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看到舅舅发的朋友圈,是Calvin and Hobbes动画创作者给大家的建议,不是心灵鸡汤,只是用漫画画出怎样在追求“成功”的主流价值观中,找寻自己的人生意义。于是,我内心想过的人生,我一直想要拥有的生活一下子又回到眼前,原来我想要的生活是如此偏离主流。舅舅已是在主流中站稳了脚跟的成功人士,他会发这类在他看来不是鸡汤,却是正能量的东西,自然无可厚非。虽然身为一个经济学教授,但他平日偏爱绘画,写作,体验生活。他如果想要辞去教授的职务,赋闲在家过另一种他认为有意义的人生,那的确是正能量。然而,对于我们这些还未真正进入主流的人来说,你想去过那种你想要的生活,那就意味着必须有人完全支持你,这对于别人来说,会不会太不公平。如果你想过的生活,想要有人生一直都没有能为别人带来价值,给支持你的人以回报,那是不是你想过的人生就是不应该过的,没有意义的呢。
有了以上的思考,我想起了李安,便一时兴起看了他跟余光中的对谈,那一年他在台湾主持金马奖工作,他谈起台湾电影缺乏格局,且台词毫无营养,做得不够扎实。我便又一时兴起去回看李安早期的作品,《推手》重看便是由此因果而来。
在他的父亲三部曲中,我彼时对《推手》最无感,但没想到今天却让我又哭又笑100分钟,毫不分神。我看到了他讲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他在里面加入的好莱坞式电影语言。父亲在中国城小餐馆打败了流氓,欺负了美警的段落让人笑出泪来,那个时候好像有一种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屹立在那儿的感觉,这种感觉大概是身在美国时,我才体会到的。这大概就是经典,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地方重看,会有新的收获。
李安做的最好的,我认为是一种文化和观念的平衡。他没有极力褒奖中国文化,也没有强力抨击美国文化。父亲是练气在内,陈太太说气有的时候要发出来才好;父亲一辈子练武,追求推手之境,儿子说这是逃避现实。除此之外,他电影中还有对孤独,老人的解读。孤独大过老年,却小过老人的志气和倔强。很简单的东西做成一部很简单的电影,但它就成了经典。
看完电影之后,我感到更悲伤的是发现自己没有文化。在美国生活学习,人们几乎处处讲文化差异。但是我的文化在哪儿呢?说中文,用筷子,黄皮肤,黑头发,这就是文化么?所以这就是中国城里还在卖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在老北京城里能看见的瓷器的原因么。那是代表中国的文化。我们z这一代到底是传承了什么呢。所以才有“沙漠京剧研讨会”这样的社团让我有个聊以慰藉的去处。我预感到自己要寻着一条文化路而去了,人的确是这样,只有失去的时候才能去寻找。



推手(1991)

又名:Pushing Hands

上映日期:1991-12-07(金马影展)片长:105分钟

主演:郎雄 / 王莱 / 王伯昭 / 戴布·斯内德 / 李涵 / 

导演:李安 / 编剧:李安 Ang Lee/詹姆斯·夏慕斯 James Schamus

推手相关影评

啸铁