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殇
——《死亡诗社》和《浪潮》的对比分析
自由,在英语中为“Freedom”或者“Liberty”,在德语中为“Freiheitt”。拼写不同,但含义相似。美国电影《死亡诗社》与德国电影《浪潮》因主题中对自由与民主的探讨,题材同为校园、教育、师生关系,有着很强的可对比性。两部电影的主题、结构、风格、表现形式上有相似也有不同,现做如下分析。

一、主题与结构
(1)主题
“个人与群体”、“自由”、“纪律”这三个关键词在《死亡诗社》和《浪潮》中反复出现,从大的方面来说两部电影的主题与自由、民主的关系密切。
电影《浪潮》中,文格尔老师通过发动名为“浪潮”的实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 “专政”在当下依然可能发生。而电影《死亡诗社》中,基丁老师反对一成不变,支持差异和多元化,让学生珍惜光阴,吸取生命的精华,追求梦想。两个老师在教育上起到的启蒙作用,对于教育的探讨也贯穿于主题中,尤其是最后两位老师都是离开,这不免又让我想到了另外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价值、教育的悲哀,在这三部电影中都有所体现,老师的离去让人唏嘘,但思想种子已经在学生心中萌生。
而从电影本身来看,其主题还是有所不同的。《死亡诗社》拍摄于1989年,故事背景为1959年。1987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及时行乐的思潮在美国社会兴起,这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电影中老师让学生注重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注重个人思想与情感的抒发和表达。电影中的诗歌既是情节的推动者,也是情感表达的载体。而德国电影《浪潮》丹尼斯•甘塞尔(Dennis Gansel)2008 年的作品。甘塞尔对纳粹题材情有独钟,之前拍摄的电影《希特勒的男孩》,也为纳粹题材。电影《浪潮》全程其实也在探讨纳粹、专制独裁。“我们为什么总要没完没了地背负罪恶感”、“这不是罪恶感,而是责任感,我们对历史应负有的责任感”,从《浪潮》台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德国导演,他希望通过电影传达出德国人的历史责任感。虽然是根据美国课堂的真人真事改编,但电影已经印上了浓浓的德国色彩。
(2)结构
从剧作的结构来看,两个故事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死亡诗社》中,尼尔因为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选择以自杀的方式对抗父亲,基丁老师也因此被迫离开学校。电影《浪潮》中,蒂姆无法接受“浪潮”解散的事实,用手枪结束生命,文格尔先生因此被警察带走。电影《浪潮》和《死亡诗社》均选择以学生的死亡和老师离开 这两个悲剧性事件进行收尾,达到了震撼人心,引人深思的作用。
两部电影的成功,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得益于电影的结尾,从中我们也可看到编剧与导演的高明之处。两个老师都起到了启蒙学生的作用,确实带给了学生一些改变,但是社会是现实、不完美的。就像一场变革一样,一不小心就会在一个小地方出岔子。而剧中的不可控因素就是人心,无论是尼尔固执己见的爸爸,还是偏执脆弱的蒂姆,他们成了诱因,直接导致了最后的死亡。而这样的死亡,让人们更加意识到改变与变革的困难,现实的残酷和教育之艰辛。这是一个大团圆结局无法办到的效果。
从情节结构上来看,两部电影均是采用顺序性,线型的排列关系。在《浪潮》中由为明显,由周一至周六,班级就完成了从普通学生到类纳粹团体的转变,每天逐渐递进。《死亡诗社》虽没明确表明,但从其情节发展上来看,也是顺序线性叙事。
但是,这其中也有所不同。《浪潮》严格按照五天来叙事,写着日期的画面直接作为转场镜头。显示出德国人的严谨与直接。而《死亡诗社》作为一部好莱坞电影,其在情节的起承转合上下了更多的工夫。比如电影开场是学校举行仪式,复古的房间陈设、人物正式的服装、苏格兰风笛、写着“传统”的旗子,都让人感受到了学校浓浓的仪式感和传统氛围。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背景介绍。将基丁老师的到来看作是故事的开端,电影在差不多三十分钟的时候迎来了发展——基丁老师通过朗诵诗歌,使学生们受到感染。电影中着重拍摄学生的眼睛,刻画出他们在认真仔细地听讲。故事的转折点是学生发现基丁老师是死亡诗社的一员。基丁老师告诉学生们,“死亡诗人致力于吸取生命的精华。”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死亡诗社”聚会和上基丁老师的课中,不再是学习机器,而是会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去争取、去努力。不管是爱情还是演戏梦想还是写诗的兴趣,大家都渐入佳境,电影也进入高潮部分。而最后死亡又是情节一转,出乎意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死亡诗社》的结构比《浪潮》稍稍复杂一点。

