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是5年前的影片,由于近日在上海电影节上的放映, 又在茶余饭后议起。于是一个雨天的周末,真是配合影片场景的好天气,心痒痒的再次点开视频,此后几个夜晚睡不安稳。

我相信我找到了事件的真相,即使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至少是导演跟观众捉迷藏的底牌。当然,PI在影片中讲述的两个故事都不是实情,网上影评的猜测也有5-6种,却并没有给出充足的论据,而真相唯一。

思考的过程是不断的提问,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我用纸笔把疑点记录下来,试图串起其中的联系,想不通就再回看关键的情节,生怕自己粗心漏掉了什么。头脑就像停不下来的陀螺,午夜醒来尤其兴奋,瞬间打通一处疑点就脊背发凉。持续几天后,我有了一个自洽的故事,但仍无法确定。难道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么?直到我在一个易被忽视的画面里获得了证实。

下面我试图把这些寸寸打通的经脉系统的梳理和表述出来,自知并非完全严谨,但大体不会走样。

一、质疑的起点

质疑是从影片中一些挑战常识的片段开始的,按照时间顺序,最起初的一处是老虎猎食羔羊时,如何把笼外羔羊拖进笼里?沉船前,船舱是如何进水的?以及日本调查员特别提出的,香蕉怎么能浮在海上? 太平洋上是否存在从未被记录的狐獴居住的热带岛屿……

这是否是导演的不拘小节呢?最初注意到的一个细节告诉我,导演是个严谨的细节控。漂流期间,老虎享有救生船的空间,为了和老虎保持安全距离并方便钓鱼,PI自制救生筏。漂流的前半期救生筏用救生衣、救生圈和一个船桨制作;漂流的后半期,PI升级了他的救生筏,木材貌似取材自救生船,也只能取材自救生船;带着这个疑问再看,救生船的部分隔板与底板果然不见了。虽然这个变化没有用任何语言和画面表现,但细节处的契合非常用心。

那么,对于一些不合常理的漏洞,甚至导演会借日本调查员的角色特别强调“不能为人所信“,必然揭示了PI所讲述的故事并非完全属实。那么真相在哪里?

二、叙事的结构

影片中,PI用三个途径给我们讲了互为A、B面的两个故事。
途径一:PI向加拿大作家、向日本调查员讲述
途径二:PI回忆场景的对话
途径三:PI回忆场景的画面

这三个途径交待了一个大体上自圆其说的动物故事,如果撇去途径一讲述部分的主观引导,只是把这些当做原始信息来推敲,就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1)这些信息包含事实,但不是事实的全部;

2)这些信息也包含虚构的情节,是为了让虚构的故事丰满,从而更好的隐藏事件的真相,但虚构的来源是真实;
3)这些信息埋下了一些暗线。比如:叙述中的评价性语言、对话中的双关性语言、画面中具有明显对应关系的特征等。


三、影片上半场:人物性格及特征

如果把影片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交待了PI的名字的由来、家人的背景、PI对信仰的探索,恋爱的故事,举家航海的原因……这些貌似与下半场漂流的主题毫不相关的情节,介绍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为观众在亦真亦幻的漂流故事中找到真相埋下了伏线。

爸爸——聪明的商人;崇尚科学和理性,认为宗教是骗人且黑暗的;全家唯一吃荤的人;小儿麻痹症患者,依靠矫治器走路;尤其那句“当你看着老虎的眼睛,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倒影“,这句话与其说暗示了PI与老虎的对应关系,不如说,父亲相信人永远无法摆脱兽性的根本。

妈妈——坚定的印度教徒,引导PI认识并接受印度教,平和、宽容、善良。最具代表性的句子:“理性只能解决外部问题,宗教可以慰藉心灵”。

哥哥——玩世不恭,缺乏主见。在信仰上没有探索态度,在家庭关系上是顺从角色。当随喜的佛教徒劝慰在船上肉汁只是味道不算荤食,建议尝试的时候,哥哥也是习惯性的先看看别人的态度。

PI——对宗教和灵魂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感受力,对信仰和人际关系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女友——性格处笔墨不多,只是强调了与几样事物的关联,如藤条与根系蔓延的榕树、系上手腕的红绳、森林中的莲花,一个词概括她在故事中地位——“隐藏”

四、遭遇暴风雨:虚构的开始

如果将航船在马里亚纳海沟遭遇暴风雨,引发沉船和漂流作为下半场的开始,那么上半场作者的交待基本都是实情,下半场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虚构必有依据,虚构中隐藏着真相。

