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让你不得不去看第二遍的电影。

相比中文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还是更喜欢《life of pi》,前者带有取悦观众的嫌疑,降低了观赏期待值,而后者,就有了沉重厚实的意味。毕竟,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是轻描淡写的音符。

在近两小时的时间里,我都沉浸在电影营造的奇幻神秘唯美的故事里,虽然有残忍的部分,但都可以被原谅,接受动物的本能。直到第二个故事出现,蓦然变得惊悚起来,不敢去细扣整个故事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真实的经历到底是怎样。

没有用任何篇幅去描述的第二个故事却成了全篇最大的灵魂,如果没有那寥寥数语,这不过就是一部奇幻的漂流故事,画面虽美,故事也还算精彩,可终归会归于平淡无奇。但有第二个故事就不一样了,它给予的震撼是地震式的,火山爆发一样撕裂掩藏在地表下的一切丑陋和愤怒,让你不得不仰视它,敬畏它,正视自然灾难,正视人性的灾难。

故事开头,派是一个多宗教信仰者,在妈妈那里他信仰了印度教,相信世界都是吡湿奴的一场梦。他所认识的第一个神就是“黑天”,张开嘴巴,里面是无穷变换的宇宙。这样的虔诚和敬畏还来自于壮观的放莲花灯,河流上灯光点点,夜幕里星光璀璨,天上地下,响彻的都是歌颂的梵音,人类是如此的渺小低微,只有神才清楚世界的奥妙。

后来,他又信仰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且把遇见其它信仰都归结与吡湿奴的指引。影片最后,成年的派在大学还开设了犹太教的课程,他说:信仰就像是一所房子,里面住着许多的神袛。

派的父亲说:什么都信就意味着什么都不信。可在我看来,派的多信仰代表了全人类,电影用“派”这一个人物去观察人类世界的文明,还是用“派”去揭露生而为人潜藏在基因里的凶恶。

这个世界充斥着那么多的信仰,即使是无神论者,他也信仰着自己的知识。信仰给了人平静内心的声音,给了诸多原谅的借口。就像餐桌上母亲的一席话:科学给了我们了解宇宙的机会,但信仰却给了我们了解自己内心的机会。

在信仰里寻求道德与法治的平衡点,维护精神世界的平和,甚至在信仰里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无关乎宗教或是个人,信仰是人生里重要的支柱和武器,它保护了生命的烛火即使随风摇曳,依旧生生不息。

了解派的信仰,才能了解派讲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大众所熟悉的丛林法则,没有什么可以指责批判,但用第二个故事去对应第一个故事的动物后,就会发现,派用了精神催眠的方式来使自己获得内心的平衡,和能够正常生活下去的勇气。这样的自我催眠、暗示,或许是他的记忆真的出现了紊乱,但更可能的是他只有用动物去替代人类,用丛林法则去解释海上的求生之路,才能让自己不至于崩溃,疯掉。

无论如何,派都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活着”两个字说来轻巧,但真正去做,却需要莫大的勇敢。

我们都愿意相信第一个故事是真的,可电影却无处不在的提醒你,第二个故事才是现实。

派为了看暴风雨,忘记关上船舱门,可那并不是造成沉船的原因,船舱漏水到底是触樵还是闪电暴风雨已经无从查询,但派返回房间去救家人那里已经出现了第一次精神混乱。狭窄的通道里一只斑马先游了出去,而派是向里游的,动物本来住在船的最底层,怎么会出现在住人的那一层,而且只有一只斑马?

答案是斑马就是水手,水手才会在住人的地方出现。片尾作家也强调了四个动物对应的人,斑马从船上跳下,摔断了腿,水手同样也摔断了腿。

当派来到救生艇时,厨师和水手已然在了,为了救他把他扔到了救生艇上,可他却要解开绳索,在水手和厨师的大吼中,斑马跳了下来,绳子断了,救生艇离开了轮船的束缚,开始在大海中飘荡。

在这里有了我的第一个疑问,老虎第一次出现在大海上派让他走开,后来他跌落水里,望着头顶的灯光有刹那的失神,后来他在黑暗里重新找到了救生艇,海水那么动荡,周遭的环境又黑又糟糕透顶,他是怎么找到救生艇呢?还有,此时出现在他身旁的鱼类是虚幻还是真实?