二、风格
虽说两部电影都反映现实,但作为拍摄时间相差30年,由不同国家拍摄的电影,《死亡诗社》和《浪潮》两部电影的整体风格大相径庭。如果说《浪潮》是现实主义的话,《死亡诗社》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浪漫主义。
《浪潮》对于六天的展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纪录片,因为对于时间的标记与强调多用于纪实性的短片。吸大麻、朋克风的打扮、小团体欺负较弱的学生,《浪潮》中的高中不像偶像剧一样带着梦幻色彩,而是想要展现一个“不完美”的高中。其“纳粹”主题的本身就充满了现实批判色彩。
《死亡诗社》则浪漫多了。诗歌作为电影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本身就代表了梦想,无论是基丁还是学生一遍遍的诵读诗歌,都让人觉得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片中的经典台词“Oh,Captain!My captain!”出自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草叶集》,惠特曼本身就是一名浪漫主义的人文诗人,强调自由与民主。《Oh,captain!My captain!》将经历了南北战争后风雨飘摇的美国比作帆船,领袖林肯比作船长。电影将其巧妙化用,笼罩在传统、规则下的班级是帆船,而基丁老师是船长。诗中船长最终离去,电影中基丁老师也离去了。但是 离去并不代表永久消失,就像林肯和他的伟大功绩留存在美国人心中一样,基丁老师为学生做出的自由的抗争与与努力,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电影画面上学生们站在桌子上,目送基丁老师离去,就仿佛是一首诗歌一样,波澜壮阔,淋漓尽致。
《浪潮》最后老师的离去是非常具有现实性的,老师戴着手铐,坐上警车。老师、学生只是看着,有人在哭泣,有人在喊叫,就仿佛现实生活中的案发现场一样。老师坐上警车后,没有对白,画面上展现的是一路上低矮的树木,画面转回老师脸上,老师显示出一个吃惊的表情,就在这时,影片戛然而止了。没有转机,没有惊喜,这就是大多数现实的样子。

