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凡人,未能达到无心。无心就是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外面不会被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所诱惑;内心不起贪嗔痴欲的妄念。达不到这个境界终为阴阳所束缚,不能超越阴阳五行数理的范围,安得无数。
但是,唯有平凡的人有定数。那极善之人,数就拘他不定;而极恶之人,数也拘束他不定。
2. 可是孟子曰,求则得之。这是说追求应在自己内心。道德仁义是心中本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乃身外之物,如何求得到呢?
“孟子之言没有错,是你错解了。你没有看见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所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悟不同“。只要能回头向自己内心去求,内心有感外面自然有应。感应道交,没有不通的。
若不能反过来向内心去反省,而只有向外面去攀援追求,这样求之固然有很多方法门道,而能够得到的还是原来命中有的,并不是求来的。命中没有的还是求不到。“
3. 禅师问了凡,你觉得自己应该得功名应该有子嗣吗。
了凡:“不应该。科第中人都是有福相的。而我福薄,有不能积功德积善行,培养厚福的根基。而且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自尊自大,以才智盖人,轻言妄谈,直心直行。凡此种种,皆是无福之相,又怎么能有功第科名呢?
所谓地之晦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我有洁癖,这是我没有子嗣的第一个原因。和气能育万物,而我善怒,这是原因之二。仁爱乃生生之本,一味忍心,是不育之根;我常常吝惜自己的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这是原因之三。多言耗气是其四。我又好饮酒,以至于消散精气,是我无子的原因之五。又好彻夜长坐,不懂得保养元气元神,是原因之六。其余的,过错尚多,不能悉数。“
云谷禅师:“生儿子,有修百世之福德的人,一定有白世的孝子贤孙来保持他的家道不衰;有修十世之福德的人,一定有十世的孝子贤孙保住他的家道;有修三世二世之福德的人,一定有三世二世的孝子贤孙保住他的家道;那个没有后代的,或是出了不肖子孙的,那时没有修福,福德很薄的缘故。
不惟科第这种事情,世间能够享受千金之财的人,一定是千金的人物;能够享受百金之财的人,一定是百金的人物;应该饿死的,一定是饿死的人物。天道,只不过因为其材而顺其自然,几时曾经加纤毫的意思在上面。
你如今既然知道自己福薄和没有儿子的原因,从今以后尽情把它改过洗刷。把一切不登科第没有儿子的原因做一个大的改变。
从前种种的过失,譬如昨日死;从今以后,种种改过自新,譬如今日之再生。这就是义理再生之身。……“
3. 《准提咒》
4. 了凡对两位儿子说:“孩子们,《书经》有云,”天难信,命糜常“。又说“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啊。由此可以知道,凡是说祸福是自己求来的,乃圣贤之言教;若说祸福为天所命,乃是世人庸俗之论。
我们务必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则一日无步可进。
改过之道:羞耻,畏惧,勇猛
5. 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为什么不恨自己是非颠倒,反而抱怨天道报应之有差呢……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打人骂皆是善,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是恶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发自内心者真,因袭形迹者假;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今人看到谨慎,不倔强的,大都称之为善人而认同他;而圣人则宁愿认可狂狷不羁的。那些谨慎温存的人,尽管有一乡的人都说他好,但因为他随波逐流没有志气,不能指望他上进,所以圣人必定指责他为道德之贼。这善恶的标准,世俗与圣人,分明是相反的啊。
推广开来看,则世俗的种种取舍褒贬,无有不谬,天地鬼神之善恶福祸,皆与世俗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所以凡欲积善,绝不可被耳熏目染牵着鼻子走。只有反躬自省,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一片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豪媚世之心即为曲……

“反行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行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

6.子贡行善后拒领奖金。孔子听闻后很不满意,说子贡做错了。君子之行,要移风易俗,要引领大众效仿,而不是为了自己诚信善意。子贡拒收赏金,会使人以为做好事收赏金是耻辱的事。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恐怕从此就不会有人去赎人了。
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
1. 1:25:00左右论叙了三个故事用来证明积阴德有福报,做好事然后自己以及后辈升官。福报等于官至高位吗?
2. 了凡的思想非常入世(承认俗世官位的意义,强调济世的重要性),同时又在某些价值取向与俗世相悖(善恶定义),且与个人主义背道而驰(为己则为恶)

---------------------
前两章(立命之学,改过之法)尚可看;后两章(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尽是鸡汤,不看也罢。

了凡四训(2001)

又名:了凡四訓

上映日期:2001片长:165分钟

主演:达式常/陈晓旭/张明健 Mingjian Zhang

导演:郑大圣 Dasheng Zheng编剧:刘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