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几个人物的演员都选得不错。我心目中的爱玛一定要是娴静中有俏皮的女子。演爱玛的女演员很有气质,也很有灵气。少女爱玛的纯真、少妇爱玛的风韵都表现得不错。查理一看也是个老实人,不过那络腮胡子把我惊到了。爱玛心目中的三位完美情人也都各有特色。不过我记得原著中的鲁道夫好像是个大叔?(只看过一遍小说,不太记得了。)
电影很明显地把主要笔墨都集中在爱玛身上,所以有些人物的塑造就显得非常扁平,比如奥梅和爱玛爸爸。
我看自己曾经写的读后感,才发现自己对爱玛总是一味批评。然而看电影,却让我对爱玛产生了一丝同情。
瞎子摇八音盒(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暂时这么称呼)的情节在电影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它是电影自己创作的情节。第一次是爱玛和莱昂在马车上偷情(话说电影完全没有将“在巴黎都这么做”这句话的力量展现出来),第二次是爱玛因为经济窘迫而当掉女儿的坠子,第三次是影片结束时爱玛的尸体被人们送走,并且八音盒的音乐与爱玛和子爵跳舞的音乐重合到了一起。爱玛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刻(指与子爵跳舞)。”
就是这最后一次的八音盒音乐稍微让我改变了自己对爱玛的认识。爱玛爱慕虚荣,这是肯定的。但是只因为她爱慕虚荣便把她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就是我的偏激了。当最后的音乐响起,八音盒的音质有些苏格兰风琴和口琴的感觉,它欢快的音乐突然给人一种单纯干净的感觉,配合爱玛的音容笑貌,似乎爱玛也变得不再那么“面目可憎”,而是带有一种纯真。爱玛的心是一名稚气未脱、生活在幻想中的少女,但是爱玛的肉体却是一名有家室、有孩子、有两个外遇的妇人。这是她的可恨之处,也是她的可悲之处。
虽然为爱玛感到惋惜,不过在看影片时,一直有一个印象充斥我的脑海——像爱玛这种女人,无论嫁给谁也不会幸福。

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2000)

上映日期:2000-02-06片长:152分钟

主演:弗兰西丝·奥康纳 / 格雷·怀斯 / 艾琳·阿特金斯 / 休·博纳维尔 / 基思·巴伦 / 杰西卡·奥伊罗 / 特雷弗·皮科克 / 大卫·特洛夫顿 / Joe McGann / 史丹利·勒博 / Joe Roberts / 玛丽·麦克劳德 / Phillip Manikum / 休·丹西 / 德斯蒙德·巴里特 / 克莱尔·哈基特 / 亚当·库柏 / 芭芭拉·杰夫德 / 托马斯 / 惠特利 / 

导演:蒂姆·费威尔 / 编剧:Gustave Flaubert/Heidi Thomas

包法利夫人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