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城里有这样一位老大爷,每天踩着三轮车穿街走巷地去给他的老主顾们理发。人们都亲切的称他为靖大爷。
靖大爷今年已经85岁了,但仍生得一副硬朗的身子骨,几十年如一日地踩着他的三轮为周边的大爷们理发。这些都是他的老主顾,他们享受着靖大爷的剃头手法。他们享受在靖大爷为他们提供的剃头、刮面、掏耳朵、绞鼻须这些传统的理发工序中。靖大爷的老主顾们说,这些老祖宗的传统现在那些年青人已经不会了,年青人不喜欢用这些老传统,但他们还是离不开这些老传统。
靖大爷依旧每天踩着他的三轮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转悠,但他的老主顾却越来越少。靖大爷每次只收5块钱,生活也越来越拮据。靖大爷说,人活着,想得开是幸福,想不开就是遭罪。他活着只是守着他的老传统,因为他的老主顾们都喜欢这套老传统。
这是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讲述的故事。当看到韩少功的《青龙偃月刀》一文时,我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部纪录片。这是两个何其相似的故事,同是传统的剃头匠,同样固守着他们的老一套,同样面临着老主顾一个个离开人世,自己生意日渐萧条的景象。不同的是,靖大爷受到大家的尊重,而何爹则被人认为是老顽固。
其实何爹何尝不是是一个孤独的人。他不屑于现代的理发手法,他说现在剃头都不是人剃头,而是电剃头。他高傲,看不起那些只学两个月就自己开店理发的年轻人,更看不惯女人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他是个传统的老顽固,守着自己那老一套不愿革新。他又是一个可怜的孤胆英雄,固执地守护着他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
《青龙偃月刀》中韩少功用他独特的笔法为我们讲述了像靖大爷这样的老一辈剃头匠的故事。全文的语言独具特色,让人看后印象深刻,然后在这深刻的印象之中进行反思。文章开篇讲述何爹的生意越来越清淡是用了一串“脑袋”一词,让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觉。而且韩少功从市井人物的视角描述这个故事,一串的“粗俗”语言让人看的会心一笑。这笑中,有嘲笑,有苦笑。嘲笑的是何爹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苦笑的是传统文化的缺失。
靖大爷这和他的老主顾们谈到这一套传统的剃头技术时很自豪地说,这些东西年青人都不会,他们做不来。大概何爹也会这样吧,不然他怎么不愿意给顾客染发烫发。这些他不是不会,只是师傅没有教过他,他只做师傅教过的活。
文章中最打动我的一段便是何爹为三明爹刨光头的那一幕。何爹见自己的老主顾许久没来,变亲自上门看看。而此时何爹见到的已是奄奄一息的三明爹了。何爹见着能听自己说说心事,能跟自己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聊到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老朋友的半条腿已迈入鬼门关,那种没落与伤感其实一两句话能说的清的。此刻的道别已没有任何意义,简单的“你放心”三个字中蕴含的是怎样的不舍与悲伤。于是何爹也不再多说,只是拿出他的剃刀,为三明爹最后刨一次光头,让他舒舒坦坦,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地上路。
这一幕在《靖大爷与他的老主顾》中也出现过,靖大爷在为奄奄一息的老友剃头时,就像是在举行一场隆重的告别仪式。剃头、刮面、掏耳朵、绞鼻须••••••在完成了这一道道工序之后,我看到靖大爷眼角那抹不易察觉的泪迹。靖大爷说,老一辈的都走了之后,也该轮到我了。靖大爷的老主顾们一个个入土了,靖大爷也越来越孤单。
无论是何爹还是靖大爷,他们都是一样的,只想让自己的老主顾,老朋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享受到人间最舒心的洗礼。
我想,韩少功应该是知道靖大爷这个人的,不然他怎么会塑造出与靖大爷如此相像的一个人物。《青龙偃月刀》中的何爹的故事处处散发着靖大爷的影子。但是,我们敬佩于靖大爷的手艺时并没有人会去批判他的守旧,我们只是尊敬他,褒赞他。可对于何爹,我们少了那样的敬佩,我们给予更多的是不解,是批判。我们会说他不思进取,说他是老古板。虽然那些习惯了老一套的老主顾们需要传统的剃头方法,但社会毕竟是发展的,发展新技术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抛弃旧的传统。虽然在看《青龙偃月刀》的时候我也会感慨于现代化发展带来的传统文化的流失,但这份感慨远没有在看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时来的强烈。也许影像的力量更强大一些,但是如此相像的两个故事,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
