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首映是在2012年,那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和鸭子一起看了这部电影。当时看出3层故事,自觉已经OK了,因为第三层带点惊悚的味道,满足了猎奇的心思。
前段时间重温这部电影,这一次读出了5层,分享出来评判。

1

第一层故事是由派·帕特尔(下文简称Pi)口述给作家的故事。作家寻找灵感,找到Pi,因为他曾有一次神奇的经历,即中文译名的“奇幻漂流”。

原来Pi少年时,家里开了一家动物园,他们决定带着动物移民。原本的航线应该是从印度出发,过太平洋,到加拿大。然而航行当晚遇到海难,只有Pi乘上救生船。

与他相伴的还有一头老虎,一匹斑马,一只猩猩,一条鬣狗。

鬣狗杀死斑马和猩猩,老虎杀死鬣狗,吃掉鬣狗、斑马和猩猩。

Pi与这只名为“理查德·帕克”的老虎共同漂流整个太平洋,从吃与被吃的捕猎关系,到成为伙伴的合作关系。

最终一人一虎在墨西哥的沙滩获救。

2

第二层故事是Pi讲述第一层故事给日本货轮公司职员听后,他们不相信,Pi说出的另一个故事。

鬣狗→厨子,斑马→佛教徒水手,猩猩→Pi的母亲。

厨子杀死摔断腿的水手,用他的肉钓鱼;一周后杀死Pi的母亲,并将其抛尸海中。

那么,老虎代表谁?

3

将第一层和第二层结合,得到了第三层。老虎,理查德·帕克,代表Pi本人。

▲ 老虎杀死鬣狗,Pi杀死厨子

从印度到墨西哥,Pi漂流了整个太平洋。太平洋,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

影片尾声,作家念出调查员报告。

第一层是奇幻的,第二层是文明可以接受的,第三层是……非常残酷的。但第三层或许才是真相。

4

第四层则关乎人性。

人性是简单而又复杂的。它的形态,更像是一种液体,关键不在于液体本身,而在于给予人性怎样的容器。在不同的容器内,人性会展现出不同的形状。

科学家做过许多针对人性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总是不断拉低人性的底线。

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百度百科解释是这样的: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做的实验。环境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的狂魔。

文学家也在探索人性的边界,比如威廉·戈尔丁写出的《蝇王》,一群不到12岁的英国小男孩,在战争时期被困在荒岛上,最终造成极大的悲剧。

最终来营救的大人忍不住感叹:“我本以为一群英国孩子——你们都是英国人吧,是不是?——应该比刚才那样表现更好。”毕竟你们可是英国小绅士,你们曾经见过文明。

所以说不要想着去考验人性,而要创造一个环境,边界是规则,使得人性以我们想要的方式存在。

不可否认有天生犯罪人的存在,但大多数都是良民。人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是环境导致的。

写远了,以上是我对人性的部分看法,应用到电影里。

小的时候,Pi看老虎很可爱,老虎看Pi很好吃。Pi的父亲是这样说的:

▲ 这句话放在哪都可以,人这一辈子唯一逃不过的是自己对自己的凝视,谁能摆脱自恋情结呢?

年幼的Pi追寻“神”,思考活着的意义,分别信奉了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宗教在人类历史长河里,起到的一大重要作用,便是带领人类从蒙昧走向了理性。

简单来说,人性可以分为兽性理性(也有人说是神性)。

Pi和老虎漂流在太平洋,Pi代表了人类的理性,老虎代表了人类的兽性(其实只是一部分)。

兽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老虎不会在意它吃的是斑马、鬣狗,还是猩猩,甚至,老虎。毕竟老虎只是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遵循营养呼吸和排泄、生长繁殖应激性的本能。虎毒不食子是骗人的,我童年看动物世界,老虎吃了幼虎,当时十分惊讶。

理性,百度百科上的释义是“通过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

理性包含着克制。一种对于欲望的克制。比如喜欢一朵花,不一定要拥有这朵花;比如延迟满足,根据心理学实验,延迟满足的人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理性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当第一个智人在非洲寂静的夜晚远望月亮,原本混沌的大脑,分离出与本能不同的思考——或者说,如何更好的服务于本能——理性诞生了。

在恶劣的环境下,兽性占据上风。饥荒时期,人们易子而食。

飘在太平洋上,环境相当恶劣。Pi和老虎理查德·帕克相伴为生。

刘慈欣在《三体》里写:“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在这里将他说的人性理解为理性,兽性理解为生物本能。纵观人类史,理性是服务于兽性的。只要人还是三维碳基生物,兽性永远无法从人性中剥离。

Pi在濒死之际遇到奇怪的绿岛,以为是生机,理性已经沦陷,兽性却清醒而警惕的活着。

最终的道理竟然如此简单,“白天给你的,晚上都会收回”。

▲ 类比一下熬夜,晚上得到的,白天都会失去T T

当Pi来到了文明社会,老虎步入丛林,没有回头。

类似人性、自由、战争的隐喻在电影中并不少见。

比如《潘神的迷宫》,女主代表了理想主义,她的失败与成功都隐喻着现实,继父是纳粹,杀死的蟾蜍类比享乐的地主阶级。表面是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实质记录了欧洲抗战的历史。

5

电影的英文名叫Life of Pi,Pi是π,圆周率,在电影中有多处体现。

▲ Pi默写圆周率,让所有同学知道自己的外号

Pi失去了理查德·帕克,但养了一只小猫咪。猫咪是被驯化的猫科动物。这是文明需要的圆。

Pi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哥哥,在电影的结尾拥有了妻子和两个孩子。这是四口之家的圆。

Life of π,生物繁衍,生生不息。

生物圈,地球圈,宇宙圈,构成星星的物质现在构成了我们,构成我们的物质最后会构成其他。

图片来源:豆瓣,《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截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2012)

又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漂流少年Pi

上映日期:2012-11-22(中国大陆) / 2012-09-28(纽约电影节) / 2012-11-21(美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苏拉·沙玛 / 伊尔凡·可汗 / 拉菲·斯波 / 阿迪勒·侯赛因 / 塔布 / 阿尤什·坦东 / 加塔姆·贝鲁尔 / 阿彦·汗 / 穆德·阿巴斯·卡勒里 / 维比什·希瓦库玛 / 热拉尔·德帕迪约 / 詹姆斯·斋藤 / 俊·奈托 / 安德里亚·迪·斯戴法诺 / 沙拉万提·塞纳特 / 王柏杰 / 柯一正 / 黄健玮 / 

导演:李安 / 编剧:扬·马特尔 Yann Martel/大卫·麦基 David Magee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关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