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了两个故事,两个故事讲完后,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不难获悉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故事,一场奇幻的漂流其背后其实是一次极为残酷与现实的求生记。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影片结尾派对父亲的教诲深表感恩,没有父亲的告诫,派的兽性不会那么理所当然而又毅然决然的出现而数次拯救他于危难之中。

查德-帕克这只老虎其实就是派内心兽性的隐喻,甚至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吃人海难故事主人公的名字,1884年,“木犀草”号轮船沉没,4名船员被困于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员,还有一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仆,3名成年船员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杀死了孤儿理查德-帕克,分食了其肉体,并得以生还。而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老虎落水后派在一番思想挣扎后要救它上来,派此刻拯救的不是老虎,而是内心使自己生还的兽性。

从影片开始作家就定义了这是一个发现神迹的故事。而神迹在哪里出现的呢?结合父亲之前曾经说你在猛兽眼中只是看到自己情感的倒影,即兽性与神性并不能和谐相处,然而派在结尾处深深地确定,在理查德-帕克的眼中他看到了不仅仅是倒影,他看到并感受了“其他的东西”,这“其他的东西”即是在兽性之中蕴含着某种神性。

可见,派的逻辑是:神性指引着派的兽性的激发,兽性使他得以生还。所以讲完两个故事后他才会问作家:你更喜欢哪个故事?作家回答:有老虎那一个。所以派说:你更接近上帝。其含义是:你也相信是神性指引着兽性的出现,而使我得以生还。我们发现,这也正与影片最初的铺垫部分相合,派在这次重大变革中理解了父亲的教诲:即兽性与神性的分离,但更经受住了考验:没有让兽性占据自己,依然相信着神性,坚信着自己的信仰。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呈现的是派先是一个人笑着,随后猛虎出现了,然后猛虎一步步消失在丛林中,这其实正是这场奇幻漂流的升华隐喻,代表着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派代表着神性,神性指引着兽性的出现,让人类在危机中得以生存,当人类来到文明世界后兽性又自然而然隐退到了原始的丛林状态,人类回归到人性。至此,神性人性兽性完成了浑然统一。

影片给我们讲了两个不同的故事,通过故事本身向我们传达了对宗教的理解、对信仰的坚持、对人性的思考,而对于这些宏大的主题李安居然在影片中没有任何形式的说教与灌输,甚至连相信哪一个故事都由观众自己决定,自己去思考。导演李安这样的处理令人拍案叫绝。整个影片让我们再一次佩服李安导演的功力,借此片李安第二次问鼎奥斯卡最佳导演。因为不论你是否看懂了这部电影,你都能从中获得某种终极享受,一种是来自观影视觉上的直接享受,另一种是来自对影片深度思考后的精神享受。其实李安导演通过电影一直在思考人类在面临冲突时的两难选择问题,本片中的生存与信仰;《色戒》中的欲望与规戒;《断背山》中的理智与情感。或许导演李安本身就是一个纠结的人,或许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电影来寻找所纠结问题的答案。不过本片中李安着墨重彩拍摄了第一个故事,可以推测他内心其实也跟从着上帝。

最后,这部电影常看常新,本人看过至少20遍,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有人坚定地认为:兽性不是什么可恶的东西,能够保持兽性甚至是一个人高贵的表现;也有人认为:神性就是一种“阿Q精神”,起到麻醉自己的作用。这些观点本人全部认同,坚持兽性、时刻保持残酷的战斗状态、像猛兽一样贪婪更容易在人类这个高级物种聚集的社会中取得成就;但是人类在并不强大的躯壳内还承载着一个灵魂,这个灵魂又总规训着我们的兽性,试图让我们安宁,而非像野兽一样活着。既然不能长期像野兽般存在,我们就需要宗教,需要神给予我们启迪,赐予我们安宁,因为那个灵魂与野兽的距离较远,与神的距离更近。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2012)

又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漂流少年Pi

上映日期:2012-11-22(中国大陆) / 2012-09-28(纽约电影节) / 2012-11-21(美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苏拉·沙玛 / 伊尔凡·可汗 / 拉菲·斯波 / 阿迪勒·侯赛因 / 塔布 / 阿尤什·坦东 / 加塔姆·贝鲁尔 / 阿彦·汗 / 穆德·阿巴斯·卡勒里 / 维比什·希瓦库玛 / 热拉尔·德帕迪约 / 詹姆斯·斋藤 / 俊·奈托 / 安德里亚·迪·斯戴法诺 / 沙拉万提·塞纳特 / 王柏杰 / 柯一正 / 黄健玮 / 

导演:李安 / 编剧:扬·马特尔 Yann Martel/大卫·麦基 David Magee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关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