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伯尔尼,大雨。世界杯决赛。
2008年的北京,大雨,体育电影周。

德国在欧洲杯上失利才四天,在我看来如同四年光景,之所以想如此快地消除记忆,只是希望能够将这些痛苦慢慢忘却。人说德国是足球常胜将军,不过想想巴拉克的一把亚军,也够郁闷的。

昨儿上午还在家里写稿时,同事打电话告诉我下午去首都影院看电影,《伯尔尼奇迹》。去了才知道是体育电影节的影片,于是同事们就推迟了下午的开会,集体过来了。

影片开始的望远镜,蔚蓝的天,四个孩子远望一个鸽子,等待飞鸽传书……因为影院的问题,片子的前半部分在德语对话、英文字幕中度过,唔,似懂非懂。直到后来,三条线衔接起来,贯穿于整个故事才给回味开来,影片不仅映射出一个足球队创造奇迹的历程,也是一个刚刚经历战争灾难的德国进行信心重建的过程,尽管这一过程,自始自终都是被压抑地表达。

这是一个幸运的球童,处于一个还算幸运的时代,他可以选择足球作为自己的最爱,在鲁尔的街区里盘带射门,甚至可以用石块砸醒那个效力于凯泽斯劳滕的右边锋。他的五口之家也各有典型性:父亲鲁宾斯基是一个战场上归来的老兵,对强震声音的恐惧让他无法工作,国家系统的错误记录让他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战争的苦难消磨得这个男人刚回家时近乎有些偏执;母亲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典范,对孩子的呵护和父亲的争执最终赢得了家庭保卫战的胜利;哥哥是个进步青年,对平等的追求高过一切,最终走进东德,一如《前任领袖》里东德叛逆青年要去西德;妹妹是个对美和生活充满热情的女孩,球童则是德国同龄男孩子的缩影……这个时期的德国进行着战后的经济和价值观的重建,最终,伴随着国家队的胜利,这个家庭也取得了胜利。父亲从下火车时脸上充满了阴翳,到在凯旋列车上喜极而泣,他的心理变化正是德国人战后心态变化的缩影,孩子的脸上也回复以往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也是一个值得赞许的德国队。曼海姆小个子赫尔贝格本身就具备传奇性,他1936年接替内尔茨成为帝国足球队主帅,在之后的9年二战中名不副实,只能尽力保护自己的弟子还有些球艺,但二战几乎摧毁了德国的足球体系,1945年德国队重建时的人员构成几乎全是南德人。军事化的管理、对技术和战术理念的追逐,当然还拥有一个伞兵队长瓦尔特,这一切构造了赫尔贝格的成功要素,不过那个清洁女工可以凭借一句话来当他的助理教练了,“Der Ball ist rund und ein Spiel dauert 90 Minuten”,球是圆的,一场比赛有90分钟。在我看来这就是德国人的足球哲学,而不是习惯黑色三分钟的中国足球的哲学,所以拉姆可以在89分钟绝杀善于逆转的土耳其。勒夫不是赫尔贝格也完全做不了,没有魄力和果敢,好吧,下课吧哥们。

中间有一段故事说的球鞋,这也是阿迪达斯名扬全世界的故事。阿迪•达斯勒和德国队互相成就。我就纳闷了,阿迪达斯花了那么多钱来拍一球成名,为啥不多投点钱给这个影片,也好让人知道阿迪达斯是怎么牛逼起来的,宣传效果肯定会更好的。

当然,影片中有几个细节也挺不爽的,比如最后的煽情有些过了,我看前半部分时很动情,后面的太神奇化了。德国人的夺冠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就是球鞋加意志力,最后被搞得像宏志的轮子功似的充满邪恶定律。而且那个记者的线索一直都很迷离的,感觉表达的不是很好。

如果每个国家都有主旋律的话,那么就说这是德国的主旋律电影吧。电影对德国人的情感表达的很内敛压抑,却又恰到好处,不得不让你感叹整个故事的严谨性又充满立体感。2004年时影片上映时,媒体爆料说德国总理施罗德痛哭不已,真是“德国男孩也能哭”。在那场决赛时,施罗德曾跑到伯尔尼球场外等待结果,难不成他就是在哭自己就是球童的原型?

2006年7月4日,德国队迎战意大利,我们在办公室里一起为呐喊,遗憾的是德国输了。每年的7月4日都这么充满意义,兴许是我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就是7月4号的缘故吧,咩哈哈。

看完球,要回单位布置选题。坐上公交时还艳阳光照,四站路到单位路口,突下暴雨,打着雨伞的我顷刻被灌得全身湿透。这一切真应景,完全重现了54年前的那一幕。

伯尔尼的奇迹Das Wunder Von Bern(2003)

又名:The Miracle of Bern

上映日期:2003-10-16(德国)片长:118分钟

主演:路易斯·克拉姆罗特 / 彼得·洛迈尔 / 约翰娜·加斯多夫 / 

导演:宋克·沃特曼 / 编剧:Rochus Hahn/Sönke Wortmann

伯尔尼的奇迹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