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天时间,把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看完了,看完才发现,我看的是电视版,还有电影版,两者在豆瓣上的评分相差很大,于是想看一下电影版长啥样,但是爱奇艺上没有电影版的,只好作罢。看了豆瓣的评分,有一个感觉,豆瓣电影里纪录片的评分似乎都比较高,这可能跟看的人有关吧,看纪录片的似乎文化人多一些,打分也宽一点。就像我每次给一部电影打完分查豆瓣,几乎都会发现自己打得比评分要高,而纪录片却恰好相反。
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缂丝工艺,下次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就能更好地诠释王熙凤的富贵少奶奶形象;也深深体会到了传统工匠精神的难能可贵。但是看的过程中,我又时刻杞人忧天:这些国家级文物的修复怎么总让人感觉是在街边手工作坊里进行的,难道不应该在空间更宽广、设备更先进的现代化场所里进行吗?搬运的粗暴(宋代的佛像竟然是被五花大绑着盖张白纸用手推车运的)简直令人发指。竟然还有御(ye)猫出没,那些书画不怕猫爪子吗?
片子里不断强调工作人员下班后要关上七道门,然而,那门上竟然是那么个小铁锁,难道不怕五鼠出现?[捂脸]我觉得这是导演在故意渲染故宫的平民范儿了吧,有一丝丝假,而真实恰恰是纪录片的生命。
还有,那个旁白总是在不恰当的时候强行插入,其实我很多时候想听听那些工艺修复大师完整地说完自己的话啊。[抓狂]
总的来说,第二集拍得最好。全剧给8.8分。
最后,用第二集中屈峰老师说的话(也是整部片子中最精彩最完整的一段片中人发言)来煞尾: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

又名:Masters in Forbidden City

主演:王津 / 亓昊楠 / 屈峰 / 王五胜 / 王有亮 / 杨泽华 / 纪东歌 / 陈杨 / 闵俊嵘 / 

导演:叶君 / 萧寒 / 

我在故宫修文物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