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长2个小时。看完了心里很不好受,很久没缓过来。翻了下豆瓣影评,好多是在讲什么追求自由,什么释放欲望,什么过度施舍的虚荣心(施舍这个看起来最有说服力,但是可惜导演已经借女主之口否认过了)。
日剧总是喜欢研究心理探索人性,《罗生门》就是个中经典。本片主要讲的,其实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心理需求。只不过女主自我满足的途径比较特殊,是去满足别人。

一、被人需要的幸福
我看完心里不好受是因为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还有很多人的影子,女性尤甚。
如果有人哭着向你喊“我爱你”,你能够狠下心来离开。但是如果换成“我需要你”呢?你还能安然自若地走开吗?这种情况在对方处在弱势地位的时候尤其明显。比如哀求你、需要你的是个尚未成年的小孩呢?或者是个风烛残年、行将就木的老人呢?再或者是个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的处于底层的年轻人呢?
我找不到理由拒绝了,不管我将要牺牲的会是什么。这种事并非没有发生过。女人对弱者的博爱,似乎与生俱来。
讲个高中隔壁隔壁隔壁班同学的例子。他父母在学校食堂工作,闲暇时常见她过去帮忙,我跟她算是点头之交吧。
她学习成绩一般,虽然不是很优秀,但是考上个普通高校肯定没问题。问题就发生在高考前一天。
拿到准考证后,同学们相约去看考场,熟悉下环境。她在外校考试,我在本校。傍晚在食堂遇见她,跟她熟识的同伴问她在考场第几排,她没回答,慌慌张张地走了。我抬头看时,只看到她哭肿的眼睛。同伴跟她是同乡,便追上去了。
后来我才听说,她看考场时遇见个体育生,正好坐她后边。他成绩很差,便找机会把她喊到没人的地方哭着求她考试时给个便利,据说还给她下跪了。下跪这个我觉得不至于,男儿膝下有黄金嘛,说不定以讹传讹呢。不管怎样,反正她被这个为了训练没时间看书,而父母卧病需要他养家的人打动了。
考场上为了方便他抄答案,她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做完一面装作检查给他抄一面。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她落榜了。那个男生反而凭借体育生的身份去了河南某高校。如果你以为接下来是一段惹人泪下的真爱故事,那就太幼稚了。那个男生从此从她的生命中彻底消失了。
她又复读了一年,仍然没考上。转校又复读了一年,终于死心了。我有次回校看望老师,在食堂后门看到了已经发福的她,围着个油乎乎的围裙正在搬卸蔬菜。
很多女生在择偶时,有很多优秀的男生放着不要,反而选择最不起眼的那个,也是这个道理。比如最狗血的剧情,你的男朋友为你把你的一个追求者打得遍体鳞伤,你会怎样?轻则跟男友吵一架,重则对这个弱者暗生情愫吧?真是奇怪,达尔文进化论失效了。
这种心理需求,有与生俱来的性格倾向有关,也与成长环境有关。然而这就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了。