对于靖大爷,我怀着更多的崇敬的感情。敬佩他的坚守,敬佩他85岁地高龄还能那么精神抖擞穿梭于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而对于何爹,我也敬佩他对于传统的坚守与传承,但同时我也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着这个人物。其实我也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对这两个人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其实这是两个人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就连个性也是那么相像。
当街边的理发大娘为靖大爷剪完头发后,靖大爷只是默默地离开,没有告诉大娘其实他也是个剃匠。在看《青龙偃月刀》是我就在想,何爹是在哪剪的头发。也许他也是找的一个街边小摊。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当那个剃匠拿着剪刀为何爹剪头发时何爹会一声不吭吗?我想不会。何爹受不了年青人剪头发不用剃刀,更受不了女人为他理发,摆弄他那颗脑袋。何爹是高傲的,他只觉得师傅教自己的那一套传统的剃头方法才是最好的,现在年青人那些吹拉烫染都是不入流的。他当然也不会沉默,他会与之争辩。也许这就是我对两个人物有不同看法的原因吧。靖大爷守着传统,不愿学习年青人那一套,但他并没有排斥年青人的理发方式,不会对女人拿着剪刀给人剪头发这件事嗤之以鼻。我想,这就是我会对这两个人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吧。
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传统剪发工艺时代的现在大学生,我并不理解那些大爷们所说的最舒服的剃头方式带给他们的身体及精神上的舒适感。一直经历着现代吹拉烫染剪发方式的我也不觉得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好。时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飞速的发展也让老一辈们感到无所适从。
在“我”去找何爹理发时,何爹非常高兴且热情地招呼了“我”。“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但他却仍有他传统的想法。“我”又何尝不佩服他那套行云流水的传统刀法,但时代潮流并不会因为他那套炉火纯青的技艺而停滞不前。
我外公曾经也是个剃匠,我亲眼见过他拿着那把推刀为村里的人剃头。当时我的感觉是害怕,我总觉得外公那柄剃刀会刮伤了他手中的那颗脑袋。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我的担心害怕一直是多余的,但是我依然担心着,直到村子里开了一家理发店,人们都跑去那家理发店理发,外公也就没什么机会使上他那套剃具。有时候外公会像个孩子一样哄着哥哥们让他为他们剃个头,但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脑袋交给外公。之后,我再也没见外公在人前拿出过他那套工具。
因为外公,我更理解何爹,理解靖大爷。他们都是被时代落下的一代。他们当然应该被尊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身上的那份守旧情怀。
传统文化自然该传承,但传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即时创新。何爹的生意越来越清淡,靖大爷只能靠着自己一辈子结交的几个老主顾谋生,我外公干脆连剃头的工具都收起来压在了箱底。我们都知道他们对于自己这老一套的剃头方式的热爱与执着,但时代没有容下这些。试想几十年后,还有谁会记得推头、刮面、绞鼻须这一套。这不是我们不传承传统文化,只是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新型文化。何爹说的对,现代理发离开了电什么都干不了,现代科技已然让人们对它产生了依赖,无法割舍,人们离开了这些现代科技寸步难行。但是这些科技却也令现代人的生活更方便舒适。
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何爹是个英雄,但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何爹又是个固守传统的老顽固。文化需要适应历史潮流,只有能顺应潮流的文化才能长久的被传承,被保存。文化的传承不是自私的个人喜好与习惯,也不是简单的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经过历史的选择与淘汰。显然何爹的老一套剃头方式并没有被历史选择,不愿革新的何爹自然也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么伴随他的只能是孤单。

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2002)

又名:敬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 Old Jing with His Regular Customers

上映日期:2002片长:54分钟

主演:靖奎

导演:施润玖 Runjiu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