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尤其是英语系文化,以“法式××”作为定语的词汇或短语多带贬义。
比如“法式接吻”,据说,就是接吻双方尽可能地把舌头伸到最长,让彼此像啃吮指凤爪或猪蹄那样,以最大的可能性享受接吻(吃舌头)带来的快感。当然,这种接吻有个麻烦就是,舌头太短的一方无法满足舌头长而贪婪的一方,因此“法式接吻”其实带有揶揄和调侃。要这么理论起来,兴许吊死鬼最适合玩“法式接吻”了。
再比如英语系国家嘴损的人所谓的“法国病”,据说就是淋病、梅毒,甚至艾滋一类脏病的说法。因为在不了解法国人的外人看来,法国人除了会做爱和玩浪漫,他们基本上不懂得别的东西,只要做爱舒服,不管干净卫生,戴套什么的基本上就是亵渎做爱的快感。所以,法国人强调“要做爱,不要命”的人生哲理,而在英语系国家就变成了“要做爱,不要作战”了。
这样的糗例不能举得太多,真是特能拉仇恨。其实在我们中文里说“法式浪漫”真的就是特别浪漫的意思,至少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等一系列复杂的表情,但在英语里未必。只要你在英语里碰到带有French这个词的短语,先别急着理解为“法国的”,因为多半都不是什么好词语。比如说,有人恼羞成怒骂了大街,结果发现自己真有点失态(很可能还是个变态)了,给自己挽回面子的时候,往往要说一句excuse my French!甭以为人家是谦逊地说“原谅我的法语”,其实是说“对不起,在下刚才爆粗口了”!瞧,多会给自己挽回面子,其实骂街的时候用的很可能就是被称为“全球普通话”的英语,而据说英语词汇有八成之多就来自法语,真是不懂感恩啊!你也甭以为欧美人士一定都是高素质人群,此处给你个呵呵哒,自行体会吧!
也不知道最初法国人怎么得罪了英语系国家的老爷们,反正只要看不惯你的一举一动,都能用个带有French的短语来嫌弃你一通。再比如French leave,你以为这是“法式告别”?呵呵,其实是嫌弃对方“不辞而别”,有点没教养的意思。不过你再想想捏造这个词语的英语系人士,好像也不是多么有教养的公民。
或许,在很有优越感的英语系国家的公民看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称谓都可用于贬义的花式揶揄或调侃,有时当然连自身都不放过。我们的China在英语里也有很多意思,你千万别以为只有“中国”这一个意思,其中有个词叫Chinaman就是个很有歧视意味的贬义词。我在这里是假装在写“影评”,所以题外话大概只能就此打住了,但是跟法国或法式有关的话题,很可能才刚刚开始。
很多中国人学习或接触法语,一定是被“浪漫”这个词给忽悠了。那么,我们在听法语歌曲或观看法语电影的时候,一定也是被“浪漫”这个词给影响了。你要真正听过法国音乐或看过法国电影的话,无需多说,一定会为法式情感或幽默所深深折服。我以前只蒙头学习法语,后来接触了法语音乐,发现那种不紧不慢的调子,实在需要耐心去品味,当然更需要真情实感去体会。比如说十年前特别流行的《我叫伊莲》的那首歌,法语第一节课就学的自我介绍,结果在这首歌里头一句就听到了。席琳·迪翁的法语歌也很好听,但你不能每首都以带着听《我心依旧》那样的情感去听。
后来,我看过一部《玫瑰人生》的电影,带着同名法语歌曲,听得人心里像猫抓一样难过。这些好看而且耐看的电影,我以前看过也就过了,从未想过静下心来写点文字。但我发现自己错了。假如人生无论如何都要浪费掉的话,那么浪费点时间用在胡说八道上,兴许还能给老年后的自己留点什么念想。所以,我决定日后补上所有欣赏音乐或观影的评论文字,但有关法语电影的文字,先得从《贝利叶一家》说起。
再到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小萝莉变成大叔控,似乎掀起了一股全球风。当然,这部电影真的好看,但是这里不单独说它,放到以后再说,我会再看一遍电影,然后再写点乱七八糟的文字。
当然还有《沙漠之花》、《天使爱美丽》、《放牛班的春天》、《金丝笼》、《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精灵旅社》、《小王子》、《阿斯泰里克斯:魔法药水的秘密》,等等,这些经典而又感人的影片,看一次真是没底气写什么影评,必须要观影两次以上者,才能言之有物——似乎是这样的!我虽然看得多,但也忘得快,所以看过那么多法国电影,但是一时间还真想不起太多片名。
老天爷,我终于绕到重点要说《贝利叶一家》这部影片上来了。
《贝利叶一家》这部法国影片,我看过三遍。这部电影于2014年上映,至今也快有五六年时间了,算得上一部经典“老电影”了。对我们这个讲究快餐文化的时代来说,过半年很有可能就被淹没在茫茫“影海”中去了,但时间的海洋总是无法淹没经典。我称这部电影为经典,我相信会有人表示赞同,不信你在十年后再看这部电影,它依然让人温暖到边笑边哭。
我从小就向往拥有一个众多兄弟姐妹的和睦家庭,可惜的是,我们的原始家庭出现过令人不堪回忆的变故。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我才更加羡慕那些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类似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一家人无论如何都要抱成一个团儿,不管找人打群架还是创事业,和睦的大家庭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句俗话告诉我们的真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和睦家庭,鬼神无欺。相反,假如一个家庭经常勾心斗角,打成一片,面和心不和,别说鬼神欺负你,就连村里最差劲的狗都看不起你。