当他趴在船杆上,呼叫家人,哭泣着说对不起。究竟是因为独自逃生丢弃了家人,还是因为打开了舱门,海水倒灌,使得家人没有逃生的机会。这些已经不得而知。

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父亲给动物们喂食镇定剂的时候,派只注意到了那只母猩猩“橙汁”,说她又不会伤害人。

做过母亲的人都知道,当孩子在身边时母亲总会很容易因为一点动静而清醒起来,那是近乎本能的反应。可暴风雨那么大,派都被吵醒,母亲怎会毫无察觉?(是不是细思极恐?)

对于本故事最恐怖的猜想,这只是第一条,第二条是妈妈纪和父亲为何对派另眼相看?妈妈纪为何只教会了派游泳,而没有教拉维?还有影片最后提到的保险公司。沉船的原因再也查不清,但毋庸置疑的是保险公司面临的巨额赔偿,联想到派的父亲说过的话:我们要过更好的生活。这期间种种,是否真的像少年派眼睛里看到的,还是隐藏了某些交易。

一切都只是猜想,没有根据的猜想,只是这些流露出的信息太冰冷,还来不及思考,便冻结了心脏。

派的海上漂流发生了太多事情。先是鬣狗杀死了斑马,接着又杀死了猩猩,此时派的愤怒达到了顶点,老虎突然出现,杀死了鬣狗。

用人来叙述,既厨师杀死了水手,又杀死了派的母亲,最后派杀死了厨师。

可这中间,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能有合理联系起来。

派说厨师吃了老鼠,可镜头里是老虎吃掉了老鼠,并不是鬣狗。

之所以说第二个才是真实的故事,在于鬣狗和老虎如果一开始就在一条船上,不可能在狭窄的空间里相安无事到猩猩被杀。另外,求生手册上怎么会出现“与大型食肉动物同行”这样不合逻辑的话。

另外,就是几个人死亡的顺序和被食的方式。

厨师首先杀死了水手,并用水手的肉钓鱼,派的母亲和厨师起了争执,但当时厨师并没有杀派的母亲。然后在派的讲述里出现了一丝不对劲,既他说自己因为没有抓到一只乌龟,被厨师打,母亲保护他然后被厨师杀死。这句话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结合当时派的语气和表情,总让我觉得这是真实事件里的一个谎言。母亲的确是被厨师杀死,但在这中间,派一定有一个不光彩的身份。或许是懦弱,或许是恶念,就像他所说:厨师勾起了他邪恶的一部分,这一点他必须承认。

鬣狗不见以后,斑马的尸体还在。镜头里只有老虎扑向鬣狗的一瞬间,可以想象老虎吃掉了鬣狗,也就是说第一个被吃掉的人是厨师。在老虎没有出现前,派并没有找到船上的补给,但是作为人起码的道德底线,他并没有参与到食水手的行为中。老虎出现杀死了厨师,但理智与情感并未完全丧失,所以作为老虎的一部分吃掉了老鼠。之所以编造是厨师吃了老鼠,只不过是强调自己并没有触犯信仰。后来为了生存,他开始捕鱼给老虎吃,并且是一条长相凶恶的大鱼,这与厨师的形象非常相近,也就是说此时,厨师第一次被食用。

而在派的记忆里,厨师吃水手肉的画面太恐怖,所以镜头里给出的是分不清是清晨还是傍晚的昏暗,只有模糊的剪影。

海上漂流的一个晚上,美丽的大月亮藏进了乌云里,老虎一直抬头凝视着夜空,派一直凝视着老虎。天亮后,斑马的尸体消失不见。

随后派写下求救信,装进罐头瓶里扔向了大概,而信里写到随行的有一只老虎。当时的他不知道是否已经精神恍惚,所以幻想自己的身边有一只老虎。还是说当时他便想好了所有的退路,把所有的恶推给并不存在的老虎。再或者,在独自的漂流过程里,他自己在给自己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让他没有罪恶感,心安理得的苟活下去。

谎话说多了便也成真。当一个人不断的自我暗示自我催眠,他暗示的东西便代替了想要隐藏的东西,成为光明正大的事实。

派杀掉大鱼后,晚上座头鲸便弄翻了他的浮艇,补给全部沉没。而影片开头派说自己的出生是就是一场因果:来看巨型蜥蜴的爬虫类学家,偶然遭遇派的降生,慌乱中蜥蜴逃跑,被火鸡踩死。

神学上有因果轮回的说法,当你相信事出有因,便能接受最糟糕的结果。所以派在失去全部补给以后只说了一句:我真是蠢透了!

