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小时候没看懂,长大才看明白的故事。

电影名叫蝴蝶,是个看似在全篇都在追逐蝴蝶但其实是在追寻亲情与爱的故事。

小时候,舅舅有买过这部电影的碟片在家里放给我看,可当时年纪太小了完全没看明白,所以一直以来在我印象里这只是一部讲述喜欢蝴蝶的老爷爷带着小女孩捉蝴蝶的平淡温馨的故事。前几天无意中看到这部电影,二刷才明白自己小时候压根就没看懂,这部电影其实从头到尾都不是单纯为了“捉蝴蝶”。

故事的色调和人物看起来简单温馨,红头发古灵精怪的小女孩和白发苍苍嘴硬心软的老爷爷一路拌嘴一起在美丽的法国乡村树林里寻找一种叫做伊莎贝拉的稀有的蝴蝶。同样的老少组合和乡村自然风景题材看起来和《海蒂和爷爷》那部电影有些相似,但我个人觉得《蝴蝶》相对会更有深意一些。

他们一路的对话真的有趣可爱又蕴含着哲理,孤儿院与养老院、噩梦与美梦、关于爱情、关于偷猎......还有最后老爷爷用手影讲述的故事也隐喻了反战和人性的不完美。

这不是一部单纯美好的童话故事,背后藏着太多现实中的心酸和无奈,小女孩的妈妈缺乏父母的爱和关心,遇人不淑未成年就怀孕生子离家出走,年纪轻轻就当上单亲妈妈独自一人抚养女儿,没有被爱过的她同样也不知道要怎么样去爱自己的女儿,所以小女孩总是被抛下被忘记,一个人守着电话亭回不了家。而老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是同样对儿子关怀不够(电影里照顾小女孩的时候显得生疏又笨拙被说一看就没有孩子,后面跟小女孩妈妈说他从来没有跟他儿子说过“我爱你”),他儿子成年后患上重度焦虑症,失去活下去的动力,同样一代传一代的亲情与爱的缺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无助又绝望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后同样不懂得怎么去爱和关心自己的孩子,这是个恶性循环的故事,但好在小女孩遇到了邻居家的老爷爷,我想这个故事从此会开始往好的方面发展了。

老爷爷寻找蝴蝶最初的动机是因为他身患重度焦虑症去世的儿子的请求,每一只蝴蝶都象征着他试图想要拯救儿子的愿望(一开始第一只蝴蝶就是因为儿子想要所以才收集的)。但他的努力没有成功,儿子病情恶化在他找到伊莎贝拉蝴蝶就去世了,所以在儿子去世后他狂热的收集着各式各样的蝴蝶标本,养着虫蛹,不惜用珍贵的标本去找标本店老板换取伊丽莎白蝴蝶的情报,不顾一切跋山涉水亲自去找伊丽莎白蝴蝶......这一切看似只是出于爱好收集蝴蝶的行为里藏着他一直无法释怀的——他无法挽救儿子生命的痛苦和从未对儿子直接表达爱意的悔恨。在儿子生前他追寻的蝴蝶代表着想要救赎儿子的希望,而儿子去世后他追寻的是内心难以释怀的痛苦和对儿子的承诺和思念。

小女孩聪明早慧又独立的背后藏着太多被母亲忽视的委屈和心酸。从小在收容所长大,每天晚上都哭但是妈妈都不知道,喜欢篮球是为了长高(“不幸的孩子往往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在听说老爷爷要去找蝴蝶之后躲进他的车子里跟他一起去的动机也不仅仅是为了贪玩,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长期缺乏陪伴渴望被爱,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力,所以做出这样类似离家出走一般的行为,这是一种无助的反叛发泄式的情感宣泄,本质也只是为了寻求妈妈的爱(电影中老爷爷和她妈妈谈话的时候有提到小女孩并不知道妈妈爱她,所以才做出这些事,是在像妈妈求救)。所以在男孩家里听到了老爷爷讲述的故事后她才忍不住偷偷打电话给妈妈,其实她妈妈是有手机的,她也一直都记得妈妈的手机号,她一开始就是故意骗老爷爷(说她妈妈没有手机,让老爷爷打楼下电话亭的电话,故意把老爷爷的手机卡藏起来,让警察无法定位他们的位置),为了不想让妈妈知道她的行踪,想让她着急,通过不告而别这样的行为来证明或者想以此得到妈妈的爱。

这是一个双向救赎互相治愈的故事,这部电影的里这一老一少从头到尾所追寻的本质都不是蝴蝶,实际上是在追寻着他们渴求的亲情和爱。老爷爷把蝴蝶放飞送给儿子完成了儿子生前的愿望,弥补了内心深处对儿子的爱和愧疚。小女孩感受到了妈妈对她的爱,女孩的妈妈也会开始学着好好爱自己的孩子。

不论未来如何,但至少在放飞蝴蝶的那一刻故事的走向就已经改变了,因为缺失爱而产生的恶性循环也被打破了,老人平静的独居生活从此也会多出一个总是来打扰他的话多的小女孩。

就像电影最后老爷爷知道小女孩妈妈的名字和他找的蝴蝶一样也叫伊莎贝拉之后,跟她说的那句话:“那我们都找到她了。”

是的,他们在彼此陪伴一起追逐蝴蝶的旅程中都找到了各自一直在追寻的“伊莎贝拉”了。


蝴蝶Le papillon(2002)

又名:The Butterfly

上映日期:2002-12-18(法国)片长:85分钟

主演:米歇尔·塞罗尔 / 柯莱儿·布翁尼许 / 娜德·蒂约 / 奥黛丽·玛丽奥 / 弗朗索瓦·米肖 / 海伦·伊利 / 伊蒂格·斯特凡 / 

导演:费利普·弥勒 / 编剧:菲利普·穆伊尔 Philippe Muyl

蝴蝶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