场景描述:

PI在睡眠中被异响惊醒,以为是雷声,叫哥哥一起去船舱外看暴风雨,哥哥拒绝,于是PI独自出门。镜头中显示时间是凌晨1:20,父母在同一房间沉睡。

PI 在船舱外玩耍,不久见船舱进水,警报拉响,马上折返船舱,叫家人逃命。船舱间一匹斑马游出,PI打开舱门,未见父母,无功而返。PI走上甲板向水手求救,此时甲板上动物乱跑,PI问“是谁把动物放出来的?“并说“我爸爸不会游泳“。

PI被水手们推上船,厨子已经在船上,他要求放下救生船的绳索。由于PI的错误操作,救生船迅速落水,此时斑马从高层甲板跳下,在巨大重量的震动下,厨子弹出船外。

救生船脱离货轮,船上只有PI和斑马,风雨巨浪中老虎跳上船。风雨平静后,猩猩坐着香蕉飘来,船帆布下走出一只鬣狗。加上原本藏在帆布下,还未现身的老鼠,一共五只动物,漂流由此开始。

回到事发之初:人住的船舱中游出一批斑马,是一个明显的BUG;而此时船舱外动物乱跑,PI问“是谁把动物放出来的?“。然而在船上PI亲眼见父亲给动物喂食镇定剂,动物怎么可能跑出来呢?所以,当晚并没有动物出现,描述动物只是为了给后期讲一个动物漂流的故事做铺垫。从船舱中游出的斑马开始(或者更早的暴风雨开始),PI话锋一转,不仅仅是隐藏信息,同时也开始了虚构情节。

五 漂流的真相:复盘再思考

基于丰富的细节推敲和合理化思考,我尝试不断贴近故事的真相:

随着印度政府收回棚迪榭里的自治权,父亲经营的动物园失去了政府的补贴,难以为继。作为一个聪明的商人,父亲打听到他所拥有的动物在北美能卖个不错的价钱,加上探得加拿大有几处工作机会,于是决定将动物园的土地归还政府,带着动物去加拿大贩卖,用贩卖动物的钱开始新的生活。

在和家人讨论家庭去向的时候,父亲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承租了一艘货轮,带着动物和家人,离开印度前往加拿大。他说“我们会像哥伦布一样去航海“,不愿离开印度的PI说“可哥伦布航海是为了找印度啊“。

“父亲用了很长时间,才处理完卖掉动物园的事“。这期间可能发生了一些变故,可能是加拿大方面的信息错误或者变化,但在印度已经谈好了撤出动物园的事,没有了退路,这时PI的那句“哥伦布航海是为了找印度“启发了父亲,于是父亲决定破釜沉舟,导演一场沉船事故,骗得巨额保险,拿到理赔后继续在印度生活(PI在叙述中对作家说“后来我才知道,离开印度对父亲来说比对我更难“)。

于是PI一家带着动物如计划安排上了船。由于船上只供应荤食,PI和母亲与哥哥都只能吃白米饭,(PI的父亲是全家唯一吃肉的人,影片却没有交待父亲是否吃了船餐)。

PI在动物舱里补充香蕉充饥,遇到父亲在给动物喂食镇定剂,父亲说不想要到达后清理动物晕船的呕吐物,并安慰PI说,“我们到了马尼拉,就会得到充足的补给“。
而船上的肉食也许正来源于这些动物,当厨子说”这牛肝的牛吃素,这肉肠的猪也吃素“的时候,也在暗示“这牛是吃过药的,这猪也是吃过药的“,于是厨子说“我是喂人的,你是喂猴子的“,暗示着父亲给动物喂食了镇定剂,厨子用吃了镇定剂的动物肉喂人。


父亲在马尼拉以补充食物为掩护,运送炸药上船;离开马尼拉的第四天夜晚,航船来到了马里亚纳海沟——深达7000米,地球的最深处,制造沉船事故的最佳地点。
按照70年代的技术,可以精确预测航船到达马里亚纳海沟的时间。夜间定时炸弹在动物舱内爆破,PI被爆炸声惊醒,以为是雷声,他下床想看暴风雨,时间是凌晨1:20。