二、自我满足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被人需要的幸福,绝不是出自于单纯的善良或者奉献精神。说自私一点,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方式。
梨花是一位典型的日本女人,轻声细语地说话,下班后任劳任怨的做家务,无微不至地照顾老公的饮食起居。老公是一位正直的好男人,然而同事相川看来梨花老公的“明显的爱”,在梨花眼中,恰是不被需要的一种表现。她从银行临时工转为正式社员,买了一对腕表,结果老公因为表的档次太低,委婉地拒绝了上班时佩戴,又考虑到妻子的心情高兴地说适合打高尔夫时戴。更是在去上海出差回来后,给梨花买了新的卡地亚腕表。梨花想要攒钱还房贷,老公对她说,你挣的钱自己花,还房贷这种事还是我来吧!(哇!标配好老公啊!)从梨花的需求来看,婚姻是不幸福的。
梨花上学时偷爸爸的钱去捐给灾区儿童,被修女发现后暂停捐助计划并批评她。她反驳道:“我想到那些孩子会高兴,自己也就觉得很幸福。”重点是后半句。为了让孩子高兴而从中得到幸福感,她完全不在乎实现途径,偷窃又何妨呢?
那位男大学生光太跟踪她,她发现了他的需求,便主动去开展了一段“婚外恋”。是因为爱情么?当然不是。她自己后来口述,那是一个可以擦掉的月牙儿,故事“一开始就是假的”,所以坏了也无所谓。很不幸,男大学生需要的是钱。她偶然发现了以后便为了实现基于别人满意的自我满足,开始从所在的银行“偷窃”,偷窃存单、伪造存单、做假明细,技术越来越熟练。从第一笔200万日元,到后来的几千万日元。她在整个过程中是极为享受的,感觉到“身体都变轻”了。
最后梨花逃跑那段有点突兀。本来决定要服刑,并且沉浸在殉道的伟大中不能自拔。结果突然就逃跑了,扯什么自由。后来我才明白,是为了让她见到她资助过的那个灾区儿童,实现她最初的也是最后的自我满足。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被人需要的幸福,绝不是出自于单纯的善良或者奉献精神。说自私一点,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方式。
梨花是一位典型的日本女人,轻声细语地说话,下班后任劳任怨的做家务,无微不至地照顾老公的饮食起居。老公是一位正直的好男人,然而同事相川看来梨花老公的“明显的爱”,在梨花眼中,恰是不被需要的一种表现。她从银行临时工转为正式社员,买了一对腕表,结果老公因为表的档次太低,委婉地拒绝了上班时佩戴,又考虑到妻子的心情高兴地说适合打高尔夫时戴。更是在去上海出差回来后,给梨花买了新的卡地亚腕表。梨花想要攒钱还房贷,老公对她说,你挣的钱自己花,还房贷这种事还是我来吧!(哇!标配好老公啊!)从梨花的需求来看,婚姻是不幸福的。
梨花上学时偷爸爸的钱去捐给灾区儿童,被修女发现后暂停捐助计划并批评她。她反驳道:“我想到那些孩子会高兴,自己也就觉得很幸福。”重点是后半句。为了让孩子高兴而从中得到幸福感,她完全不在乎实现途径,偷窃又何妨呢?
那位男大学生光太跟踪她,她发现了他的需求,便主动去开展了一段“婚外恋”。是因为爱情么?当然不是。她自己后来口述,那是一个可以擦掉的月牙儿,故事“一开始就是假的”,所以坏了也无所谓。很不幸,男大学生需要的是钱。她偶然发现了以后便为了实现基于别人满意的自我满足,开始从所在的银行“偷窃”,偷窃存单、伪造存单、做假明细,技术越来越熟练。从第一笔200万日元,到后来的几千万日元。她在整个过程中是极为享受的,感觉到“身体都变轻”了。
最后梨花逃跑那段有点突兀。本来决定要服刑,并且沉浸在殉道的伟大中不能自拔。结果突然就逃跑了,扯什么自由。后来我才明白,是为了让她见到她资助过的那个灾区儿童,实现她最初的也是最后的自我满足。梨花奔跑途中闪现的老公、光太、平林的场景,形成强烈对比,好歹让那一段看起来不再那么突兀了。

纸之月紙の月(2014)

又名:Kami no Tsuki / Pale Moon / 纸月人妻(港) / 苍白之月

上映日期:2014-11-15(日本)片长:126分钟

主演:宫泽理惠 / 池松壮亮 / 大岛优子 / 田边诚一 / 近藤芳正 / 石桥莲司 / 小林聪美 / 伊势志摩 / 佐佐木胜彦 / 前田希美 / 

导演:吉田大八 / 编剧:早船歌江子 Kaeko Hayafune/角田光代 Mitsuyo Kakuta

纸之月相关影评

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