补给没有以后,派上身的衣服不见了,多了一丝野性。正如他所说:饥饿可以改变一切。他开始与老虎争食。这时出现了第三个幻境:会飞的鱼。

这些鱼给派和老虎带来了充分的补给,使她们积攒了力气可以继续漂流下去。而在第二个故事里,厨师把派的母亲推进了水里,鲨鱼闻风而至。结合后面出现的漂浮岛屿,可以认为派这句是谎话,第二个被蚕食的并不是母亲,而是水手。

在派的叙述里有一句“我还要感谢他(厨师)教会我钓鱼。”而厨师正是用水手的肉来钓鱼。还有一点,吃人是一回事,吃自己的母亲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只要理智一丝尚存,派都不会选择自己的母亲充饥。

水手最后的血肉制造了一场盛宴,给最后的生还加了一块沉重的筹码。

突然出现又消失的轮船,使派第一次对生还产生了怀疑。又是一个夜晚,派与老虎奇迹般的同时待在救生艇上,平静,相安无事。然后幻境出现了。乌贼和鲨鱼在缠斗,发光的水母,巨大的鲸鱼,凌乱神秘的线条,一朵莲花,母亲的脸,最后是沉船,安静的躺在海床上,再也没有生机,就像所有死去的人。

随后便出现了暴风雨。派质问上帝,为什么给了他希望又让他绝望,他失去了家人,失去了一切。我们都明白派失去了所有的家人,可这里为什么要加“失去一切”这一句。在我看来,既派知道自己丧失了身为人的一切品格,不惜一切代价换的求生,这比失去任何东西都更为耻辱难堪。

在这一次的暴风雨中,出现了奇怪的一幕。老虎一直代表着勇敢,本能,兽性,而派又代表了人仅存的良知,或者可以说是信仰里神化身的守护者。当派看到乌云中的太阳时惊为神迹,膜拜,祈祷,称颂,而老虎却非常畏惧。这是不是寓意当文明降临于世,所有的本恶都不得不退避三舍。人类从沽毛饮血到建立自己的文化,秩序,最终作为食物链最顶端,有思考有创造性的物种,本身就是从兽性向神性的转变。

派与老虎有几次对视,第一次是动物园,伸手喂食,他只是想近距离观察这个令人敬畏的物种。第二次是想要在海上杀死老虎,结果看到他的眼睛,放弃了。而在暴风雨里与老虎眼神的对视里,派的眼睛里再一次出现了怜悯。在海上漂流的后期,派渐渐不像是一个人类,更像是站在云端的神,用博大的胸怀去宽容一切的罪恶,去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给绝望的人一丝希望。他宽容世人的罪恶,容纳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他是如此爱他的子民,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化身救命的稻草。

暴风雨过后,老虎奄奄一息躺在派的腿上,派对神做最后的祷告,记录的文字被暴风雨卷走,派心中最后的清明不复所见。频临死亡边缘的派产生了某种幻觉,把母亲的身体想象成了一座岛屿,他不是在蚕食母亲,只是在吃“植物的根茎(血管)”。

也是在这里出现了大量的狐獴。这些本该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却出现在大海上,再一次提醒观众这是虚假的。肉体在腐烂后会产生大量的蛆,这里用狐獴代表了蛆虫。之所以说母亲是最后被食用的也是因为这一点,只有腐烂到一定程度才会有如此多的蛆虫,而这个过程就是时间。

老虎吃掉了蛆虫,派吃掉了植物。现在回到影片开头餐桌上父亲的一段话:有些人喜欢吃荤,有些人喜欢吃素,我们不可能事事相同。再回想一下厨师对派母亲说的那段话:这块牛肝的主人生前吃素,这根大肠的主人生前也吃素。

