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法国电影有一种特别的偏爱,没有跌宕迂回的剧情,也没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场平淡的讲述。却总能让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原因在于法国电影总是能将很深刻的主题演绎得轻松诙谐。许多人生的哲理与隐喻,被有条不紊地编织进情节的前生后世,于细节处,一一表露。我会保持着微笑,安静惬意地看完电影,但是看完的那个瞬间却仍然无法自拔,因为电影总是能带给你思考,那是一种深入灵魂的却淡淡的思索,你不会为之苦思冥想得难以入眠,而是一种睡得比以前更安稳的感觉,因为电影带来的是一种内化了的难以言说的思想慰藉,心灵启迪。当闭上眼睛的时候,听到的不再是城市的喧嚣,繁杂,而是一种轻灵,安谧。
就这样,一个倔强的老头,一个顽皮的女孩,再加上让人陶醉的美丽的法国风光,带着我开始了一场寻蝶之旅。
《蝴蝶》象一组清新的田园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点点渗入眼耳。那片屏幕,蔚蓝晴空下,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微风中摇曳的金色麦浪,草原上烂漫的野花,穿过蝴蝶斑斓的羽翼,扑蝶的小女孩,微笑的小老头。大自然的静美与生命的动感,在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无缺。
这部短短79分钟的影片,其实涉猎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亲情、友谊、爱情、婚姻、责任、战争、金钱、命运、人生、人与自然等等。看起来似乎是极深奥的话题,本片却以简单的对话和简洁的镜头语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阐释。
丽莎是个长着浓密的红头发,鼻子有些塌,薄薄的嘴唇,脸上长满雀斑的的小女孩,有着无比乖巧的笑容。妈妈未婚先孕生下了她,却又不知该如何照顾她。孤单的丽莎只能与心爱的蓝球为伴,在母亲失约或晚归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咖啡厅里、或者电话亭边的长椅上无助地等待。夜里醒了,喜欢自己打篮球,砰砰的声音,穿透地板,吵到了楼下的怪老头朱利安。
朱利安是个喜欢收集蝴蝶的老头,须发皆白。镜头慢慢摇过他的房间,里面有着大量的蝴蝶标本,桌子上放着一张全家福,看得出来是一家三口,老两口中间是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书桌上放着一本书,《伊莎贝尔蝶的秘密》。而那个紧闭着门的密室里面是充满未知的世界。
直到有一天,失去儿子的孤寡老人朱利安把丽莎领进了他的家,丽莎第一次接触到了蝴蝶这种生物,开启那扇房门,她就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舞,阳光斜斜地照在她快乐的小脸庞上,她就像个小精灵。
但是当第二天丽莎的妈妈忘记了与丽莎“两个人”一起看电影、吃麦当劳的承诺,小女孩无比失落。她无意中得知朱利安要去山里寻找伊莎贝拉蝶,悄悄地缠上他,要求并跟随着酷爱收集蝴蝶的朱利安一起,去寻找全欧洲最罕见、也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
小女孩不停的软磨硬缠加威胁,到底打动了老人。朱利安决定带上这个小麻烦,事先对她声明,如果她犯错误的话,她就要马上回家,坐车,乘火车,或者飞机,甚至必须的话,用邮寄的方法把她打发回家。于是,老人和小女孩踏上了寻找伊莎贝尔蝶的路。
而法国人一贯擅长表达的浪漫在这部电影中穿插始终,朱利安虽然表面严肃,其实内心也天真如孩童。他与丽莎之间孩子气地斗嘴,令整部影片谐趣横生。在寻找伊莎贝拉蝶的路上老人和小女孩之间展开了有趣的交流。他威胁小女孩不许叫他爷爷,否则就把她单独留下。诙谐的台词处处透露着那份儿童的纯真,而一句句的“Pourquoi”(法语,意为:为什么)更是童年心中的无数疑问。尽管不耐烦,但是朱利安还是会慢慢向小女孩解释一些名词,如干草剁、煤炉,他会把小女孩爱吃的西芹沙拉给她,会耐心地讲故事给小女孩听。小女孩抱怨老人不会照顾小孩,但更多的时候,她会喋喋不休地说话,说一些把人冻入冰窖的冷笑话,或者不停地问一些问题,噎得老人只能翻白眼。
途中他们遇到美景,遇到不同的人,老人的睿智,小女孩的天真无邪,在电影里时时听到一些妙语。他们一起唱歌,一起捉蝴蝶,一起分享大自然,或者可以说是一起思考人生。
