起在印厂对原作进行一次次拍照扫描。反反复复的调整。只为最大限度的还原版画的印痕,早回从画到书转换过程中遗失的原作质感。

而在《感伤之旅》中何浩以明黄色做封面底色。来承载荒木经惟,那些诉说着生死感伤的摄影作品。又特意选择用特黑墨。来印刷所有作品。《感伤之旅»和《堕乐园»两部分作品。分别过一遍哑光油和亮油。如此沉默的将作品托起。诉说着生命的重与轻、实与虚。

在与众多出色艺术家合作的过程中,何浩不断充盈着自己的设计。但在这样的十年后,他逐渐感受到倦怠。2013年。他开始接触。与艺术书截然不同的学术类书籍。尝试新的挑战。

薄英 美国艺术家

作为一名艺术家,薄英总在寻找合适的方式与世界沟通。或是用木头燃烧的灰烬作画,又或是将沙石做成的头像沉入水底,接受自然的侵蚀。

而汉字书法一直是薄英尤为感兴趣的艺术形成。他曾留学中国学习书法,更在1995年四处游历。寻访古代碑刻。那次经历,让他更深的领略了书法中蕴含的诗意。也彻底改变了他的艺术之路。

1998年薄英创立仅有他一人的蟹羽出版社,尝试将书作为艺术品来制作,他设计的第一本书便于书法相关。

张充和,被称为“民国最后的才女”,在书法、诗词、昆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35岁时,她只带着心爱的古墨和一些换洗衣物远赴美国,开始了她在异乡洽淡自在的生活。

1993年博英因为一次书法展结识了张充和,开始向她学习书法,从此结下一段亦师亦友的情谊。

为了更准确地传达出张充和,书法所带来的震撼,薄英找来德国老牌制造公司的一款恩格尔米白色重磅毛边纸和一种极黑,又不至于晕染的墨水,又亲手修复了一台手摇曲柄凸版印刷机,将张充和的手迹照相制版,并与张充和的丈夫著名汉学家傅汉思先生一起,将张充和亲自挑选的18首诗翻译成英文。

为了找到与张充和书法之美相匹配的英文字体,博英专程请一位铸字师,为此书铸造了一套纤细灵动的铅活字,史学家白谦慎还特地为此书刻了一枚朱文方章,汉字书法、英文、印章三个部分,必须采取不同方式印制,因此每一页都要印刷三次。

张充和有一枚印章刻着“一生爱好是天然”,她会因为一朵花开尔兴奋良久,薄英曾与张充和一起坐在院子里的长凳上,讨论了一下午的竹子,两人都有一颗对自然之美异常敏感的心。

作者与设计者对自然相同的热爱指引着《桃花雨》的设计,《桃花鱼》有三个版本的封面,分别使用阿拉斯加雪山印度紫檀和非洲沙比利木三种木材制作而成。

桃花雨是一种淡水水母,据说它们总是在春天桃花盛开时出现,薄英只在纸上的一面印刷并将其折叠,让这本书在视觉上显得干净,又有一种呼吸感,恰如桃花水母用身体呼吸的样子。

从《桃花鱼》开始,薄英一直在探索书籍艺术,它的设计与传统书籍风格迥异,不仅形式大胆多变,材料也往往出人意料,在中国寻访古代书法碑刻的经历,让薄英对书籍的介质,形态和阅读的含义有了全新认知。

他领悟到,古老的石头因刻在其上的碑文,而被长久的凝视,那么木头,珍珠,陨石,乃至世间的万物也都能被制作成书籍,在更久远的岁月,在更广袤的空间被书写,被阅读,被领悟。书籍,对薄英来说是一种艺术品,他相信通过赋予一本书合适的形态,色彩,气味,带来的是呼应感官的声控沟通和无穷想象。

《但是还有书籍:5 快时代阅读指南》

这个加速前行的时代,一切都脚步匆忙,快速与效率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人们在五花八门的生活中应接不暇。如何在拥挤与喧嚣中找到合适的阅读姿势,如何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开辟出一个精神角落,朱立伟,小隐,杨早,三位爱书人以不同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这个时代。珍贵的阅读风景,提供了一份别开生面的阅读指南。

朱立伟

在穿行于这座城市的二十多条地铁中。数10万上班族。正经历着每日例行的早高峰噩梦。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无疑是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光。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却是忙碌生活中十分难得的阅读时间。

