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几天看完最近下载的一个podcast。

当李安本人,穿着有点洗白了的蓝色牛仔裤还有和牛仔裤差不多颜色的蓝色衬衫,从纽约某苹果零售店临时搭建的舞台后走出来的时候,你可以从他眼神中读出一点点的怯;不是胆怯:这个导演的任何一部作品都足以证明他不是胆小的人;那种怯类似三岁的小孩子刚进幼儿园时眼神里流露出的纯;是不了解周边环境不敢走动的怯怯的眼神。鼓掌声中他拿起话筒说了两声“谢谢”,眼神中的怯直接从声音里传达了出来。我刚看到这里,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替他无来由地担心。进度条显示采访还有四十分钟,我仿佛生怕大导演在其中的某一秒时会紧张到说不出话来。

看少年派之前对无论这部电影还是之前的小说没有任何了解。说不了解其实还是抬高自己,准确的说法是虽然事后听说这本红极一时的小说曾被很多名人推荐,但之前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个故事。第一次在微博上看到李安新片的消息,没有海报没有名称没有故事梗概就打定主意要看,无非是图导演的大名。这名字人人应该都会觉得如雷贯耳。我也觉得,但好像又觉得特别陌生。

虽然没有打听比较过,但我总自认为是在同龄人当中至少多看过李安几部片子的人:除却最近几部人尽皆知的商业片,也完整看过较早些的饮食男女和不大容易找到的色戒。很多导演拍很多电影,可惜看一部就抵上看所有了。李安好像不太一样:饮食男女和断背山故事背景找不到一点相似之处,色戒和卧虎藏龙好像也很难归为一类。李安是什么样的人,从他的作品当中仿佛不太容易显露。也虽听说过他之前的艰辛岁月,但自我记事时起,他就是今天这个家喻户晓的李安了。家喻户晓有家喻户晓的理由。看家喻户晓的导演拍的电影,即便糟糕至少也能走出去说自己看过了。

不了解李安的另一个表现是我之前从未看过他的受访视频,这个podcast算是我第一次看到李安本人从电影银幕后站到银幕前。没有了银幕的遮挡我仔仔细细地想把他每一个表情动作都观察清晰,生怕错过什么细节以致我自己勾勒出的形象和他本人的真实形象差距太远。台上的他两声“谢谢”过后小心翼翼坐进主办方准备的导演椅里。没错,常在片场出现的那种有靠背有扶手可折叠的椅子,英文就叫“director's chair”,要我猜这应该是他的屁股不少待的地方,却见他仿佛误占了别人的位置,背挺得直直的都不敢往后靠。虽然早就听说李安本人随和甚至羞涩,只是一位执导了这部大气电影的导演,在我心目中总不应该是这副说不上来的样子。

采访一开始谈李安和少年派的初相识。主持人是我心中典型的纽约客模样,有一点书生气语速很快埋头干自己事情似的专注。要命的是他一开始真的是埋头并不跟李安做眼神交流,就见大导演眨着眼瞟前瞟后瞟主持人瞟观众仿佛连眼神都不知道要往哪里搁。李安说他与小说的初相识是在十年前;说这本小说是那种自己读过后一定会向朋友推荐的类型。我同意。我与小说的初相识是在看过电影后。对此我很是挣扎过一阵。

电影在感恩节前一晚上映,我虽是在在感恩节假期前提交的借书申请,本想假期前两天好好读书当天去看首映,结果首映是去看了,但书一拖拖到圣诞节前才拿到手。没想到书不大,却读了很久,前后三个星期不断反复阅读才感觉自己开始琢磨出了其中的一些隐意。我写过一篇关于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文章,作研究时我曾形成一种观点,认为若在读书前先看改编的电影就等同于在白纸上信手胡画,是使电影变相亵渎原著的恶劣行为。但这一次我先看电影再读原著却将自己之前的理论推翻:是李安让我重新发现电影还是有辅助原著理解,甚至加深对原著理解的可能性的。

如果让我一句话评价电影少年派,我会说:“看过电影后再读小说我没有在读的时候感到过任何吃惊”。马特尔的描写极度细致。我记得之前柴静曾评价这本书说“它永远无法被拍成电影”,我不敢苟同,因为马特尔是以写分镜头脚本的心态用画面感极强的语言来写就本书的(当然柴静所言很可能是指当年电影科技的限制,但现如今谁都知道科技是以破土的竹子的速度发展的,没有不可能,只有不想做)。全书每一个用词都很考究,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像我这种外国人是当捧着教科书来学习的,遣词造句仿佛是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最令我吃惊的是作者对1动物学2海上求生技能和3宗教的了解之广见解之独到。自己开始写些小文章以后我萌生出这么一种感触:假设作者对某事的研究有百分之百,能呈现在纸上的最多不过其中的四成。对此我无法想象在我眼中精彩地呈现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小说,作者到底是下了多少功夫。为此我曾数度怀疑小说的虚构性,在我看来马特尔若不是完整亲历过少年派的奇遇是绝非能够那样微观地刻画出孟加拉虎的一个眼神,印度教和基督教的交融,还有盐水蒸馏的全过程。而李安的成功在于:他将这百分之一百二的小说中最精彩的百分之百呈现出来,让我读小说时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从而没有感到过丝毫吃惊,而那些先前读过小说再进电影院的观众(比如和我同去看此片的朋友),还能够时不时惊叹几声。

