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0-14

景景Miss • 酒徒:自感

生活应该是简单的吧。至少,我希望的是这个样子。

昨晚看了《酒徒》,是黄国兆导演,张国柱主演的那部。这好像是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唯一版本。匆匆扫了两眼影评,说这是电影诗化语言和意识流电影。但当下的我,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第一眼看上去,是和王家卫一般暗黄黄的颜色和氤氲不清的音乐。从第一个镜头起,我就爱上了这部电影。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原因,我就是喜欢这种有着老旧色调的暧昧电影。音乐和画面,成了完全不能够被忽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电影,总是能让我想起王家卫,他的凤梨罐头,在操场跑圈的金城武,眼神狡黠充满幻想的王菲和张曼玉扭着旗袍拎着馄饨走上台阶时的花样年华。当然演员,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怀旧就要有怀旧的味道。演员要演的不刻意的自然,但这背后,绝对是能看得出来的深厚功底。就好像梁朝伟和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少的可怜的呆板台词,但却被眼神、喘息演的暧昧到了骨子里。张国柱就很好的诠释了刘先生这一角色。中年男人的矜持和好色,在对待同样是17岁姑娘的司马莉和杨露身上截然不同。那种在边缘的动摇和内心的挣扎与英雄情结的混合体,看得人惊心动魄。在唯一一段与杨露的床戏上,他与她的舌吻都能被演的从容不迫,这种老道的演技,着实让我惊叹。同样是抽烟,荷门抽的那么表面,但刘先生就算一直在咳嗽,但那种抽不出来的苦闷,是能透过电影闻得到的。

电影透过几个人物,浓墨重彩的勾勒了当时香港的真实生活状态。舞厅紫粉色的灯光,照暖了刘先生孤寂的心,也照亮了那一整个时代。门口花彩的宣传报,还贴着坐台舞女的画像,这一切的存在,本身就有着某种怀旧的味道。小巷里舞女丽丽对刘先生说,我要嫁人了,因为他有钱。杨露在火锅店里对刘先生说,我要嫁人了,他是个年轻人。刘先生曾说,酒,对于他而言,就好像一张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票,他并不怎么喜欢那个充满空白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有太多他痛恨和不如意的东西。所以,在醉酒之后,他跑去丽丽的新家里大闹,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大声哭泣。在他自杀之前,他跑去找那个雏妓,为的,只是想看看那个比他还要可怜的人,好让自己有信心继续活下去。但是,她们搬走了。刘先生说,智慧是魔鬼的药丸,你吃的越多,痛苦就会越多。所以酒,就是这些药丸最好的解药。

一个文人,要怎样,才能永垂不朽。在死后才得到人们的认可,真的比生前过得连狗都不如还要重要吗?或许我天生不是当伟人的料。刘先生,也一直纠结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他在电影开头和荷门讨论的几点关于当下文人生存现状的担忧,其实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善。我想这一点,也一样会触动很多人。不是大家不热爱搞文学,是真的,搞纯文学是会被饿死的。有几个人能成为海明威或者列夫托尔斯泰,我想大部分人,是没有这种信心和毅力的。所以酒,就是缓解现实与理想最好的润滑油。喝醉了,就能短暂的脱离现实,理想,也能同样被搁置一旁。不论你是伟人或者流浪汉,酒精,是一视同仁的,他能给你一种别样的快感,这种快感是比嗑药或者做爱更能持久的一种精神麻醉剂,我想,这也许也是酒精几千年来在世界都风行的原因。

战争的阴影其实从来就没有从我们身边走开,它能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生命,更是几代人的精神。刘先生在每次被人用酒瓶砸了头送进医院后,让他醒来的,是年少时对战争的阴影。被砍掉的小伤兵的头颅,被炸碎的厂子老板和老板娘,班长破裂的额头请求他们用大石头把他砸死。这些记忆,有些真实,又有些幻想。这个时代,这种和平,究竟是真实的,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电影的崛起,纯文学的没落。编剧都是半路出家,黄色小说是最畅销的小说,已经没有人会去买‘先锋文学’这种杂志了。其实刘先生,一直都没有想真正的潜心奉献在文学里,但又不想陷在黄色文学的现实里。但在他写黄色小说的那段时期,他过得是快乐的。荷门去找他的时候,他蒙着眼睛在洗头,他劝他放弃,劝他说纯文学是没有前途的。如果他真的就能那样,真的活在当下,那他也不会那么痛苦。人都是这样,有了温饱,就会想要精神的满足。但他的追求和他所从事的,是恰恰相反的。这种反差,他是受不了的。所以酒,就是最好的缓冲剂。

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其实都是单纯又敏感的人。他们渴望简单的生活,但理想却又像是心里的一棵倒刺。活在这种矛盾里,我想,酒徒,就好比一种信仰。相信酒能麻痹自己,麻痹精神。可在清醒的时候,有谁又能坚持到最后。

酒徒(2011)

又名:The Drunkard

上映日期:2011-10-25片长:106分钟

主演:张国柱 / 温碧霞 / 韦伟 / 蒋祖曼 / 江美仪 / 郭善珩 / 严浩 / 林超荣 / 

导演:黄国兆 / 编剧:黄国兆 Kwok-siu Wong/刘以鬯 Yi-chang Liu

酒徒相关影评

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