PI来到甲板上,外面并没有暴风雨,此后他看到警报响起,下面的船舱进水了。于是PI马上回去唤家人逃生,在船舱间里看到哥哥跑出来。PI推开房间的舱门,父母并不在房内。再返回甲板,父母已上救生船,PI赶快叫上暗度陈仓的女友(PI叙述“记得离别那天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唯独不记得说再见“,因为根本没有说再见;而PI在给日本调查员讲的两个故事中都出现了老鼠,可见老鼠必有所指)。慌乱中,由于操作错误,救生船失控落水,哥哥在上船的时候意外摔断了腿。

于是一家人看着货轮沉了,安静的不见人求救,因为镇静剂的作用,整座船都在沉睡,唯独不吃肉的印度一家人得以逃生。

父亲原本的计划是让小船跟随北赤道暖流向西回到马尼拉,因为只有四天的航程 ,马尼拉作为大型港口,航线繁忙,料想定能获救。但未料时值雨季,太平洋海面遭遇强烈的东南季风及暴雨,小船在大洋上随风漂泊偏离了预计航线,被日本暖流裹挟北上。

一家人在海上漂泊几日,未见人烟,意识到方向迷失。父亲的计划家人此前并不知情,一家人的矛盾情绪潜滋暗长。

为了活下去,父亲提议给哥哥治腿——截肢避免感染,并说服了PI和母亲帮忙。并无主见的哥哥在纠结中承受了截肢的痛苦,然而并未获救。

第二天,父亲用哥哥的肉钓上了一条大鱼,母亲非常生气的斥责父亲所为,父亲振振有词,“如果不这样做,我们都会死“,并要求PI扎救生筏钓鱼以过活。

后面的日子,父亲甚至直接食用哥哥的尸体,母亲愤恨至极,和父亲直面冲突,父亲恼羞成怒,杀死了母亲。目睹悲剧的PI心中的愤恨被激起,他杀死了父亲,父亲并没有还手,他知道哪怕用他的价值观衡量,他也走的太远了。

现在小船上剩下的是三个至亲的尸体,女友的陪伴,不知前程的漂流,和求生的欲望。他把母亲的尸体投入海中安葬,鲨鱼游来吞噬了母亲;此后他用父亲留下的刀先吃了父亲的尸体,再吃了哥哥的尸体。

两人在海上漂泊了百余日,终于在一场暴风雨后,女友虚弱的身体没有承受住这一场折腾。女友的尸体(毗湿奴的化身)支撑PI度过了最后的漂流的行程,最终在墨西哥的海岸获救。

所以,船上的动物分别对应的人物是:
老鼠——女友

老虎——PI
猩猩——母亲
斑马——哥哥

鬣狗——父亲

是的,这就是让我的推断得以证实的那个瞬间,一阵兴奋,后脑发凉——一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鬣狗。

六 遗留的问题

以上的分析能断定的仅仅是人物关系的部分,至于沉船的动机,影片中没有任何交待,PI也一直采取回避甚至抗拒的态度,但从登上救生船的人员来看,沉船必然与这一家有关。

那么制造沉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操作沉船?如何设计获救?究竟为何偏离计划?PI是随哪个洋流抵达美洲大陆的?虽然我也试图解释,但尚不能完全的说服自己。

一来对我风向与洋流并不了解,只是查询最皮毛的信息,二来如果确是“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话,PI为何一路都像置身热带?

最后,如果有朋友看到这里,如果有朋友忽然有了兴趣,更或者早就有了思考,欢迎一起探讨,解开迷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2012)

又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漂流少年Pi

上映日期:2012-11-22(中国大陆) / 2012-09-28(纽约电影节) / 2012-11-21(美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苏拉·沙玛 Suraj Sharma/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拉菲·斯波 Rafe Spall/阿迪勒·侯赛因 Adil Hussain/塔布 Tabu/阿尤什·坦东 Ayush Tandon/加塔姆·贝鲁尔 Gautam Belur/阿彦·汗 Ayaan Khan/穆德·阿巴斯·卡勒里 Mohd. Abbas Khaleeli/维比什·希瓦库玛 Vibish Sivakumar/热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詹姆斯·塞托 James Saito/俊·奈托 Jun Naito/安德里亚·迪·斯戴法诺 Andrea Di Stefano/沙拉万提·塞纳特 Shravanthi Sainath/王柏杰 Bo-Chieh Wang/柯一正 I-Chen Ko/黄健玮 Chien-wei Huang

导演:李安 Ang Lee编剧:扬·马特尔 Yann Martel/大卫·麦基 David Magee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关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