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海是一面镜子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头猛虎,而在这里,海是一面镜子。

“我向他们讲了另一个故事。“当这句话从派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他的眼神难以言说,故事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奇幻的情节只是残忍所结的痂,掩盖混着腥臭的脓水和血淋淋的事实。

“弱肉强食”是自然不变的法则,它让动物们被野性驱使,追赶、捕食。曾经,人类的祖先也是如此,没有亲疏,只有强弱,如猛虎一样浑身兽性。渐渐地,人类有了家庭,有了氏族,灵魂和思想,有了感情有了温度,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一直到生存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类来说不再是问题,良知和道德开始在社会上生根开花,人们学会了慈悲,对一切生灵慈悲,尤其是自己的同胞。

我们曾经野性,心有猛虎,为生存,血腥杀戮,后被文明教养、良知标记,将猛虎禁锢。但文明和良知从来都是不易,一旦失去物质和社会的养料,便会残喘枯萎。当我们被命运逼迫至生存的死角,心中的猛虎便会破笼而出。影片就是在讲述这么一个残忍现实的故事。

在茫茫的大海上,海浪就是时间的流逝,一道接着一道,推着孤苦无依的生灵,靠近死亡而去。孤舟是唯一的依靠,舟上的人被死亡的恐惧抽干了自己的灵魂。海水静静地流淌着,这里没有社会压力的束缚,命运将死亡直剌剌地戳在每个人眼前,“饥饿,可以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良知和道德束缚不住求生的欲望,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茫茫的海水将这欲望照的格外清晰,舟上人与野兽无异,而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猎犬咬死斑马和猩猩,老虎吞噬猎犬,其实哪里能用社会中的道德进行评判呢,在生死面前的选择往往是没有对错,在《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一书中电车案例,即使选择救五个人,但这个选择就对吗?那一个人又何其无辜?如果派不去做那只猛虎,那他就会成为斑马和猩猩,如果他不去吃人的尸体,那他也只能失去生命。对死亡的恐惧,逼出了那只猛虎,派原本善良正直,但他无路可走。

良知和道德从来不容易,虽难以经受生存的考验,却也难以丢弃。即使违背了良知,但道德的枷锁仍会捆绑住心底良善的人。派的心中就一直被这枷锁束缚住,即使在空无一人的海面上,他的忏悔和痛苦都是剜他的心的。这也是海这面镜子所照出的,他至纯的善。他内心的恐惧,一方面来自于死亡,一方面来自于失去良知。所以,派选择逃避,选择幻化出那一只猛虎,来承担他的罪恶,他每天与之争斗与之相处,“对他的恐惧让我时刻清醒”“理查德·帕克在这里能让我平静下来”。这是他的逃避,更是他的自我问罪,我不认为他软弱,在失去善良的权利之后,坚信自己依然善良是支撑他活下来的力量。

在电影的最后,派得救了,奇迹般的,代价沉重的。当他回到那个充满养分的社会,在海水中显现出了人性的黑暗一面就销声匿迹了,良知和道德繁盛生长。他还是那个善良的人,正如那句“很多年我都没再提起理查德·帕克“一样,心中的猛虎禁锢了。

这部电影,特效、画面、铺垫、情节设计已是可圈可点。每一句话都有着自己的深意,如女子一般的海岛其实是长满蛆虫的尸体……不说破,直到最后揭开真相,一切铺面而来,只剩下怔然。他不去评判,给你两个故事,让观影者自己思考,关于生死,关于道德,关于信仰,每一样都直击我们内心深处。

“两个故事,你喜欢哪个?“大多数人选择第一个,因为它无关良知、无关道德,即使血腥残酷,也远离人性,留有余地。但你可以偏爱美好,却不能不相信残酷,残酷会把真相层层剥开,展现在你眼前,就像影片里的大海——人性的镜子。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镜子,而你,又会在镜子里看到怎样的自己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2012)

又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漂流少年Pi

上映日期:2012-11-22(中国大陆) / 2012-09-28(纽约电影节) / 2012-11-21(美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苏拉·沙玛 / 伊尔凡·可汗 / 拉菲·斯波 / 阿迪勒·侯赛因 / 塔布 / 阿尤什·坦东 / 加塔姆·贝鲁尔 / 阿彦·汗 / 穆德·阿巴斯·卡勒里 / 维比什·希瓦库玛 / 热拉尔·德帕迪约 / 詹姆斯·斋藤 / 俊·奈托 / 安德里亚·迪·斯戴法诺 / 沙拉万提·塞纳特 / 王柏杰 / 柯一正 / 黄健玮 / 

导演:李安 / 编剧:扬·马特尔 Yann Martel/大卫·麦基 David Magee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关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