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BBC拍得《包法利夫人》,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也就是普及型地讲讲故事,这部剧的演员和编导基本上还是忠实于原作,查理包法利先生在剧里面的感觉比书里更好些,反衬出爱玛“作”的可恶。书里的爱玛虽然作,但精神层面的张力远大于影视的具象所能够表现的,作者福楼拜完成作品后,自己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这句话常常被读者和评论家有意无意地忽视.普通的读者看来,爱玛不过是个不知好歹的作女,一个神经质的花心少妇,一个完全无视现实生活的败家女.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位长者送了我一本书<外国文学名著的故事>,里面就有对<包法利夫人>这本书的介绍和简评,那个年纪,看书基本上可以过目不忘,虽不能复述原文,也能记得大概,按80年代初这本文学普及读物的介绍,爱玛是个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生活作风败坏的无知女人,出身于劳动人民,却沾染了一身资产阶级的恶习.最终被纨绔子弟所玩弄,导致破产自尽的悲惨下场什么的.前几年读了原著,如果只看表面,这部书仍然给大众读者这样的感觉.而只有读者关注到作者的精神世界,以及书中的人物细节,才知道,在那样的年代,爱玛这个人物,代表着对失落的贵族精神的期待,代表着对庸俗社会生活的厌倦,代表着对艺术与美的追求,同时又代表着作者内心对现实与理想情欲两厢冲突的深深绝望..
按现在的眼光看,爱玛是个人戏不分的艺术女青年,她整个人的生存状态是一种追求艺术的境界.跟搞美术的朋友们一起聊天的时候,我常常发现,学艺术,做艺术的,绝大多数也不过是靠手艺谋生的饭碗哲学,而真正能够把艺术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人寥寥无几.上次和几个朋友聊起黄永玉与范曾的对垒,其实,美术圈的人总以为这是一场流派之争,关注过两个人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态度的人,就会明白,他们的作品传达的精神特征完全不同,而表现手法和承载体的多样性在黄永玉先生那里是一种自我的突破与尝试,范先生的画风自成一格,但抱守自己的一家之言,大有学阀作风,再关注到这两个画家在建国后至今历次运动中的种种表现,及个人生活的轨迹,更进一步地说明,真正的艺术家是在艺术的生活方式里用艺术的思维方式对待人生.范先生在国际上走得地方再多,画再贵,也很难令人相信他能够成为经得起时间和时代考验的大家,因为,无论他在这个星球上走多远,他永远没走出他自己,永远没脱离用作品证明个人名声的狭隘心态.
话扯远了,回来说包法利夫人--爱玛,爱玛仰慕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不识人间烟火,向往浪漫的格调与爱情,其实,作为一个乡村农民的女儿,父亲倾其所有送她到修道院自小接受贵族教育,这本身就筑就了爱玛飘离现实庸常生活的可悲命运.人得站在自己脚下那个台阶上设定生活目标,寻找幸福的实在感,而当精神需求远大于实际物质生活所能提供的能量场时,不幸便由此开始,而女人的最终落脚处,便呈现在爱情模式上.
这不由得令我想起另一部文学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相比之下,安娜卡列尼娜比爱玛幸运得多,她出身高贵,嫁的又是仕途高官,上流社会一切的高尚品味在她眼中都是司空见惯,可精神世界的需求并不是由社会阶层的表象能够满足的,因此,安娜在与高级军官渥伦斯基的偷情中满足了一个高品位女人更高的精神需要---被尊重,被需要,被承认.
但是,爱玛与安娜最终走的都是一条死路,因为,单从两部作品来看,里面的男性全部在庸常社会里按照社会法则生存着,这本身就与这两个女人的精神需求背道而驰,再加上两个女人都背负着偷情不守妇道的潜在恶名,她们的情人在与她们浪漫缠绵的同时,照样脱不开社会法则的思维方式,于是,一边诱惑着只贪恋甜言蜜语浪漫情怀的女人,一边根本不把这两个女人当成任何值得在意的对象,甚至不如清晨卖给他们鸡蛋的妇人.
爱玛是被现实生活窘逼而死,因为她终于明白了她历来忽视的现实是多么的残酷;安娜是为虚无而亡,她尽享奢华,付出所有的精神和身体去爱儿子和恋人,最终给她的结论是,她的爱是多余的,她是不被尊重不被需要的.
这两个女子,如果活在当下,爱玛可能不用去死,毕竟,做个独立的职业女人还是可以努力实现自己需要的生活方式,而安娜必须死,因为,残酷的世界容不下一颗纯净透明的内心,

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2000)

上映日期:2000-02-06片长:152分钟

主演:弗兰西丝·奥康纳 / 格雷·怀斯 / 艾琳·阿特金斯 / 休·博纳维尔 / 基思·巴伦 / 杰西卡·奥伊罗 / 特雷弗·皮科克 / 大卫·特洛夫顿 / Joe McGann / 史丹利·勒博 / Joe Roberts / 玛丽·麦克劳德 / Phillip Manikum / 休·丹西 / 德斯蒙德·巴里特 / 克莱尔·哈基特 / 亚当·库柏 / 芭芭拉·杰夫德 / 托马斯 / 惠特利 / 

导演:蒂姆·费威尔 / 编剧:Gustave Flaubert/Heidi Thomas

包法利夫人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