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菜花黄了,身体压了,沉重的中国当代史在第六代的手下变成了意淫的手段,我们的导演现在已经沦落到无性就无戏的地步,难道我们已经不会描绘友谊和人情,我们注定在呻吟和性交里连接共和国的过去和明天?!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bbs.dvdspring.com/UploadFile/2006-2/2006223351170105.jpg[/img]

在情人节档期总会有一些片子以怀旧作为卖点,然而倘若缺乏真情那么终究打动不了观众,像《廊桥遗梦》的成功取决于它细腻刻划了人物性格,而不是外在的山水。
怀旧在当下的中国电影里有着两派,一为旗袍香艳派,二为军装诉苦派,前者针对小资,后者渴望欧洲的奖项,他们所展示的都是臆想里的往事,而真正的亲历者在沉默里只是留下了沧桑的背影,今天是世界戴着不太适合的眼镜。
我们应该感谢第六代为中国旅游事业做的贡献,共和国的山山水水像旅游广告一样贴在而今的影像里。
张静初在《孔雀》里的表演曾经给人欣喜,可是在《芳香之旅》的前半部硬给糟蹋成一个傻妞,导演的手够厉害的,还好在70年代之后的戏开始演的非常好,她是一个内敛的演员,只要角色得当她会很出彩,导演应该充分利用她的个性,奋斗来信和缝纫机几场戏她几乎没有多大的形体动作却依靠眼神表现了人物复杂的情绪。她的将来前途无量。
而范伟演得崔师父在变成植物人之后非常好,这是我看到他最出彩的表现。
在片中(春芬)张静初和刘奋斗(聂远)所表现的青涩和单纯很是造作,而采石场的戏却开放过度。倘若真的按照影片所说奋斗是因为海外关系进入劳改队的那么他和春芬并肩看电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海外关系在那个变态年代和里通外国性质几乎相同,那段雨中激情戏简直荒唐,用现在的目光去理解40年的人和事需要的是考证,想当然不是你思想龌龊就是你对于中国情欲历史的无知无识。
当生活问题出来以后,只要看过共和国历史的都会明白,那个女孩会被当成破鞋一同治罪,在崔师父自己有过错的情况下,他岂能保春芬的,那是个弦绷得极紧的年代,生活作风是雷池不得的。
所以,前提错了一切无从谈起,文革在当代电影人的影像里有些面目全非,我依旧想到的是意识形态的讨巧,当小贾同学顽强地坚持着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时,有些第六代的同学却犹如那些当代艺术的垃圾们一直拿毛哈哈的年代意淫,其中心态,十分可疑!
如果没有那些歌,这样的电影能给观众多少现实的意义,性问题眼球的谋取是为了海外,可是,除了性中国人就没有可叙述的东西了吗?!
到了70年代的戏更为滑稽,崔师父倘若真是受到毛哈哈接见的劳模,组织上怎么可能让一个 “破鞋”前科的去接近他,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是那个年代最主要的意识形态,这个被导演拿来说事的女人是导演闭门造车想出来的吧!
划分成分对于根正苗红的崔师父而言是组织应该最先考虑的事情,这是阶级的标志线是必须遵循的,可惜中国第六代电影人大多数是出生在70年代,由于人所共知的年代这段历史对于他们几乎空白,于是,在集体的失语里他们编造了一个时代,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作为一部公映的电影,字幕可谓差劲,连芒果(南国),党性(党心)都搞不清楚,可见现在这些电影人对待文化的态度,长此以往,共和国的历史必定如一些人所愿一头雾水,这是一些人希望的世界!
最为滑稽的是导演竟然要拿此片向安东尼奥尼致敬,想想当年我对于《婼玛的十七岁》关于叙事莫名的评论,二年后依旧如故,为啥?很简单,读书已经不是当代人的修行。
汉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对于民族的往事我们应该慎重,因为在那个残酷的年代一些罹难者就是我们的家人。

『注:对于朝鲜电影我有些自己的记忆,当时正片以前的毛哈哈语录没有那么多,大多数是红底白字的幻灯片,倘若跑片未到一般会出现字幕,并且场灯是亮的』
所以至少春芬和崔师父在《大海航行靠舵手》音乐那段我持怀疑态度(各地或许不同)

第六代至少应该让自己的影像有着生活基础,让叙述的故事有着信服度,70年代后的故事编造的痕迹过大,奋斗和春芬的纠葛应该早已随着时间淡漠(前提是他们在采石场倘若抓现形那么春芬肯定劳教,倘若没有那么后面的来信和崔师父的阳痿都是演绎了。),硬造这样一条三角暧昧的关系可见我们的导演现在已经沦落到无性就无戏的地步,难道我们已经不会描绘友谊和人情,我们注定在呻吟和性交里建构共和国的成长史?!
影片有场菜花田里的野合的戏?是为了向《红高粱》致敬还是展现风景?这只有导演能给回答。
同样,在八十年代男女关系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奋斗是个成年人应该明白这样的信函是什么作用,那段关于我不打乱你的生活的话多么苍白,在那个时代春芬会如此张狂吗?崔师父有必要相信她吗?她有必要坚持去见她吗?不要忘了当年谁把她救回,以现在人的思维似乎这不是问题,然而,在那个年代思想是比较保守的。这个疑问却在此后导演的画蛇添足里变得更加不可信,章家瑞或许有着把此片拍成平民史诗,本片的英文片名《The Load》可以理解为中国几十年风风雨雨的道路,然而,显然力不从心,生搬硬造了。
中国编导中的有些人应该回小学重读,对于故事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整理清楚再拍东西,虽然,有些笨拙,不过这样就会少很多思维混乱的毛病。
这个电影有个最大的硬伤就在那场所谓的车祸中,倘若崔师父因为去接胜利而出车祸,那么这叫公车私用,他的翻车就是活该,此后情节就不再成立。
这是一个好故事,却因为乱七八糟的性给搅了,倘若抽去这些那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可惜了。
烧碟坛上叫怀念战友朋友对影片里过多出现毛哈哈的形象表示不理解,我想除了海外的因素最大可能是导演认为我们依旧在毛哈哈的芳香里,经久不散?
可,这是幸运吗?!

【附录:影片资料】
《芳香之旅》2006中国大陆
英文名:《The Load》
导演: 章家瑞
主演: 范伟、 张静初、聂远
音乐:梅林茂(日本)
摄影:林良忠(中华台湾)
片长:115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5,欣赏性6.5(一部可以更好的电影)

2006年2月23日 星期四 上午03时08分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芳香之旅(2006)

又名:The Road

上映日期:2006-02-14(中国大陆)片长:114分钟

主演:张静初 / 范伟 / 聂远 / 梁昆森 / 贺元庆 / 黄璐 / 王晶 / 李红玉 / 江小梅 / 

导演:章家瑞 / 编剧:袁大举 Daju Yuan/章家瑞 Jiarui Zhang

芳香之旅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