三、表现手法
虽然说两部电影的主题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在镜头运动、音乐、剪辑、画面风格和影调等电影技术层面上差异很大。
(1)镜头运动
《死亡诗社》的镜头大多数为固定镜头,当需要刻意表现某种情绪的时候才会用到运动镜头。记得有一个镜头是夕阳西下,湖边有人在吹着苏格兰风笛。接着又是一个固定镜头,钟声下的学院笼罩在紫红色的暮色下,一派祥和,庄严肃穆。只两个镜头,严肃的氛围就营造了出来。
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电影56分钟时,老师启发学生写诗,问惠特曼是怎样的一个人,老师盖住学生的眼睛,不停地逼问。镜头随着老师和学生的转圈而旋转。旋转的镜头就好似学生的思考,而随着学生将自己的想到的说出来时,镜头又变成了固定镜头,关注开始认真听学生到底在说什么。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也说出了惊人的语句,坐在下面的学生沉默了,用沉默表现他们对于学生的赞美与尊敬。从那一刻起,身性腼腆的托德不再是一个说话没有人听的人,他赢得了尊重与掌声。
大部分的固定镜头的使用其实是与《死亡诗社》整体风格相一致的,严谨、仪式感强的学校所奠定的电影基调和1959年的美国背景设置,都让固定画面更适合电影的整体。
而《浪潮》的在镜头运动上则显得酷炫很多。即使是交代教室环境,也要用移镜头来展现,很多人物的对白也在走动中完成。《浪潮》比较具有特色的是推镜头和变焦的使用,在电影中使用了多次。其中一个就是蒂姆被人欺负,班上的同学为他打抱不平,其中一个同学要将电话号码给蒂姆,镜头向前推,从中景变为蒂姆的特写。片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镜头,避免了切换。而且这种推的镜头,给人一种主观镜头的感觉,随着镜头的推进,我们更清晰的看到人物的表情和神态,仿佛进入了人物的心灵世界。
(2)配乐
无论是《死亡诗社》还是《浪潮》,配乐的选定都为背景的设置和情节的展开做出了突出贡献。
电影《死亡诗社》的配乐多为古典音乐。例如电影中有一段大家踢足球的场景。夕阳下,画面上大家满面春风,背景音乐是欢乐颂,歌曲与画面可以说是声画对位,反映了当时人物内心的欢欣喜悦。学生们兴奋地将他们的老师抱起来,在操场上奔跑着,音乐也达到了最高潮。《死亡诗社》中的学生所接受的都是当时美国最正统严谨的教育,虽说他们逐渐有了思想,但潜移默化中都是一些比较正经、正统的思想,所以用古典音乐比较合适。
而《浪潮》中为展现高中生的叛逆与活泼,用了很多朋克摇滚乐,甚至在老师的最初的出场场景中,就是摇滚乐。在片子的开头,文格尔老师开着车,跟着车上的音乐唱着。这首歌是自雷蒙斯乐队的1979年《Rock'n'Roll High School》,雷蒙斯乐队是第一支朋克摇滚乐队,其对于摇滚和音乐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这首《摇滚校园》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暗示高中校园的躁动与学生的叛逆。而文格尔先生对于这样的摇滚音乐的喜欢,也表明了文格尔先生本人的标新立异和所处的社会阶层(学历不高,自考学位,参与了五一游行)。在之后学生聚会、贴“浪潮”的贴纸时,也都用到了摇滚乐,表现了一种叛逆与逆反心态。而这样的音乐实际上也暗含了一种危险感,让人不免会联想到暴力、凶杀。其实也是对之后反转结局的一种暗示。
《死亡诗社》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也格外上心。着重细节的刻画和音乐体现出的隐喻。在电影最后尼尔自杀场景上,导演没有交代尼尔自杀,而是用有些阴郁的音乐,让人在心理上产生压抑的感觉。几乎没有同期声,画面上是尼尔戴上花环的慢动作,拿钥匙,打开抽屉,拿出一个用布包着的不明物体。没有枪声,而是音乐戛然而止,父亲从梦中惊醒。父亲寻找尼尔,直到发现了在地上的枪和倒在地上的尼尔,伴随着父亲的一声“NO!”,音乐再次响起,又是一个慢镜头。尼尔可以说是在宁静中死去了,虽然没有枪声,但是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3)剪辑
《浪潮》与《死亡诗社》在电影风格上的很大差异来自于电影的剪辑,《浪潮》中一些片段的剪辑追求个性的表达,就和电影里的摇滚乐一样。而《死亡诗社》更加传统与保守,更加注重讲一个流畅的故事。
《浪潮》在剪辑中的亮点是配合节奏感强的音乐将画面快速剪辑,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电影开头是文格尔先生开车,导演用多机位拍摄,然后快速剪辑镜头,多个场景切换,给人一种酷炫的感觉,这也是现在电影在剪辑中常用的手法。在学生们夜间行动贴贴纸,喷“浪潮”logo的那段戏中,导演也用了非常多比较零碎的镜头。配合着激烈的音乐节奏,将表现学生动作的镜头快速剪辑在一起。当一个个贴纸被贴在墙上,从画面上来看是非常具有力度的,这样的重复给暗含的是学生们的力量,预示着他们对于“浪潮”已经达到忠诚的地步了。而《死亡诗社》的剪辑则显得普通很多,它强调剪辑的流畅与不露痕迹。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们进行第一次“死亡诗社”的活动,将学生们在黑色森林中奔跑的镜头剪了好几次,配合着有些空灵和灵异的音乐,给人一种这些学生就是山中精灵的错觉,他们手拿手电筒,照出光亮,好像在奔向自由与光明。
(4)影调和画面风格
作为两部拍摄时间相隔久远的电影,《浪潮》与《死亡诗社》在影调和画面风格上完全不同。《死亡诗社》的大部分画面色彩偏灰,蓝色、黑色、灰色是里面最常见的颜色,而且这些颜色的明度都不高,给人一种比较压抑和沉闷的感觉。在人物穿着、场景和道具的选择上,导演采用黑色、蓝色和一点点的红色,显得比较正式和严肃。在明暗处理上,尽量选择反差不大的画面。影片中在对人物面部的打光上,特别注意自然,基本上没有出现阳光打在脸上,出现过曝的情况。对于一些夜戏的处理,导演都没有刻意在演员脸上打光,而是非常自然地展现黑夜中人脸的真实状况,使影片充满了怀旧的色彩。
电影《浪潮》的画面现代感极强,画面色彩的饱和度很高,在对于人物面部的打光上,常常出现阳光直射人物面部,导致人物脸部很亮的情况,这比较符合现在商业电影的风格。而在场景的选择上,除了几场夜戏,画面总显得干净、整洁、明亮,与《死亡诗社》里的学校的复古形成了很强的反差。比如在对于手球比赛的刻画,宽敞的体育场馆、干净的游泳池、巨大的落地玻璃、水下的阳光折射形成的光晕,十分符合现代工业文明下人们对于发达国家高中校园的想象。而夜戏中,常出现车灯,刺眼的灯光与黑暗的环境相映衬,给人一种不安定的感觉,会让人联想到这些学生在进行着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但是不管是《死亡诗社》的压抑与沉闷还是《浪潮》的现代感十足,导演和摄像都是站在故事背景和审美趋势上进行考量的,在这点上,两者似乎又有相似之处。

