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好久没写影评了,最近因为公司事情忙的不可开交!作为传媒广告行业压力很大,在不久也经历过奔溃事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昨晚看了巴巴杜才深有感触,看完后内心很难平复今日又重温了一次。
<图片2>
巴巴杜,根据电影介绍,它是一本儿童手绘书,书中有一位叫巴巴杜的怪物他十分黑暗暴力,然而它竟然慢慢的出现在生活之中,这对母子安危受到了威胁.........
<图片3>
首先,先了解下两位主人公的背景身份。
母亲,在影片中看得出是温柔慈爱的妈妈,尽管后面黑化了但不难看出她本质上是气质温婉的女人。根据片中的线索,妈妈在事故之前是一名儿童手绘作家,和自己丈夫很恩爱,但是由于在送自己生产途中遭遇车祸,丈夫惨死,孩子出生。
丈夫意外死后导致她不得不独自抚养孩子养家糊口,放弃了自由儿童手绘作家职业去做了一名护士,每天面对着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一群老人,每天生活都是两点一线似乎没有一点乐趣和娱乐节目,她生活每天都是围绕孩子和工作。(影片中妈妈头发一直都很凌乱,看得出她很少搭理自己。)
从闺蜜口中得知她丈夫已经死了七年,这七年里妈妈就是一直重复两点一线生活,她也许来不及去悲伤就要被迫面对现实带来的一切麻烦和繁复,还有孩子的不省心。。。。。
<图片4>
在影片中不知道有没有看官跟我一样,在一开始特别讨厌这个熊孩子。熊孩子说话经常歇斯底里,语言中充满了戾气压抑甚至行为上还有着暴力表现。在片中大部分场景都伴随着熊孩子撕心裂肺尖叫声,让人特别不舒服。
其实我个人觉得孩子其实是妈妈的真实写照,这些下面内容会慢慢分析.......
<图片5>
看完两位主人公介绍,相信大家都大概了解到了故事背景。妈妈由于丈夫惨死正是孩子出生日子,所以熊孩子从来没有在真正生日当天过过生日,而且也没生日派对。妈妈也因为无法释怀丈夫死亡,因此变得特别敏感,对于单亲妈妈、丈夫这类话题都是她禁忌的区域,任何人一旦踏入妈妈都会很凶狠去回应。
为什么我说孩子是妈妈真实写照,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这句话是很早以前央视CCTV一段公益节目的广告语。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孩子在最佳塑造性格和认知阶段,都由父母陪伴完成。回到本话题,妈妈在长达七年里无法释怀的悲痛难道一点不会展现出来吗?其实有的,妈妈在片中很多地方都变现出来抓狂暴躁的情绪,这样情绪在七年里慢慢渗透到孩子身上,才有了熊孩子遇见事情抓狂暴躁,歇斯底里的情况。
只是妈妈会压抑自己情绪,而孩子是天真的,他并不懂得什么是控制,于是在片中他真实表现出妈妈带给他影响。
片中提及到妈妈曾经是受欢迎的儿童手绘作家,这里也为巴巴杜这本书出现做了明显铺垫。其实巴巴杜是妈妈在长期压抑下分裂出第二人格所绘,但第一人格的妈妈并不知道。后来孩子无意间找到了这本书,在孩子要求下才看到巴巴杜这本手绘书。

巴巴杜在发现之后,慢慢时有时无出现在母子生活中,其实这时候已经开始了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的之间斗争。第一人格妈妈还是希望能正常生活于是她撕掉了巴巴杜,渴望一切回归平静。但由于积压已久的伤痛和高度精神衰弱导致内心的扭曲,第二人格依旧猖狂存在,并且粘好了撕毁的巴巴杜还绘上了血腥的结局。其实书中后部分内容正是妈妈内心真实想法,不难看出妈妈爱丈夫胜于爱孩子,于是她内心深处多多少少觉得是因为孩子出生才害死了自己的爱人,导致现在悲惨生活。
书中巴巴杜是穿着礼服的怪物,而一直出现在片中的爸爸也是一身礼服,可见巴巴杜其实是丈夫缩影,是妈妈内心的心魔,也是孩子所谓的怪物。
孩子觉得巴巴杜怪物真实存在,一部分是因为妈妈有意无意的表现让孩子觉得是因为自己才害死了父亲,无形形成了一种自责感;另一部分是妈妈因为思念丈夫时长到地下室看遗物,深夜踌躇的脚步声和开门声和痛哭声,都让孩子觉得这些奇怪声音是怪物出现了,所以孩子制造出来武器来对付所谓怪物。
其实所谓巴巴杜都是人内心的黑暗和悲痛的一面表现。

