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10-19

MIO • 摇尾狗:Wag the Dog

有时候,媒介与大众的关系很像某种条件反射。媒介设置议程,受众如静脉注射般的对其进行反应。虽然受众研究一直致力于强调公众在社会习得之后存在的所谓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强大的社会伦理和人类学规律的运行机制背后,作为社会动物的“人”其实很难逃脱开由情境所设定的“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Wag the Dog》其实蕴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即强大效果论在媒介素养普遍被公众内化的今天,依然张牙舞爪地存在着。

所以,当女演员在明知道要去表演听演唱会的时候,她真的被那煽情的乡村摇滚打动了,布景虽然是假的,但感情和眼泪却是发自内心的;当三十个女秘书被召集到总统办公室去“准备反应”一场动人的演讲时,她们也确实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出来了。更可悲而可笑的是,作为一名自认为略懂媒介、电影和性别刻板印象的观众,在目睹了电视如何制造战争,电影工业如何渗透进入政治表演,性别结果如何被机械地搬上荧幕之后,用摩丝码写就的“Courage,Mum”和那略带嘶哑的声线竟真的让我如Couch potato那样,内心为之一颤。

荷兰女学者Zoonen在她的书中写过一个故事,说当地的媒体邀请她以女性主义学者的身份去参加一个流行文化(主要是性感女郎麦当娜)的批判会。那些媒体工作者本来设定,女性主义者是对流行文化和“出卖身体”的商业行为嗤之以鼻的,没想Zoonen和其它一些受邀的女学者竟然都是喜欢麦当娜的,所以批判会还酝酿阶段便已经流产了。Zoonen由此推出,女性主义学者“精神分裂”式的双重人格:一方面,作为学者,媒介充斥的女性身体是对社会不平等性别结构的强化和再现,由此将会影响两性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她必须保持清醒并即时批判,另一方面,据弗洛伊德学说,女性从小沐浴在对父亲的崇拜和对母亲的认同过程中,因此对同性有一种潜在的爱恋情结。女学者们毕竟先是女人,她们也抵制不了强大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身份是有多重属性的,社会角色也随不同的场合而变。然而,即使主体意识很强的,也可能因为情境的变化而忘却自己的主体意识。《非诚勿扰》就是这样。为什么陈丹青说《非》是中国最真实的节目?为什么演员们身着华服,对着摄像机表演着一些优雅的肢体动作,但在涉及爱谁不爱谁的问题上,所有人都旗帜鲜明,所有人都变得很真实?究竟什么是真实?

如果说媒介机器是虚假的,那么,让这个大怪物发展得风生水起背后的那些东西,就是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真实。

它们是:

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人自出生而来逐渐从这个社会所习得的,对好坏美丑的认识。拿相亲节目来说,作为表演嘉宾,《非诚勿扰》的女嘉宾们都被打扮成秀色可餐的美女,她们也对应着诸如老师、护士、美容师等不同的职业身份,然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无论对哪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恒定的标准。尽管我们说,这个社会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主观存在的。每个人都承认社会文化独立于自己的存在,但也不否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内化而来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一套主观的体系源自于社会的客观真实。所以,在表演“择偶”这么一个极私人化的行为时,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外显了她内心的那一套文化价值观。

人的情感发生机制。从神经末稍到大脑中枢,音乐或是特定图像刺激到情感的节点时,无论这个刺激源发生在什么场合,这种天然的反应系统便自动运作起来了。所以我们看到,恶心的煽情总是具有催泪的效果,千篇一律的肥皂剧总是可以找到受众,而毒药般的抒情诗听起来总是那样地撕心裂肺。

意识形态。每一个人内心总有一些难以被理性所抵制和克服的东西,把它们统统归为意识形态固然是不科学的,但它们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某些属性。比如潜在性、危险性和不可抵制性。这也是媒介政治内容之所以强大的一个理论来源。

当然,还是性别构成、种族、性取向、阶级意识等等。这一系列真实是支撑媒介效果的核心力量,它们被人们所认识,然后建构成媒介文本传达出去,对应着多样化的受众反应。

由此观之,似乎当这些真实的东西被外力掌控时,人就很难不变成一条摇尾狗了。

摇尾狗Wag the Dog(1997)

又名:摇摆狗 / 桃色风云:摇摆狗 / 作大英雄

上映日期:1997-12-17片长:97分钟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 / 罗伯特·德尼罗 / 安妮·海切 / 丹尼斯·利瑞 / 威利·纳尔逊 / 安德列·马丁 / 克斯汀·邓斯特 / 威廉姆·H·梅西 / 约翰·迈克尔·辛吉斯 / 苏西·帕尔克森 / 伍迪·哈里森 / Michael Belson / 苏珊·克莱尔 / Jason Cottle / 大卫·科恩查内 / 

导演:巴瑞·莱文森 / 编剧:Hilary Henkin/大卫·马梅 David Mamet/Larry Beinhart

摇尾狗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