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资料馆看了首映以及导演交流会,有幸见到了娜塔莉波特曼本人。说来也有趣,我在资料馆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杀手里昂》。娜塔莉本人身着十分素雅的米色连衣长裙,优雅大方;身材高挑而匀称,只能说美极了。当最前排的相机闪光灯连续闪烁时,她会微微侧着头,展现出一副甜美又稍稍侧目带着调皮的笑容。当主持人宣布提问结束时,娜塔莉听到了坐在观众席中《爱与黑暗的故事》原著中译本译者的声音,邀请译者提问。回答完译者的问题,她还狡黠的加了一句说她也要反过来提个问题给译者,像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学生,问在翻译过程中希伯来语的一些表达是否能全部对应到汉语,如果不能的话翻译时该如何去处理。

回到电影故事本身。观影前花了半个月时间读完了原著,所以作为一个了解整个故事的观众,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观感。之后关于情节的讨论也会在原著与影片改编之间进行比较。

观影最直观的感受是,不知道故事将走向何处,不知道故事起伏在哪里,不知道为何在此收尾。时时刻刻试图找到原著故事的影子,直到最后有些凌乱。原著本身是一部巨长又结构十分松散杂乱的小说,在片后的提问环节,娜塔莉也自承说相比于原著故事情节自然要进行取舍。这时我才明白,也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影片整个故事已经不再是阿摩司奥兹的了,而是娜塔莉的故事。
原著是以阿摩司第一人称视角来描写的时代背景下我的整个家庭的故事,包含家庭成员间之间的情感挣扎与犹太人在以色列复国运动的抗争;而影片则是娜塔莉饰演的范妮娅为主角,阿摩司视角为线索的女性主义悲剧故事,以十分淡的时代背景来映衬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娜塔莉试图剥离出来一个情感故事,但并不成功。因为所谓“爱与黑暗”,情感与时代是并存的,是相融在一起的。

所谓“爱与黑暗”本身,并不简单的是家庭的爱与时代的黑暗。而是无论家庭还是时代,都存在与爱与黑暗的阴影之下。阿摩司父母阿里耶与范妮娅之间的情感冲突中有美好的部分也有令人惋惜的部分。而深埋在父母感情背后的矛盾其实是各自家庭思想观念的矛盾,是两个人理想生活的不同。
影片中并没有详细的提到双方的家庭,只是闪回的展现了范妮娅儿时的住宅,出现了范妮娅的姐妹和阿里耶的父母。小说里前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讲述两人的家庭。范妮娅出身于波兰富庶的磨坊主家庭,却有着偏左的态度,从小渴望的英俊幽默有男子气概的王子,她向往的是基布兹公社拓荒者的英雄主义;而阿里耶出身于俄国有着的宗教和学术氛围的家庭,自由主义,喜欢讲着让人冷场的笑话的书呆子,不喜欢无产阶级革命。他们之间从来都是隔着无限的距离,隔着无限的黑暗。
犹太人因为欧洲纳粹的反犹浪潮被迫离开故乡,回到“应许之地”以色列以希望能够建立真正属于他们的家。这样的黑暗却充满希望的时代才让阿摩司的父母有些意外的走到一起。然而联合国通过以色列巴勒斯坦分治协议随后的“独立战争”,击碎了范妮娅对未来最后一丝憧憬。她可能从未真正拥有爱情,而且已经面临了生活的琐碎,这些都可以忍受,但她最后依靠的以色列独立的信念支撑,在经历朋友与周围人的死亡后,让她彻底陷入了抑郁。(原著中并未提及范妮娅抑郁的原因,母亲自杀时作者不到12岁,他也并不清楚。)
影片中从开始间断出现的范妮娅所憧憬的英俊青年,都只是她心中的幻像,是她渴望的投射。而最后范妮娅自杀前在特拉维夫的雨中拥抱着一位英俊青年,原著中并不存在这一场景。直到在雨中,她发现一直以来陪伴她的那个英俊青年其实是黑暗的深渊,无尽的黑暗。

改编电影始终要面临一个困境。我倾向于将改编电影视为独立的作品,因此娜塔莉的改编是一种独特尝试,只是她依然陷入了那个困境。她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了影片最初是想完全以老年阿摩司的回忆为主线在讲述(与原著接近),但后来改变主意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导演试图从自己的角度从原著抽离出一个简单故事,并且重新讲述和诠释,却依然取了与原著相同的片名。然而原著看似简单的故事却是建立在许多隐含着与潜藏着的信息之上的,导演对其的取舍略显失衡,使得表达并不流畅,也难以直指人心。
娜塔莉的一些野心也可以在闪回与寓言故事中的表现手法已经影片的摄影和配乐中体现,这些点还是值得赞赏的。而本身很多角色包括她自己的演出也还是很到位的。从一些外围的了解能够看得出,娜塔莉十分努力且很有灵性,我依然期待她能够有更加出色的作品。

爱与黑暗的故事סיפור על אהבה וחושך(2015)

又名: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

上映日期:2015-05-16(戛纳电影节) / 2015-09-03(以色列)片长:95分钟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 / 马哈姆·胡里 / 希拉·哈斯 / 吉拉德·卡哈纳 / 奈塔·里斯金 / 阿米尔·特斯勒 / 莫尔·科恩 / 阿里扎·本-莫哈 / 尤纳通·希雷 / 

导演:娜塔莉·波特曼 / 编剧: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阿摩斯·奥兹 Amos Oz

爱与黑暗的故事相关影评

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