片中妈妈去警察局报案时候看见了巴巴杜身影,其实这时候第二人格已经开始慢慢侵蚀第一人格。而在镜头对妈妈手部特写,妈妈右手黑漆漆的,而巴巴杜颜色也是黑色炭笔所绘,因此也暗示了巴巴杜后续结局是第二人格妈妈画的。第二人格走后第一人格发现了后续内容被吓到后烧掉,烧掉的书再也没出现,所以巴巴杜并非魔鬼。
自从妈妈烧掉巴巴杜的书后,开始了精神恍惚黑化表现。在晚上睡觉时候巴巴杜跑进妈妈嘴里其实就是第二人格已经开始完全占领第一人格表现。被吓到的妈妈不敢睡觉叫醒了儿子陪自己一起看电视,电视一开始是正常内容,慢慢的开始变得诡异。
出现了妖精以及奇怪不安画面,跟着开始不停出现巴巴杜的画面,所有画面都变成了巴巴杜。此时此刻也说明,妈妈内心黑暗一面彻底表现出来,第二人格击败了第一人格。

第二人格的妈妈开始变得神经兮兮,有攻击性,粗口,凶狠对待孩子。但不懂事孩子一直觉得黑化妈妈是被所谓巴巴杜附身,于是他要驱赶走巴巴杜找回爱自己妈妈。

影片中,隔壁老奶奶说了一句话:我知道每年这个时候你都特别不好受”,不知是否暗示着每年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彻底奔溃一次,只是由于闺蜜绝交和工作烦心、孩子不懂事和压抑多年的悲伤恶化了这一切。
在最后妈妈要掐死孩子时候,孩子用自己内心的爱唤醒了第一人格的妈妈,驱赶走了所谓巴巴杜。第一人格的妈妈再次回来了,结尾中她开始不避讳丈夫的话题,还给孩子过来生日派对,这看似正常走上正规生活却依旧透露出让人无从安适的压抑。因为第二人格并没有消失,而是暂时和第一人格和平共处。

很多人不懂最后地下室给的那碗蚯蚓是什么因此,其实也许蚯蚓只是一种暗示和隐晦表现方式,它真正想变现的依旧是内心因为悲痛带来的负面情绪和黑暗一面。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巴巴杜,只是在没有刺激前提下,它还是沉睡婴儿。但当我们无法释怀内心阴暗和负面情绪释怀,这些能量就好像食物一样为它提供营养,慢慢使它长大吞噬了原本的我们。

曾有句话:上帝给你一张脸,你却为自己再造了另一张。”真实的自己与外在的伪装相互斗争,胜负难分。

巴巴杜就是另一个我们,有些时候我们一念之间的恶意也许正是我们内心的巴巴杜想要苏醒的信号。只要我们还活着它就不会离开,寄生在我们皮囊之下。

其实真正勇气,是战胜恐惧和内心黑暗,学会释怀自己,而并非你一无所惧。




最后点评,本片采用了暗黑童话的风格,画风和拿捏都不错。巴巴杜类似美国都市传说中的无脸男,人往往对都市传说这样口口相传故事感到害怕,因为似真似假才让人感到不安。全片下来前面铺垫稍微长了一些,快靠近结尾的高潮部分尿点基本没有,如果剧情能稍微紧凑些或许会更好!

以上仅个人观点,不作为具体评论!
感谢大家,po主要去吃饭了= =每次都是临到吃饭时候写,写的好仓促~~~

鬼书The Babadook(2014)

又名:巴巴杜 / 鬼敲门(台)

上映日期:2014-05-22(澳大利亚)片长:92分钟

主演:艾斯·戴维斯 Essie Davis/Noah Wiseman/丹尼尔·亨绍尔 Daniel Henshall/Tim Purcell/Tiffany Lyndall-Knight/Hayley McElhinney/Cathy Adamek/Peta Shannon/Benjamin Winspear/Michael Gilmour/Adam Morgan/Craig Behenna

导演:Jennifer Kent编剧:Jennifer Kent

鬼书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