食物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它们都有生命体的特征。动物吃掉植物,死掉的动物肉体腐烂又滋养了植物的生长。不知道这里是否在讽刺食素主义者,只有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才可以大言不惭的说只吃“素食。”

派在岛上看老虎吃狐獴的眼光又一次像上帝的视角,慈爱,包容,怜悯,欢喜。

夜晚降临,派在树上做了简陋的床,狐獴围在他身边,夜色渐浓,他看到白天所饮用的淡水湖里出现了很多死去的动物,明白这不是一个安全的所在。镜头拉远,岛是一位女性的形象,身在岛屿腹部的派就像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汲取足够的营养,健壮的出生。母亲孕育了他一次,这一次再次用身体做养料,延续他的生命。

后来派找到了一个类似莲花的东西,一层层打开后原来是一颗人的牙齿。

还记得派刚踏上小岛脚下有很多鱼刺鱼骨吗?派的母亲在漂流的时间里也吃掉了大量的鱼,可能最后饥饿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时,她也参与到了食人的行为中。白天是淡水,晚上是酸水的湖泊其实就是人体的胃,而牙齿坚固,尚未被腐蚀彻底。

这里出现的岛屿在影片开头其实有呼应。派的初恋阿喃蒂,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刚好在一棵大树下,很像岛屿上盘根错节的树。派说阿楠蒂的舞蹈动作代表了森林,神秘的事物,最后一个手势代表了什么?回答说莲花。派说:莲花藏在森林里做什么?阿楠蒂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莲花一直都被认为是有佛性的,而藏进莲花的牙齿,则是人性不堪入目的一面。再一次印证了信仰平衡内心。

成年派说“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而遗憾的是每次都没能好好的道别。”在与阿楠蒂分别时他不记得最后的分别,但记得那根红绳,带着祝福和送别。而在岛上,派把已经变成白色的绳子缠在了岛屿上,是否也意味着告别?巧合的是第一次告别心怀对相聚的憧憬,红色的绳子是爱情的滋味。而经过海水浸泡褪去颜色的白色绳子,是对死亡母亲的致敬和告别。

派最终获救,老虎离开,从一开始的蹒跚到坚定,直到头也不回。镜头转向成年派,他说希望对老虎说“他爱他,他会永远与他同在,就像上帝与人永远同在。”

派一直纠结老虎最后为什么没有看他最后一眼,有某种仪式上的告别。可是躺在沙滩上的派也自述了他感觉到上帝的存在,感觉到有一双温暖的眼睛在看着他。当回归人类社会,那些凶恶的兽性势必要潜藏起来,本能只属于丛林,不属于文明。他一直遗憾老虎走掉了,事实上老虎就是他藏起来的那个自己,他与它,本为一体。谈何告别。

小小的救生艇上,那一方白布里隐藏了多少不可见天光的罪孽。派的叙述里自己是无辜者,所有的恶都是别人所为。他用动物去遮盖事实,究竟是对生活的领悟进而升华还是为自己的错误找一个借口,是否与他而言可以这样讲:海上的日子所有的人都不再是人,与所有动物毫无分别,只是为了生存,既然不在人类社会,就不要用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去衡量行事的正确与否。

这大千世界,哪一个生命不是为了活下去?

最后一个镜头依旧是老虎离开,画面失去了颜色。

当你用“人”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生机勃勃,五颜六色。

当你用“动物”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只剩下欲望和权利的灰。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灵魂的样子。

PS:画面实在太美,每一帧都想当壁纸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2012)

又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漂流少年Pi

上映日期:2012-11-22(中国大陆) / 2012-09-28(纽约电影节) / 2012-11-21(美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苏拉·沙玛 / 伊尔凡·可汗 / 拉菲·斯波 / 阿迪勒·侯赛因 / 塔布 / 阿尤什·坦东 / 加塔姆·贝鲁尔 / 阿彦·汗 / 穆德·阿巴斯·卡勒里 / 维比什·希瓦库玛 / 热拉尔·德帕迪约 / 詹姆斯·斋藤 / 俊·奈托 / 安德里亚·迪·斯戴法诺 / 沙拉万提·塞纳特 / 王柏杰 / 柯一正 / 黄健玮 / 

导演:李安 / 编剧:扬·马特尔 Yann Martel/大卫·麦基 David Magee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关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