即使在今天,追求“自由”依然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两部不同时期的电影在主题内涵和拍摄手法上给予我们不同的解答。索罗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死亡诗社》里,诗歌让生命深刻而有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中,电影《浪潮》和《死亡诗社》与诗歌一样,让观众去思考,去追求,去让生命不同。自由之殇,灵魂独舞。

浪潮Die Welle(2008)

又名:恶魔教室(台) / 白恤暴潮(港) / 波浪 / 挥手礼 / The Wave

上映日期:2008-03-13(德国)片长:107分钟

主演:尤尔根·沃格尔 Jürgen Vogel/弗雷德里克·劳 Frederick Lau/马克思·雷迈特 Max Riemelt/詹妮弗·乌尔里希 Jennifer Ulrich/克里斯蒂安妮·保罗 Christiane Paul/雅各布·马特施恩茨 Jacob Matschenz/克里斯蒂娜·度·瑞格 Cristina do Rego/埃利亚斯·穆巴里克 Elyas M'Barek/马克西米利安·福尔马尔 Maximilian Vollmar/马克思·马福 Max Mauff

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Dennis Gansel编剧:丹尼斯·甘塞尔 Dennis Gansel/彼得·图万斯 Peter Thorwarth/约翰尼·道金斯 Johnny Dawkins/罗恩·比恩巴赫 Ron Birnbach/罗恩·琼斯 Ron Jones

浪潮相关影评

ㅤ
ㅤ • Bit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