朱立伟,一名普通的图书编辑。也是一个手不释卷的爱书人。无论何时何地。她总会在包里装上一本书。利用每一点零碎时间进行阅读。

正是利用每天上下班通勤的一个多小时。朱立伟在拥挤的车厢和喧嚣的人群中。一年多读完了几十本书。与此同时,爱书人之间的心心相惜,让她开始寻找“同类”。

打在书上的这道光,开启了朱立伟的地铁摄影之旅,她开始有意识的观察。并用手机捕捉地铁上的读书人。

在朱立伟的镜头里,上下班高峰期拥挤的北京地铁,俨然成了一座流动的地下图书馆。形形色色的人们,五花八门的书籍穿行其间。

作为一个编辑,朱立伟的工作十分忙碌。这些不期而遇的人与书。成为她疲惫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和惊喜。她把地铁上拍的照片,整理成册。命名为《地铁上的读书人»。却没有想到。这件最初只是用来自娱自乐的小事。近在不久之后,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响。

地铁上的读书人相册,引发了大量关注。网友们像追剧一样追看朱立伟的相册,许多人不断催,更有人甚至主动约朱立伟来拍摄自己。

但伴随着照片的传播,也有一些网友质疑这些照片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这些声音让朱立伟一度非常沮丧。她开始理性思考这个问题,更有意识地避开读书人的正脸,只拍摄书的特写。并尝试学习国外摄影师的经验。从2018年2月开始,朱立伟在一年多时间里拍了一千多张照片。这些随手拍下的阅读瞬间赢得了大量关注,唤起了更多人对于书的热爱,也因此在“新京报2018年度好书致敬礼”中获得了“年度阅读场景”的致敬奖项。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阅读场景和阅读方式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像朱立伟一样的爱书之人。正以不同的方式。在纷乱,多屏的生活中。为人们揭示了当代人精神生活的另一种向度。打开一个个通往阅读的窗口。

小隐

小隐,b站知名度读书up主,通过推荐书单。分享读书方法。她在b站上收获了数10万粉丝。兼具广度和深度的阅读品味。让她被许多观众称为“移动的书单”。

小隐对书的热爱源自童年,因为母亲是语文教师,小隐从小就与书为伴。六七岁时,她已是图书馆的常客。从那时起,小隐便养成了市场逛书店和图书馆的习惯。哪怕在电子书网购普及的今天,她仍然保持着每月至少逛一次书店的节奏。

出于对书的热爱,小隐在大二时去了上海季风书园实习。这段经历让小隐对阅读有了全新的认识。季风书园的实习经历,让小隐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大学时,在看过国外的一些读书类视频后,小隐也开始了自己的尝试,没想到,第一次分享,就让她收获到了不少惊喜与感动。

第一期读书视频的成功。给了小隐继续分享的勇气。从推荐书单到读书报告。从新书开箱到逛书店。他读书视频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主题也越来越多元。小隐分享的书单中。既有严肃的经典,也有各种出其不意的书籍。靠这些轻松有趣而又不乏深度的读书视频。小隐点燃了一大批观众。对于阅读的兴趣。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但在为此欣喜的同时,小隐也一直警醒自己。不要落入意见领袖的圈套。他希望分享读书视频的意义,是让大家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强行灌输思想。

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阅读内容,阅读媒介,和阅读习惯。都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顺应时代?又不被潮流裹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和分享自己的读书之道。

杨早

在令人焦虑的晚高峰时刻,杨早开始了他的创作,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与写作,是他在快时代里摸索出的独门诀窍。

杨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也是一名专业的读书人,写书评,做公告,录节目,杨早一直积极的投身于各种“阅读行动”。他从一个象牙塔中的学者转变为一个阅读推广人。起始于2011年,朋友间的一次倡议。

这个被命名为“阅读邻居”的读书会采取主题阅读的方式,每月一次由杨早,绿茶等人定下书目,读者报名参加现场分享阅读心得。小型化的规模让读者可以多向互动深度参与。这个小小的读书会从最初的三个人逐渐吸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读者,甚至有不少读者从外地远道而来,随着读书会渐入佳境,杨早等人开始思考如何将阅读更进一步,2017年开始,他们进入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阅读阶段,谱系阅读。

坚持完成了一整年的“读史”计划,从西周一直读到民国,与此同时,一个更具创意的阅读计划也开始酝酿。

随着电子书有声书等各种阅读媒介的涌现,杨早在坚持线下读书会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利用新的平台和媒介进行阅读分享,创立“早茶夜读”公号,每天发表一篇文本系统,与网络电台合作民国小说。

从读书会到各种新的阅读形式,杨早等人始终在摸索快时代里的阅读指南,在他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深度阅读都不可取代,它是人们认识生命真相,抵达世界深处的最佳路径,但他也知道,阅读不应该是一件故步自封的事,只有广开门路,才能为人们在这个时代里打开阅读的更多可能性。

THE END


但是还有书籍(2019)

又名:但是,还有书籍/And Yet The Books

主演:朱岳 / 俞国林 / 范晔 / 朱利伟 / 

导演:罗颖鸾 / 

但是还有书籍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