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不禁想问,我们如何感受到这个男孩与周遭环境的格格不入?这种最为明显的冲突,不仅仅只体现在男孩对老师,对萨曼莎的反抗甚至是肢体冲突(这是影像为观众提供最表象,最具体,最实质化的展现)在技术层面上,我们来看看达内兄弟是如何制造男孩与外界的隔阂感:
1.在影片开头,荧幕上还在播放着演职员表的时候,影片就开始造梦了――我们的耳朵已经听到许多少年在一起游戏、玩耍的,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嬉戏声。但是当故事的第一帧出现的时候,我们知道,导演迷惑了我们:
这一下就将男孩与同龄人之间拉开了巨大的鸿沟。原本在我们脑海里如此悦耳的声音在他耳朵里如此聒噪。他无法与同龄人一样,他们之间已经存在着看不见的墙。
2.摄影很有意思,达内在不足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中反复使用定机位环绕式长镜头拍摄,这让摄影机多了一层“旁观者”的意味,仿佛摄影机是一个冷漠的、毫无感情的“第三个人”目睹了这一切,但是始终保持远远观望的态度。它以这种姿态,不带任何感情的向观众传达这一故事。
3.另外,达内兄弟在取景时始终保持男孩在镜中的绝对中心地位。以及有意的让镜头里的群像随着男孩的情绪起伏而变多变少。
这时,男孩置身于人群之中,他与世界的距离被拉近了。
第一幕的高潮,第二幕的开端。男孩遭受重大打击,可以看到街上出奇的没人,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这个世界顿时对他又冷漠又陌生。
男孩第一次通过足球游戏主动接触同龄人,可是存在于他们之间的,还是一道跨越不了的栅栏。
男孩在结尾受到了来自社会青年与父亲的双重背叛(他们相当于他的精神支柱)这时取景为夜晚,清楚的看到只剩男孩在大街上狂飙,以消解他内心的迷惑、难过与愤怒。
说回到故事,虽然故事还是有心机的率先埋好了关于男孩背景的包袱,但达内没有选择最最平庸的手段――借演员之口,用最苍白的台词来交代,而是让观众追寻小男孩,在男孩自身一次一次的冒险、探索,借情节“之口”旁敲侧击,向观众娓娓道来。
前面他在观众心中有多可恶,到往后大家看到他从树上掉下来还强撑着骑车回家,无一不感慨:他也只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啊。

单车少年Le gamin au vélo(2011)

又名:骑单车的男孩(台) / 单车男孩(港) / 骑脚踏车的小男生 / Boy with a Bike / Set Me Free / The Kid with a Bike

上映日期:2011-05-18(法国)片长:87分钟

主演:塞西尔·德·弗朗斯 / 托马斯·多雷 / 杰瑞米·雷乃 / 法布里齐奥·隆吉奥内 / 埃贡·迪·马特奥 / 奥利维埃·古尔梅 /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 编剧:吕克·达内 Luc Dardenne/让·皮埃尔·达内 Jean-Pierre Dardenne

单车少年相关影评

幽若
幽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