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的人都有一种沉淀后的温柔儒雅安宁平和的气质,他们可能现实中不那么“接地气”,但他们的精神世界一定丰富,也能耐得住寂寞,能享受独处,就算没有网络我相信他们也能乐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书读得太少,也很久没有感受过完完全全沉浸在书里的感觉了,还不如小学的我,那时我可以在书店待一下午也一点不困,看得津津有味。是我在生活经历中变得浮躁了,疲惫了,还是我没能再遇到那本让我沉浸的书了呢?无论外因如何,我依然要朝着满墙书,满屋书的目标迈进。

我还发现,在书籍的世界里,好像没有了国家的仇怨,种族的偏见,政治文化的竞争,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作者所撰写的书籍,只要传达出的东西能有读者能共鸣,就能被喜欢,就有其价值。


1.书海编舟记。纯文学的作品商业化、大众化确实有难度,比如我相比纯文学作品,更爱小说。总觉得纯文学难以给我提供强烈的情绪体验,华丽的文字表述着简单的事件和情感,却有时觉得“矫情”。


没想到日记也能成为珍贵的史料,反映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竟然能有七八十万字。绝不去写文章赚外快的士大夫精神,保持君子固穷的状态,放在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翻译我有所体会,总觉得词不达意,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更何况文学作品里常包含一些特定文化的典故,要一一查阅理解更是复杂繁琐,但是对《百年孤独》翻译的几句有惊艳到我——“使无能者受振奋,腼腆者获激励,贪婪者得餍足,节制者生欲望,纵欲者遭惩戒,孤僻者变性情。”

2.二手书的奇幻漂流。当老板卖出的书历经辗转又被买回自己手里时,想到它所经历过的不同人和事,想到世界这么大却兜兜转转回到原处,不得不为这样的缘分触动。

能有三两同好一起讨论彼此的爱好,在一个小圈子里分享彼此的心情,又能得到共鸣实在难得和快乐。鲁迅亲笔题的“十二”顿时让这本“平平无奇”的书变得有市无价,对于喜欢鲁迅的书迷来说确实太过惊喜。从书籍中感受到与作者内心的共通之处,和在网络上看到一两句颇有共鸣的话语的区别是什么呢?或许是书里的情感更为悠长细腻真实,至少表达的大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态度而非树立的什么人设,而网络参杂了太多,短短一段能引起共鸣的话体现不了背后的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还是谁别有用心包装后的东西。而透过书籍,我们大约可以看到的是一个具体的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

最后这个确实浪漫。“载一车精心挑选的书,与心爱的人一起,开一辆书车漫游中国。”他们不但把移动书摊开到了城市里,还开到了可能没什么市场的乡村。对于一些温饱还有问题的人来说,书籍可能是无用的,他们无暇去体会精神世界。但是看到老奶奶捧着书说“我好久没看书啦”时,看到一些文化程度可能不高但是也有打开书的兴趣的乡亲时,不知为何开始泪目。看书少的后果就是总是词不达意,比如我这里的“不知为何”,我相信一定有人能用清晰的文字描述出我此时的感受。


但是还有书籍(2019)

又名:但是,还有书籍/And Yet The Books

主演:朱岳 俞国林 范晔 朱利伟 

导演:罗颖鸾

但是还有书籍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