《贝利叶一家》正好给了我这方面的温暖,然而遗憾的是,我无法拥有那样的家庭温暖。我们中国人都讲究“实用主义”,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实用主义者真可谓充斥着大街。所以,你在家庭中的地位,最直接也最有影响力的一面,就是看你能给亲友带去多少好处或利益。我们一贯讲究仁义礼智信的传统家庭,如今动辄充斥着利益相关者,放下一堆子,提起来一串子,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或我们)是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利欲熏心的。而衡量你能给亲友带去好处或利益最直接也最缺乏脑仁儿的标准就是看你能赚多少钱,或你做了多大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我们再也体会不到那种家庭式的温暖,更多的则是市井小民的计较和冷漠。
贝利叶夫妇是聋哑人,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也是个聋哑人,唯有女儿“基因突变”,成长为一个正常人(我们所谓的“正常人”,当然是针对聋哑人而言,假如全世界都是聋哑人,那么能说会道、耳聪目明的反倒成了“残疾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夫妇很在乎这个家庭里最正常的一位正常人,哪怕她离开一分钟,总觉得对整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
对这世上所有的父母来说,人生需要面对的最痛苦的事实之一,应该是不得不面对孩子的长大成人。贝利叶夫妇也不例外,他们的宝贝女儿宝拉也要长大。而一个孩子的长大并非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孩子长大了会有各种闹心,其中一个闹心就是“为理想而活”。我想,被“理想”这个词忽悠过的小伙伴肯定不少吧?没错儿,人活着就要有理想,要不然跟咸鱼有什么区别!问题是,理想归理想,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更是个现实的世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幸的是,宝拉的理想同时也是实际的,她有一副好嗓子,能通过唱歌进入巴黎好学校学习深造——这样的机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大的诱惑。
矛盾冲突也就在宝拉有一副好嗓子这事儿上。她第一次体会到了选择的艰难,然而不幸的是,人生就是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当然更是个不断妥协的过程。所以,即使选择艰难,她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开始,她父母并不支持她,尤其是她妈妈,知道消息后急得团团转,甚至不时地发脾气。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学校的一次歌咏比赛上。用心感受到了宝拉的歌声的父亲,终于被自己的闺女给“唱”哭了。这一哭,把老贝利叶的心扉给打开了。
后来的剧情就比较顺理成章了,气氛相对来说也比较轻松,我们从镜头里看到典型的法式幽默(我希望“法式幽默”不是个贬义词),调侃中竟有温暖。法语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娓娓道来,节奏缓慢,就像我们要听一位老者讲述一个回忆故事。所以观看法语电影的首要品质就是要耐心十足,跟着镜头,慢慢去看,当然更要慢慢去品味,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或打扰,否则,你肯定会突然感到索然无味,甚至打起瞌睡来。当你静心看到后面,就会发现很多细节处理实在感人。假如你是个表演欲特强的观众,我相信你肯定会被贝利叶夫妇的一举一动急个半死,关键时刻说不出来,只能急得手足舞蹈,那是多么无奈!原来再温暖的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啊!
但是,这家人有化解矛盾的利器,那就是爱。法国人既然背了个好做爱的名声,那么在他们的任何作品中就都少不了爱的元素。诚然,这个世界如果少了爱,它自身也会失去很多色彩,一点都不值得我们留恋了。《贝利叶一家》最感人的地方就是这家人太有爱,几乎到了因爱生恨的地步。
这部电影让我“泪奔”的情节是在末尾,宝拉前往巴黎的那段,她跟老师走到半路停下来,然后跑回去给爸妈和弟弟一个“飞向梦想”式的拥抱,当然更是贝利叶式的爱的拥抱。这个爱的拥抱更是一种承诺,无论她去往何地,早晚都要回到那个家里,也给那个爱闹脾气的老妈吃下一颗定心丸。一家人抱在一起的那个画面,实在非常温暖——我很久都没有被那么温暖的充满爱意的拥抱环绕过了,所以我也理不清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如果说非要有个温暖的家庭的话,那就要像《贝利叶一家》那样(此处,我们不要去想《安娜·卡列尼娜》开篇的那句话就好了)。
我记得熊大总是告诫熊二说,熊就要有个熊样儿!所以我在想,一家人就应该有个《贝利叶一家》的样儿。要不然,徒有“一家人”之名,毫无“一家人”之实,这样勾心斗角的家庭,在我眼里还不如一个狗窝,有倒不如无。
愿能看到这篇文字的各位都有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实实在在,和和美美......

贝利叶一家La famille Bélier(2014)

又名:闪亮的歌声(港) / 贝礼一家(台) / The Bélier Family

上映日期:2014-12-17(法国)片长:105分钟

主演:露安·艾梅哈 / 嘉莲·维雅 / 弗朗索瓦·达密安 / 伊连·贝加拉 / 埃里克·埃尔莫斯尼诺 / 卢卡·戈尔贝格 / 罗珊妮·杜兰 / 玛尔·索度佩 / 斯代芬·沃杰托维茨 / 克莱芒丝·拉萨拉斯 / 

导演:艾里克·拉缇戈 / 编剧:艾里克·拉缇戈 Eric Lartigau/托马斯·柏戈恩 Thomas Bidegain/Victoria Bedos/Stanislas Carré de Malberg

贝利叶一家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