比如,当那只美丽的鹿倒在偷猎者的枪声里,朱利安没有去挡住孩子的眼睛,他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偷猎者”。当朱利安爷爷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药物能致蝴蝶于死地的瓶中时,丽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猎者”三个字。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讽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释,但在孩子的眼中,并没有实质的不同。
再比如,在一次富人的聚会上,丽莎问朱利安怎么样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诉她:最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至爱朱利安用手影给丽莎讲故事一幕,法国人的匠心独具在影片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丽莎入睡前要听故事,朱利安于是藏身于床单后,就着昏黄的灯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讲了动物界及整个人类世界生存的残酷。上帝的手,同时制造了美丑与善恶。似乎临到末日审判那一日,谁都是一具待罪之身。这个隐喻,生动又惊心。三届法国凯撒奖影帝得主米歇尔塞侯饰演的朱利安,在此将他人生经验中的睿智与旷达表述得淋漓尽致。
朱利安与丽莎借宿农家的时候,听男主人诉说政治与民生的利益对冲,战争的残酷及对人性的摧残。男主人的老母亲仿如蜡像般凝固的身影也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憾。也是在此,朱利安终于说出,他如此痴迷于寻找“伊莎贝拉”,是为了要满足儿子临终遗愿。他的患重度抑郁症的儿子,临死前惟一的愿望,是想看一眼传说中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
亲情的主题,在这里被浓墨重彩地渲染开来。虽然朱利安叙述得不动声色,而内里蕴含的深沉情感却教人动容。他其实深爱着儿子,却从不曾对他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当儿子英年逝去,所有的遗恨都已来不及弥补。
所以,对此深有感触的老人,在片子近尾声的时候,当警方出动人力,将不慎跌入山洞的丽莎救上来之后,才会对丽莎年轻的妈妈说:去,告诉孩子你爱她。
镜头语言在此处,又转入了对于法国某些社会问题的探讨,例如单亲家庭孩子的抚养及教育问题、表达对孩子的爱等等。
朱利安对丽莎的妈妈说:不快乐的小孩通常都会渴望快快长大,脱离令自己感觉痛苦的生活,到自己能掌握的世界中去。丽莎的妈妈幡然醒悟。
那一直找寻的伊莎贝拉呢?法国电影是不会让你有遗憾。在野外的时候,“伊莎贝拉”因为丽莎的莽撞被惊飞,老人带着小小的遗憾返家。但导演却在尾声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老人和孩子费尽心机寻找的“伊莎贝拉”蝴蝶其实就在家中。她最初的形象,只是一只丑陋的蝶蛹。
原来,他们一心想追寻的东西,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只是被忽略了而已。
这是片中会让人发出会心微笑的镜头:下了课的小女孩每天飞快地穿过街区,跑上楼梯,气喘吁吁敲开朱利安的家门,只为了能够亲眼看到一只蝴蛹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导演给了长达4分钟的镜头,用来表现伊莎贝拉破蛹而出的画面。伊莎贝拉在灯光下缓缓打开翅膀,那一刻,美丽震慑人眼,仿佛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
我们人生中那些难捱的辰光,那些对疼痛与苦难的隐忍,就象一只蝶蛹,等待蜕变的过程。从丑陋的蝶蛹到美丽的蝴蝶,是生命中经历成长蜕变的最好隐喻。
 片子里的最后,丽莎放飞了“伊莎贝拉”。末尾的点睛之笔,是小女孩神秘兮兮地贴着朱利安的耳朵说:我妈妈的名字,也叫伊莎贝拉。朱利安抬起头对她微笑:那我们都找到了它。

蝴蝶Le papillon(2002)

又名:The Butterfly

上映日期:2002-12-18(法国)片长:85分钟

主演:米歇尔·塞罗 Michel Serrault/柯莱儿·布翁尼许 Claire Bouanich/娜德·蒂约 Nade Dieu/奥黛丽·玛丽奥 Aurélie Meriel/弗朗索瓦·米肖 Françoise Michaud/海伦·伊利 Hélène Hily/伊蒂格·斯特凡 Idwig Stephane

导演:菲利普·穆伊尔 Philippe Muyl编剧:菲利普·穆伊尔 Philippe Muyl

蝴蝶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