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文格尔想好了怎么开始,却没有想好用什么方式和代价结束。
我觉得影片混淆了归属和独裁。纪律的约束和必要的形式(活动、口号、标志、信条等等)是每个组织的必备要素,而再此基础上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被善加利用,就可以完成个人难以达成的目标,这不正是组织成立的意义吗?在共同努力的过程中,每个成员的付出、成员之间的协作,会提升成员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也可能会赋予领导者崇拜的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组织必然会走向独裁。
说回浪潮,文格尔只是搭建了一个框架,而后成员们的主观能动性就推着浪潮开始了不羁的发展。水球队员之间有了默契的配合、懒散的学生变得积极主动、被排斥的人体会到了温暖,这是良性的一面;浪潮的LOGO席卷大街小巷,甚至政府大楼也未能幸免、组织内部打压不同意见、自我优越感膨胀并开始排外、对领导者的个人崇拜趋于狂热和盲目(文格尔自己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而不自知),这些是浪潮的负面影响,这些才是独裁主义萌芽的温床,是最应该警醒和戒备的!文格尔既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浪潮的领导者,培养了组织的雏形,却没有对组织的发展进行引导,是不负责任的也注定会失败。

浪潮在5天内发展至此,但却不能在一天内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终结。文格尔像希特勒一样在讲台上演讲,并质问成员们该如何处置组织的叛徒,大家知道不能轻易地处决或虐待,但这就能结束了吗?这只能让人对独裁主义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想这是教育活动的初衷。想想党卫军是怎么对待犹太人的,想想日本军国主义是如何屠戮中国人的!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执行元首或天皇的任何命令。这并不代表浪潮微不足道,浪潮只是一种可能性,如果不在关键处加以引导和控制就有可能走向独裁主义为害人间。说“世界距离独裁只有五天”就太危言耸听了。

是什么导致了结尾枪击和自杀的悲剧?是独裁主义吗?我觉得不是,浪潮被粗暴地终结击溃了他们的归属感甚至精神家园。换言之,为什么蒂姆会把浪潮当做自己的全部?而卡萝会强烈抵制浪潮?因为前者生活在冷漠中,而后者拥有美貌、好成绩、爱情……恨不得全世界都以她为中心(这是卡萝闺蜜的评价,我觉得卡萝抵制浪潮也未必出于道德和理智)。这不恰好说明被主流边缘化的群体才是独裁主义的第一受众吗?

“浪潮很酷”、“浪潮不在乎成绩、贫富美丑”……就像片中对制服的描述——它会模糊个体间的差异,这是浪潮的魅力所在。我想如果引导浪潮慢慢回归主流(考试、考核、成绩排名、从事义务劳动或公益活动等),成员们可能会慢慢对浪潮和领导者失望选择自己离开,而不会觉得被浪潮遗弃(Ps:这是经历过边缘化人的恶趣味和笨办法😅😅😅)

人间正道是沧桑,现有的公序良俗和人情世故可能不尽如人意,却是稳定和谐的保障。我不会做作地呼唤人间大爱,你可以追逐财富但不要鄙视贫困,你可以追求卓越但不要践踏平凡。

生活不会事事顺遂,但不如意时可以感觉到一点善意和温度,这才是家园文化吧。


浪潮Die Welle(2008)

又名:恶魔教室(台) / 白恤暴潮(港) / 波浪 / 挥手礼 / The Wave

上映日期:2008-03-13(德国)片长:107分钟

主演:于尔根·福格尔 / 弗雷德里克·劳 / 马克思·雷迈特 / 詹妮弗·乌尔里希 / 克里斯蒂安娜·保罗 / 雅各布·马琛茨 / 克里斯蒂娜·度·瑞格 / 埃利亚斯·穆巴里克 / 马克西米利安·福尔马尔 / 马克斯·毛夫 / 

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 编剧:丹尼斯·甘塞尔 Dennis Gansel/彼得·图万斯 Peter Thorwarth/约翰尼·道金斯 Johnny Dawkins/罗恩·比恩巴赫 Ron Birnbach/罗恩·琼斯 Ron Jones

浪潮相关影评

ㅤ
ㅤ • Bit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