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几年前就看过《Life of Pi》,当时的我属于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的外行,想起这部电影,就是。奇妙的故事,绚丽的特效。当然,现在我也绝不算内行,但是我很想谈一下我心中的“门道。”

“导演是电影的灵魂。”评论一部电影时,一定要对导演有所了解。李安,毫无疑问的华人之光。他是电影大师。电影大师与电影家的区别是,电影大师是拍什么像什么。电影家是拍什么都像自己。我认为,前一者更具难度。李安的电影喜欢隐喻。在看这部作品时,我一直在思考,李安在这部电影中埋下的隐喻。

大家对于这部电影讨论最多的是,这部电影到底是主人公口中的哪一个故事,是什么故事。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我认为不用再这个地方大费口舌。对电影的分析,是分析其思想。一部电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有很多。这一次,我想抓住信仰和宗教这个话题说一下我心中的观点。

电影是通过倒叙回忆的方法来讲故事,这种方式有一个很大好处,就是当在一个人叙述时,他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观点,加入进去。你在观影时,需要自行分辨什么是客观发生的,什么是叙述人主观加进去的,从而受众就会有更多的观点,更多的思考,也能让这部电影更具规模与深度。

在本片一开头,作家去找成年后的Pi,Pi在做饭,再向作家讲述自己小时候时,说自己出生在印度的一个法属小镇里。吃饭时,Pi说“我是素食主义者,你不介意吧?”然后,在后面在餐桌时,Pi吃饭前向上帝祷告。作家说,“我不敢相信一个印度人说阿门。”在这短短不到十分钟,我们能提取两个关于宗教的点。首先,主人公出生在印度。印度绝对是宗教大国,人人信仰宗教。并且宗教类别众多。一提起印度,可能我们就会本能的想起宗教。所以,在本片开头,就奠定了本片其中一个基调,宗教。

第二个点,融合。首先是,主人公生活在法属印度的一个小镇,在印度土地上的一个小镇,有许多法式建筑,法国人与印度人,印度气候与法式风情,印度文化与法国文化融合在这片土地上。在此处,导演在我们我们内心里导入了融合这个词。然后,主人公一个印度人,说出阿门。说明是基督教徒。印度人信仰基督教。在这里,我们就又一次可以联想到融合这个概念。

故事继续向后叙述,Pi的父亲自认为是一个新印度人,因为小时候拯救自己的不是宗教,是西方医学,所以他信任理性科学,不信仰宗教。而母亲信仰宗教,是因为宗教是联系她和过去的唯一途径,但这是一对夫妇,所以也能看出理性与宗教相互妥协的意味。从而也在少年pi心中种下了理性与宗教这两个对立又相连名词。并且,单丛少年pi这个个体中就能发现这一冲突。Pi是数学中的圆周率π,即是理性科学。而主人公是一个有着三个宗教信仰的人。从这里也就能看出理性与宗教的冲突和融合。关于宗教,我们就先说到这里。在以上,我们可以提取三个名词,宗教,理性,融合。这其中有宗教与不同宗教的融合,宗教与理性的融合。

在提到本电影重心部分海难之前,我想关于pi为何童年pi有三个不同宗教信仰的原因说一下我自己的见解。少年Pi是一个很善良,天真,有探索精神的人。从他小时候背圆周率只为给自己正名不被同学嘲笑,和孤身一人给老虎喂食可以看出。所以我们通过他的性格,就能看出他关于宗教的态度。即他心中信仰的宗教不是我们广义理解的宗教,他信仰的都是他认为善良的,有意义的东西。在童年的他心里,这就是他关于宗教的理解。而善良有意义的东西绝不只会有一个思想存在与包含。所以这就解释了他的宗教信仰绝不会是不是单一的。而父亲对于如此的少年pi说“如果你什么都信,那就会发现你最后什么都不信了。”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少年pi与父亲关于宗教之间的不同理解。这也实际上代表着新一代人与旧一代人之间关于宗教的隔阂。

请注意一下,以上我都是在说关于少年pi的宗教观念,并没有说成年后的pi的宗教态度。因为我们可以看出少年与成年的pi的宗教态度是有些不同的,而产生这一不同的原因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海难和就此产生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在我们说这段“奇幻”漂流之前,我们假设上帝是存在的。

在海上的这一过程中,想象是上帝在帮助少年pi理解与信仰宗教。而老虎,理查德帕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少年pi登上的船开始航行那一刻起,上帝早已将少年派的求生过程分为三段,第一段,轮船遇难。第二段,海上求生。第三段,“食人岛”奇遇。我将第一段与第二段并入一起。

海上遇难是是开始,是宗教信仰与现实情景的一次碰撞。碰撞产生的改变发生在海上求生这一过程中。

漂流在大海的求生船上,有四种动物。因为理解点位不同,我认为是主人公内心的四种思想。代表着内心的非理性,邪恶,狂热的鬣狗将猩猩和斑马杀死。老虎的威力最大,我们可以理解为理性宗教融合这一思想。最后老虎将鬣狗杀死,实际上是主人公内心对峙的一个过程。从后面主人公求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依靠理性,科学与坚定正确的信仰所获救的,并不是每天向天祷告等死,或者是自杀放弃。注意,我说的理性于非理性,都是关于宗教的。电影里有一幕,不杀生的主人公将一条鱼杀死后,哭着跪下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你,毗湿奴。这实际上是主人公向自己的一种妥协。是宗教向现实的一种妥协。