之前我没有有意去找原著作者扬·马特尔对电影的评价。我知道网上会充斥着相似的溢美之词,但我相信原作者打心眼里对电影至少是基本满意的。仅从小说读者和电影观者的角度而言,我都能在电影的每一桢画面中读出李安本人对文字的诚意。导演对原著内容基本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将那些马特尔精心描写出的场面投在银幕上,刻在观众心里。我这里说“刻”绝不是草草的评价;电影我只在一个多月前看过一遍,可是电影开头有些欧洲格调但明显充满印度风情的明艳鲜丽的动物园场面我现在闭上眼睛时还能够回忆起来:长颈鹿啃食嫩叶,树懒倒挂树枝时一张一合呼吸的鼻孔,还有一群红鹤趟水过河那抬起后腿优雅得如同芭蕾舞演员的姿势。正是这些,正是长臂猿拨动一片树叶,班马震动一块胸肌,疣猪奔跑时掀动的一片飞尘和群鸟歇息时晃动的一根树杈让人能闻到那种生机,让人坐在影院看着这样的画面只要五分钟就忘掉了自己的生活,任电影将自己带进那个世界。少年派的摄影执导是好莱坞鼎鼎大名的智利人克劳迪奥·米兰达。写这篇文章时我才知道本杰明巴顿奇事当中完全另一种风格的画面也出自他手。作为他的新晋粉丝在膜拜偶像的同时还不算惊奇的发现原来纽约时报特邀影评人,因挑剔而出了名的a.o.史考特,对米兰达的画面也从来说不出一个“不”字。

其实故事到这里时就说李安拍出了一部好片子一点都不为过。不过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那个电影主角其实还没出现。采访不断深入主持人自然要问导演制作孟加拉虎影像的前前后后。此时采访时间已经过半,无论是采访人还是受访人似乎都终于放松了一点。李安也一点一点抛掉眼神中最初的那种“怯”;在谈到CG和3D制作时他终于仿佛适应了众人的关注,回答时不再结巴,语速也开始加快,偶尔说句笑话,好像终于肯褪去外衣开始展现自己散发着导演魅力的那个真正的李安。采访还有15分钟左右时观众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就猜中我所想:问问题的观众明显看过多部李安的作品,如数家珍的同时也疑惑作为一个拍出众多各具特色电影的制作人,李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电影人?

李安的回答很长很缓。又长又缓到我好像想明白了问题的答案。他从初涉电影界时拍饮食男女类似的家庭故事片讲起,到最近的少年派,讲述自己一路走来每一次或心向往之或受人之托下尝试新事物的激动,打击和成就。期间他常用一个词,就是learn。李安是一个学习型的影人,他眼神里的“怯”实际上是如同新生儿眼神里的光:你去看小孩子的眼睛总是比大人的亮,因为他们好奇,他们想摸想咬想了解这个世界,等到他们一点点长大一点点了解世界以后眼神里的光就逐渐消失了,因为不再好奇了。而采访当中的这个李安,这个头发灰白的六十岁长者,眼神里的光和新生儿一样的亮,因为他仍旧好奇好学。他说自己拍牛仔的故事,一个和自己成长的背景差得远得不能不能再远的故事,他可以去问去学;他为了少年派,观察水,考潜水执照;接触3D,拍片时如同摸着石头过河,但言谈之间你还是能感到他很激动。他说试过一次觉得有意思,还想再拍。他拍的电影,总是关于一拨仿佛凑不到一起的人却学着凑在一起做事的故事:从貌合神离的父女最终相互理解,到女学生对冷酷的叛徒头子产生爱,到作为雄性代表的两位西部牛仔互相依赖,直至如今,一人一虎也能共患难。其实李安自己的人生最适合被他拍成电影吧:他和老家打交道,拍台湾的一转角一校园;他合作过的演员,是好莱坞里人人艳羡的帅哥;他讲完美国大西部的故事突然又跑回南亚,像一个印度人一样带着一帮印度人,一个智利摄影和一堆世界各地的伙计,花了四年,讲了一个关于信仰和大海的故事。李安是这样一个电影人:他双眼里闪着新生儿般的光芒,学着做好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podcast地址: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ang-lee-life-pi-meet-filmmaker/id587024089?mt=2 值得一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2012)

又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漂流少年Pi

上映日期:2012-11-22(中国大陆) / 2012-09-28(纽约电影节) / 2012-11-21(美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苏拉·沙玛 / 伊尔凡·可汗 / 拉菲·斯波 / 阿迪勒·侯赛因 / 塔布 / 阿尤什·坦东 / 加塔姆·贝鲁尔 / 阿彦·汗 / 穆德·阿巴斯·卡勒里 / 维比什·希瓦库玛 / 热拉尔·德帕迪约 / 詹姆斯·斋藤 / 俊·奈托 / 安德里亚·迪·斯戴法诺 / 沙拉万提·塞纳特 / 王柏杰 / 柯一正 / 黄健玮 / 

导演:李安 / 编剧:扬·马特尔 Yann Martel/大卫·麦基 David Magee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关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