老虎,是主人公内心的具象化的产物,我认为有没有一种可能,导演是有想让一个人与自己的思想进行具像的互动。少年pi从刚开始与老虎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到最后的互相依赖生存。实际上是宗教与理性融合的过程。正如本文前所说的,本部电影关于宗教的态度就是,理性与融合。

一场巨大的暴风雨,少年pi在船上顶着风雨向天叫吼着,“我一切都没有了,你还想要什么?”向上天叫喊的他,迎来了最后一场上帝给予他的考验。食人岛奇遇。

船停靠到了一座漂浮岛上,上面有食物,有淡水,有数不清的猫鼬。在少年pi心中,突然有了放弃这一念头,为何不在这座岛上度过余生,如果再一次出发求生,谁知道还有什么等待着我?可当晚上,少年pi发现,淡水成了具有腐蚀性的酸水,树上结的花里面都是一个个人的牙齿。这是一座吃人岛,只不过,它吃人的方式不是夺去你生命,而是消你斗志,去你思想。而岛上的猫鼬,何不可能是一个个曾经来到这座岛上被吃掉的人呢?他们成了猫鼬。生活在这个岛,服务于这个岛呢?而从另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宗教就是具像成了这个岛,它可以吃人,也可以服务于人。如果你盲目信仰宗教,狂热信仰宗教,总有一天你会失去生命,被宗教吃掉。但如果你理性信仰宗教,正确信仰宗教。它可以服务于你,坚定你的信仰,增加你的斗志。

在电影中,镜头给了这个岛一个全景镜头。是一个女人的样子。而这个女人有许多种代表,她代表着一个人,代表着少年pi的母亲,代表着他的女朋友。你理解的每一个样子,心里都会有一个解释。而当他将那段红绳系在岛上,我认为多多少少有种释然的情绪在里面。

少年pi重新认识自己,踏上启程,最后靠上了墨西哥的一个海岸上,理查德帕克,那只老虎,离开了。其实我认为这不是离开,而是回来,是回来到少年pi的内心中,这只老虎,饱受磨难考验,最终炼成信仰。归入到少年pi的心中。所以理查德帕克在离开少年pi时,并没有回头看,是因为理查德帕克,这只老虎,就是少年pi自己。

从另一方面,也是在这一场磨难中,少年pi和我们都重新认识到了理性与宗教的关系。它们是融合的,是相同的。少年pi曾经相信的不是三个不同的宗教,不是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而是一种叫坚持,磨难与自我拯救的思想。我相信,这也是一个教徒的所信仰的东西的应有本质。也是宗教教徒的最高境界。再换一句话来描述就是。宗教与理性的融合。

成年后的pi信仰上帝,是因为他相信上帝会给予他善良,坚定与救赎。

说完了思想,我们在简短的评论下这部电影的制作。

李安不愧是电影大师,将3D特效运用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部《Life of Pi》可以说是开创了《阿凡达》后的一个新篇章。以先进的技术搭配上丰富优秀的剧情,可以说是3D电影中的模范作品。这是李安的第一部3D电影。第一部就能拍出如此的作品,可见李安的天赋与坚持。在这部电影中,我也看到了李安对于电影的信仰。

而在剧情方面,一方面是倒叙,一方面是电影在最后提出了第二个故事,即动物其实都是少年pi编造出来的。立马将电影的层次升高了一个境界。从动物之间的斗争升华到了人性的斗争。真的是不得不佩服李安的导演功底。能如鱼得水的处理如此剧情转变。

注意我在本文中一直是称这部电影为《Life of Pi》而不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因为,这部电影精彩奇幻在“Life”一词,而不是“漂流”。

最后再说一句,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真的很不到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2012)

又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漂流少年Pi

上映日期:2012-11-22(中国大陆) / 2012-09-28(纽约电影节) / 2012-11-21(美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苏拉·沙玛 Suraj Sharma/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拉菲·斯波 Rafe Spall/阿迪勒·侯赛因 Adil Hussain/塔布 Tabu/阿尤什·坦东 Ayush Tandon/加塔姆·贝鲁尔 Gautam Belur/阿彦·汗 Ayaan Khan/穆德·阿巴斯·卡勒里 Mohd. Abbas Khaleeli/维比什·希瓦库玛 Vibish Sivakumar/热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詹姆斯·塞托 James Saito/俊·奈托 Jun Naito/安德里亚·迪·斯戴法诺 Andrea Di Stefano/沙拉万提·塞纳特 Shravanthi Sainath/王柏杰 Bo-Chieh Wang/柯一正 I-Chen Ko/黄健玮 Chien-wei Huang

导演:李安 Ang Lee编剧:扬·马特尔 Yann Martel/大卫·麦基 David Magee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关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